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立意命题背景下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2016-04-16 15:53廖思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命题考查化学

廖思彬

(龙岩第一中学,福建龙岩364000)

能力立意命题背景下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廖思彬

(龙岩第一中学,福建龙岩364000)

分析了高考二轮复习的学情和现状,指出能力立意命题背景对二轮复习的新要求,最后提出能力立意命题背景下二轮复习的相关策略。

学情分析;现状分析;能力立意;复习策略

每年3月到5月是高考二轮复习时间。二轮复习在高考系统复习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好这一关键阶段,就能将一轮复习时“拾到”的一粒粒珍珠串成项链,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成绩会较大幅度提升。下面,笔者将从四大方面,分析新命题能力立意背景下的化学二轮复习。

一、高考二轮复习的学情分析

一轮复习在3月左右结束,学生已经较全面复习了高中所有化学知识,基本构建了知识网络。初步将必修与选修的知识点相互联系、有机融合,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整体。但这些知识是分块复习的,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还有所欠缺。而高考命题打破板块界限,设计具体情境,如果知识未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解题就有障碍。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通过知识的全面复习和种种考试的训练,初步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化学学习能力,辩证思维也已基本形成。但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还没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很欠缺。

因此,高三二轮复习重点是解决一轮复习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尤其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高考二轮复习现状分析

笔者访谈了许多师生,许多学生认为教师二轮讲的知识点在一轮复习时已经懂了,所以上课不想听。教师也普遍感觉一轮复习中已经把知识点都讲清楚了,二轮没什么好讲了。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在二轮复习时,把知识点挑重点又重讲一遍。这样炒冷饭的二轮复习,双方当然都感觉索然无味。

一直以来,高三复习课大都是一种模式:教师煞费苦心地归纳总结、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孜孜不倦地记录、安安静静地被动吸收。这种以教师教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彻底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其实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基本知识已经掌握,再通过一轮相似的重复复习与训练,学生容易出现疲劳、厌学状态,成绩并不能提高,甚至还会倒退,因此二轮复习再选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灌输加高强度的重复训练不可取。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整合归纳所学知识,培养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教师的讲解、灌输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归纳、积极讨论,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二轮复习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模式。教师主要负责提供复习方向、复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协作。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观点,展示解题思维,学生在互相学习、纠错中领悟解题的方法,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三、能力立意命题背景对二轮复习的新要求

高考考完后,许多学生、教师都感觉,白复习了。因为平常讲的很多知识点都没考,考的都是新情境、新问题。现在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的高考命题,关注考查学生的潜能,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考查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查引领课程改革,也决定二轮复习必须改变复习方式、复习策略。二轮复习要努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训练为能力培养。要关注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弱化“题海训练”,强化“方法指导”。二轮复习课堂不仅关注双基,也要关注化学与能源、环境、生活和工业等社会热点问题。二轮复习课堂还要注意适度的探究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能力立意命题背景下二轮复习的策略

1.针对热点问题,精选复习专题

时间紧、任务重,二轮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体目标是:“突出知识主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选择专题就显得特别重要。针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暴露的问题,同时结合全国高考的热点,笔者所在学校重点选择如下专题:1.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3.电化学;4.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5.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6.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7.水溶液;8.化学实验;9.选考突破;10.化学用语与答题规范。这10个专题基本覆盖了高中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考点、疑点漏洞基本能扫盲化。

2.提升思维容量,重设教学目标

一轮复习主要是全面复习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则主要是锻炼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目标不一样,教学设计就不一样。如一轮复习中氧化还原反应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配平方法和简单计算,二轮复习重点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用,如设定情境的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又如,物质的量计算在一轮复习中是复习计算公式、计算方法,二轮复习则要结合工业生产,在新情境中解决转化率、产品的纯度等问题。再如,在复习氯气的性质时,一轮复习要求学生了解用排饱和食盐水来收集氯气,二轮复习阶段则要求学生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这一方法。

3.重组知识体系,打破板块界限

受能力的限制,一轮复习时只能“平行变式”,即复习往往在一个知识点平行展开,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做到“垂直变式”,即在一个知识点上“深挖洞”,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如在复习水解时中可将FeCl3水解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合,将FeCl3水解原理、胶体的制备、胶体的净水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等进行串联和联系,可结合2013理综化学天津卷第9题无水FeCl3的制备,将水解问题进行由线到面的扩展,实现知识间重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能力。又如,复习醋酸的性质时可以将醋酸的电离、醋酸盐的水解、醋酸的酯化反应等有机联系起来,不仅把必修有机与选修有机的内容连通起来,还可以把有机物的性质和无机反应原理联系起来。

4.创设梯度问题,转变呈现方式

二轮复习要有“新意”,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知识问题化,转化知识的角度重新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如在复习胶体时,可设计几个有梯度问题驱动课堂:①日常不小心出血时,可用F eCl3溶液止血,为什么?②怎么才能使蛋白质盐析?③如何区分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④如何用厨房用品分离提纯食盐和淀粉的混合物?如何操作?……教师经常设计这样的新问题,学生总是表现地特别活跃,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让同学受益,也让教师受启发。

5.重组高考真题,感悟考查方式

笔者所在学校这几年二轮复习,有个好的做法就是整理近5年高考题,把实验题、化工流程题等归类整理、组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同一题型的训练中感悟这种题型在高考中考查方式,考哪些知识点、设问方式如何。教师充分分析学生暴露的问题,再统一指导。这种方法实践下来,师生都反应效果良好。

6.鼓励动口动笔,洞悉学生思维

现在高考考查“是什么”较少,更多考查“为什么”,这就要求在二轮复习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许多知识,学生心里明白,但就是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了也“词不达意”,这就使得学生在一些文字表述题或说理题中得分率低。二轮复习课堂中就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笔,把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观点表达出来。在表达中,教师可以洞悉学生的思维,能成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命题者的思维。

7.走进实验室,提升实验技能

实验题是高考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近5年全国卷非常重视化学实验考查。尤其以有机的制备、分离和提纯为命题素材,侧重考查了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技能,还考查有机实验中较陌生的装置。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看看、摸摸常用的有机实验仪器,比“纸上谈兵”好得多。同时重做过滤、蒸馏、分液、结晶等分离提纯的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分离提纯的方法。这种走进实验室的做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8.“曝光”问题,反思总结

学生的错误思维往往是“顽固”的,因此在二轮复习课堂中要经常“曝光”学生的问题。错误率高的问题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变式考查,看看哪些错误已经纠正,哪些错误还未根除。对化学复习中的“顽症”,要重点剖析学生错误思维的症结,让学生自己体会、领悟,建立正确的思维。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才能达到“会做的全对、犯错的不再错”。

[1]陈明,张贤金,吴新建.问题式复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铁的化合物”问题的设计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5(5).

[2]杨剑春.立足课堂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建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4).

[3]陈文瑞.抓住思维能力培养这一主线——谈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J].福建教育,2014(Z2).

(责任编辑:张贤金)

猜你喜欢
命题考查化学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