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综述

2016-04-20 09:24曲晶
2016年6期
关键词:胜任力研究综述

曲晶

摘 要: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提及“创业”: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随着相关扶持创业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以及团队创业现象的日益普遍,创业团队的研究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方向。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创业者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支持,更取决于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及采取的具体策略行为即胜任力。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胜任力的定义、测量的维度以及当前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完善都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综述,最终为我们发展和完善这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回顾了专家学者对团队胜任力和创业胜任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概括其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以往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胜任力

胜任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 McClelland(1973)首先提出的,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它可以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很难模仿的特质。此后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胜任力进行了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一是特征观,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绩优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深层次人格特征。代表性的学者有:Klemp(1980),Boyatzisl(1982),彭剑锋(2003),斯班瑟(1993);二是行为观,认为胜任力是指某一工作中与卓越绩效有因果关系的具体行为表现。代表性的有:仲理峰(2003);三是综合观,认为胜任力是指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总和。代表性的如:Fleishman.Hummel等(1995)、于丹 (2009)。

(二)创业胜任力

1994年,Chandler和Hanks首次提出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会随着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不断加强。创业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实际上经历了从特质论向情景观再向过程观的视角转换。特质观视角的创业胜任力只关注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特质和能力,创业者的个人特质 ( 如自我效能感、机会识别能力、人力资本等) 与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间的匹配程度越高,创业者越有可能创业成功。代表性的学者有Markman和Baron(2003) 、苗青和王重鸣(2003)、冯华和杜红( 2005)、周烁(2013)等;情景观视角下的创业胜任力则更加关注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以创业者和环境契合为切入点来界定创业胜任力,代表性的学者有Muzychenko等(2008)、Nabi等(2010);然而创业环境不断变化,与环境匹配的胜任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如何才能保持创业胜任力始终与动态变化的环境相匹配? 持有过程观视角的研究者们关注了这个问题,Omrane和Fayolle(2011)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创业胜任力细分为创业准备阶段胜任力、创业过程胜任力和创业持续阶段胜任力,从而能为解决创业胜任力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匹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团队胜任力

团队胜任力被定义为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使团队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Frame.J.D.,1999)。团队胜任力是团队绩效的关键,团队的成功在于合理的团队胜任力(Charles, 2001)。团队胜任力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条件下,是以成员的胜任力为核心,是成员相互影响下的相互弥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特征的组合(马红民,李非,2008)。团队成员个体胜任力是团队胜任力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团队胜任力是团队成员个体胜任力的有机结合,研究团队胜任力必须详细分析成员个体的胜任力,相互比较,相互弥补。团队成员的个体胜任力只有在完成团队任务中才能体现出来,但团队胜任力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灵活性与整体性及在此基础上的协调统一性,强调的是团队作为整体考虑。

(四)创业团队胜任力

对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类侧重于从特质观角度进行定义,马红民和李非(2008)首次提出了创业团队胜任力的概念内涵,即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团队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创业任务并取得高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集中表现为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它拓展了竞争领域, 把竞争上升为创业团队整体实力的对抗。因此创业团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具有竞争优势的胜任力资源, 并且要善于借助于合理胜任力结构增加创业绩效。强调竞争性。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还有张菡(2011),刘进,朱佳俊(2013)等。第二类从创业团队视角出发,介绍创业团队组成时间、组成人数以及创业团队所需具备的特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其是在企业启动阶段, 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合作组建的团队, 在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开展的得到知识共享和资源保证的创业活动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胜任力, 反映了创业团队所具备的胜任创业任务所要求的知识、 能力和特质等。强调创新性。如张振华(2009)、陈 娇(2013)、李冰(2013)等。

二、创业团队胜任力的测量维度

国内学者们在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维度构成时基本上都是从创业胜任力和团队胜任力入手展开的,笔者整理的创业团队胜任力维度见下表: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不断升温,各类成果产出越来越丰富,为今后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对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称谓以及明确定义没有统一

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一词,学者们在用法上尚未统一,“创业胜任力”、“团队胜任力”、“创新团队胜任力”以及“创业团队胜任力”混淆使用,出现不同含义使用同一称谓、同一称谓含义又不尽相同的情况。

(二)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相关依据以及学术权威的重视

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可参考,目前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团队胜任力和创业胜任力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文献较少,同时缺乏长期研究及纵向的跟踪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文献数量及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虽然关于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的文献数量近几年快速增长,但与国外相比,数量上还是偏少,尤其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外相差很大。目前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尚未引起学术界权威学者的重视。许多研究的方法仍然处于观察或经验判断阶段, 所得到的结论是非常抽象化和概念化的, 缺乏可操作性;研究结果更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三)缺少实证研究

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主要体现在事实的描述上,缺乏相关实证研究的数据作为有力支撑,由于条件限制,对创业者进行访问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导致本研究的样本不多;样本的选择上,可以进一步扩大,进而提升假说检验的信度与效度。

(四)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差异研究有待加强

学者们通常都是建立企业管理者通用的胜任力模型,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性质, 所要求的胜任力是不同的。当使用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在具体的管理岗位上时,还需要对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而目前对这些不同的管理岗位的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区分与比较研究还比较少。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尽管国外的胜任力理论及实践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有借鉴作用,但更多的要考虑到国内外文化上的差异。根据我国的组织理念、组织背景、组织环境等,建立本土化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创立适合本国的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结语

从上述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是社会充分就业的关键因素。创业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重要的作用。有必要深入研究创业团队胜任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目前研究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运用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手段,结合中国本土团队创业企业,开发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创业团队胜任力的量表,为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和研究结论,同时我们还期待有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多深入的案例研究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璧辉,胡文来,张炜. 基于I-P-O模型的创业团队研究进展述评[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15.

[2] 陈建安,金晶,法何. 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09:2-14+24.

[3] 范晓光,郑峰.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模型构建及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12,23:86-87.

[4] 刘进,朱佳俊. 基于AHP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85-89.

[5] 王建民,杨木春,郑红英. 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1-2012)[J]. 商场现代化,2013,26:193-196.

[6] 刘凤英,李孝民.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综述[J]. 中国商贸,2012,07:117-118.

[7] 郝利光. 创业团队胜任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机理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9:31-32.

[8] 毛翠云,王世坤. 创业者胜任力模型构建及综合测评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12,02:93-96.

[9] 陈娇. 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1:201+210.

[10] 李丽.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培养途径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05:37-41.

[11] 龚劲锋.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胜任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胜任力研究综述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