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016-04-16 19:53甄长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试管二氧化碳现象

甄长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课本上的实验,观察到原先只能靠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和靠推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溶液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等等.这些现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初中学生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比较窄,见到的事物也较少,在学习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中提到的事物不知所云,这样根本不可能让学生继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镁”时,学生根本没见过镁,怎么可能知道它在氧气中燃烧会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通过真实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如果教师在讲解后让学生直接看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学生不会明白到底是怎么收集的,也不知道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但是,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收集到二氧化碳之后,还可以检验它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形成物质这一过程充分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

三、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学生需要掌握其规范,才能进行基本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其规范要求.学生会以教师为模版进行效仿.尤其是教师在连接装置、对试管加热、搅拌药品,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候,都要谨遵化学规范.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例如,在做“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爆炸;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在给学生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就忘记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做化学实验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观察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而是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积极思考,达到认识物质本质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事先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最终得出所要的结论.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现象等.

例如,在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1)试管口应该向上还是向下倾斜?(2)药品要怎样放置到试管中?(3)收集氧气时应该用什么方法?(4)为什么用这种方法?(5)怎样检验你收集到的是氧气?设置问题的好处在于,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效果.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就有了探究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和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敢想、敢做,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调动自己的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认清物质的本质,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和不可代替的,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试管二氧化碳现象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试管难题
猜谜语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