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应用缓释肥配套栽培技术

2016-04-18 06:42
农业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种肥苗期乳油



玉米应用缓释肥配套栽培技术

为在玉米上加速推广应用缓释肥,充分发挥技术效益,我们将化肥深施、种肥同播、“一增四改”、适当晚收等玉米增产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了玉米应用缓释肥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1.良种选择。5月底前,选好良种,玉米选种严格执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应选择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金海5号、聊玉22号、鲁单818、天泰33号、鲁单9066、德利农988、登海618、隆平206、连胜188等山东省主推高抗、耐密型品种。玉米采用单粒精播出苗后不用间苗,种子的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

2.测土配方,选定适宜缓释肥产品。5月底前,根据玉米营养需求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选购适宜配方产品,在中磷高钾区域选用28-7-7配方,在高磷中钾区域选用26-6-10配方,在中磷中钾区域选用26-8-10配方。各地还可根据微量元素缺乏状况有针对性地在上述配方中加入所需微量元素。释放期一般可选择为三个月。

3.尽早播种,种肥同播。为确保玉米足够长的生育期,麦收后尽早抢茬机械播种。使用玉米种肥同播机将种子、缓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实现“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提高播种、施肥精准度,提高耕作效率。667平方米(1亩)种子用量2.5~3千克,缓释肥的参考用量为:667平方米产700千克左右的地块60千克,667平方米产600千克左右的地块50千克,500千克左右的地块用量40千克。播种前调整种肥同播机种子腿和肥料腿水平间隔至5~8厘米,肥料腿的深度要比种子腿的深度深3~5厘米。使玉米种子的覆土为3~5厘米,种肥横向间距5~8厘米,缓释肥比种子深3~5厘米。做到种肥隔离7~10厘米,防止烧苗。缓释肥作为种肥施入土壤后,一般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4.保证密度,及时定苗。6月中下旬玉米到三叶期及时间苗,五叶期及时定苗,拔除余株、弱株,补齐缺苗断垄,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500~5000株/667平方米,紧凑大穗型品种留苗3800~4000株/667平方米。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针对重点病虫草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化学除草:苗期墒情好时可在玉米播后出芽前,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对水30~50千克喷地面。在3~4叶期,667平方米用耕杰100~150毫升对水30千克地表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和主要禾本科杂草。小喇叭口期以后667平方米可用20%克无踪120~150毫升对水30千克定向喷雾,防除多种杂草,但注意不要喷在玉米叶片上。

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麦蚜、灰飞虱及地下害虫等。麦蚜、灰飞虱每667平方米可用10%吡虫啉10克喷雾防治,灰飞虱若虫盛期667平方米可用25%捕虱灵20克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能有效地防治粗缩病,兼治蓟马和其他害虫。选用适宜的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也可预防病虫害。

苗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黏虫、二点委夜蛾。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50克加细沙5千克施于心叶内,可兼治玉米蓟马。二代黏虫和玉米蓟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二点委夜蛾主要防治措施:一是要清除玉米植株周围麦秸、杂草等覆盖物,铲除隐藏环境。二是要投毒饵。667平方米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子饼,加少量水,加入48%毒死蜱乳油150~2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三是要撒颗粒剂或毒土。667平方米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0千克,或40%甲基异柳磷150~200毫升对细沙土30~40千克,或667平方米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克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并划锄。四是要用药剂喷玉米根茎。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500~750倍液喷玉米根茎。五是要随浇水灌药。需要浇水的玉米田,可随水灌药,667平方米用48%毒死蜱乳油500毫升,在浇地时灌入田中。苗后使用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

穗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穗虫、玉米蚜等。防治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7平方米75~100毫升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玉米穗虫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可用50%辟蚜雾每667平方米8~10克或10%吡虫啉每667平方米10~15克加水45千克喷雾防治。

6.测墒灌溉。定期检测土壤墒情,及时灌溉。夏玉米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分别为,播种期土壤相对湿度75%左右,苗期60%~75%,拔节期65%~75%,抽穗期7 5 %~8 5 %,灌浆期67%~75%。除苗期外,各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降到60%以下均应及时浇水,灌水量在30~50立方米/667平方米。若遇大雨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7.肥药混喷,一喷两防。抽雄期以后,结合防治锈病、穗虫、蚜虫,将粉锈宁、吡虫啉、和0.1%~0.2%磷酸二氢钾、微肥混合溶液复配在一起,实施肥药混喷,既防治了害虫,还预防了后期脱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子粒千粒重。

8 .适期晚收、秸秆还田。在不影响下茬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可增产5%以上,是无本增收的有效措施。待玉米子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采用联合收割机一边收获果穗,一边粉碎秸秆还田,减少作业程序,提高时效。粉碎秸秆要抛洒均匀,有积堆要人工摊开,大于10厘米的秸秆要清出田间,然后及时耕翻20厘米以上,确保整地质量。

(王健 马荣辉 郭跃升 邢晓飞胡斌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邮编:

猜你喜欢
种肥苗期乳油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