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经济研究

2016-04-16 08:33栏目特邀主持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重大项目社科

栏目特邀主持人:袁 培



科技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经济研究

栏目特邀主持人:袁培

主持人语:本人应邀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科技重大项目栏目的主持人,希望借助该平台,向学界介绍本人主持的新疆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资助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让读者了解本项目研究进展及意义.2014年,以本人为项目负责人,以马远副教授、师博副教授、玛依拉•米吉提副教授为主要参与人员,以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的研究实力为基础,组建了研究团队,于2014年9月成功申报了一项新疆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构建研究”(XJEDU050114C04).

2013年9月,习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经济带”复兴倡议,将中亚腹地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上日程,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能源资源以及贸易互补优势明显,合作潜力大、内容广泛,目前各国仅重视国内本能源安全,供给与需求处于割裂状态,若能从生产消费角度构建适合本区域发展需要的能源安全体系,将各国的能源生产、消费、运输、储备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将大大降低区域能源安全保障的交易成本.这一思路将从经济利益角度赢得各国共识,有效削减该地传统地缘政治及大国参与因素带来的作用,加强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联系.具体来说,本项目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能源安全体系的内涵和主要功能.(2)能源资源互补视角下能源安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3)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安全现状及主要威胁;(4)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构建机理;(5)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的要素构成;(6)博弈演化模型下中哈能源安全体系运行效果模拟;(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体系运行的主要保障措施.

在本期学报科技重大项目栏目中,课题组主要成员对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其中,袁培的《中国与中亚五国能源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运用社会网络模型这一新型分析方法,主要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能源贸易的联系紧密度和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中亚各国能源贸易对于各国贡献较大,引力在加强,经济的联系性也越来越紧密.比其他产业的合作更加深入和细致;国际经贸专业的赵青松博士《“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亚及俄罗斯、南亚、西亚、中东欧)开展金融合作的现状,包括双边本币互换与结算、各类金融机构合作等,指出了当前金融合作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创新区域融资保障机制,发挥亚投行的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及国际化.

主持人简介:袁培(1980-),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8年6月毕业于新疆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能源合作、能源效率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新疆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疆高校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校级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完成3项横向项目;参与出版著作3部.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曾获新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并获得校级教学比赛三等奖、十佳青年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重大项目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社科成果展示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社科成果展示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依托“五大支点”探索重大项目监督的新路子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