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绝处是风景

2016-04-21 12:40王健任
中国扶贫 2016年8期
关键词:贫困县小康贫困村

王健任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省的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2014年,贵州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623万,占全国贫困总数的8.9%,贫困发生率18%;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有934个贫困乡、9000个贫困村;在国家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省有武陵山区(16个县)、乌蒙山区(10个县)、滇桂黔石漠化区(44个县)共70个规划县,覆盖全省85.3%的国土面积。

弱鸟先飞。2011年至2014年,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下降到623万人,共减少526万人,已有22个县主动退出贫困县行列,贵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如何取得? 3月5日,在省部级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上,本刊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副省长陈铭明。

《中国扶贫》: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就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贵州有何举措?

陈铭明:贵州省上下全部参与扶贫开发,全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省领导包县帮扶。这几年,贵州脱贫攻坚力度很大,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府工作中心,“十二五”时期,在减贫脱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45元,2015年增加到7472元,农村贫困人口也从2011年的1149万减少到2015年493万,贫困发生率由33.4%降至14.3%。

我们的主要做法首先是强化认识,明确定位。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来抓顶层设计,把脱贫攻坚作为贵州“十三五”的首要任务,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坚决防止将脱贫攻坚工作片面化、碎片化,搞两张皮。

为此,贵州省召开了系列会议抓思想统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我们在10月18号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一直开到村,超过十万人参加。并且在会上提出了贵州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贵州紧接着召开贯彻学习会议。

同时,我们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抓氛围营造,并完善政策抓制度保障。去年出台了“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扶持),完成‘六个小康建设(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设;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任务”;“8”是实现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中国扶贫》: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对于扶贫,贵州省如何做到更精准?

陈铭明:一是抓扶贫对象识别精准,我们研究并推广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同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的机制,在原有建档立卡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再次对全省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的清查核实。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打造全省的数据平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进行动态化更新,常态化管理,真正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把扶贫措施定到位,保证扶贫对象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二是抓扶贫路径的精准,全力打好六大脱贫攻坚战。

打好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战。我们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和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省级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挂牌运营,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助标准从现行的12000元提高到20000元。同时,启动了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去库存和产业园区、景区发展等结合起来,解决好住房、医疗、社保、就学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走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4亿元,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总结推广“资源变股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经验,探索股份合作制的扶贫新模式。我们还启动了电商扶贫工程,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使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成为贵州扶贫开发的新引擎。前段时间我们和京东签订合作协议,聚焦电商扶贫,让农民的山货出山,把我们贵州特色产品通过网络推出去。

打好绿色贵州脱贫攻坚战,实施三年绿化贵州行动。从去年开始,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都上山植树。我们要全面完成1042万亩的荒山绿化任务,对25度以上坡地和重要水源区全部实施退耕还林,力争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成为专业护林员等公益性生态保护人员,实现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战。继续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针对资源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发展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欠账问题,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发展条件。抢抓中央、省、市“八路共建”机遇,加快打通贫困村连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的连接通道和贫困村内部之间的网络通道,确保2017年村村通水泥路。

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在教育扶贫方面,我们下达第一批资金补助4.9万亿元,资助16.65万名农村贫困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因学致贫。现在,贵州48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享受免费营养餐,高中阶段实施“两助三免”计划,在国家给予2000元助学金基础上,贵州省增加1000元专项助学金,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本费。这几年,我们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工程来抓,作为挖掉贵州穷根的治本之策来抓,因为只有抓好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贵州重点抓职业教育,建设贵州清镇职教城,面积达46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清镇职教城内入驻职业院校将不少于20所,现在已经有16所入住,力争实现“中职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在医疗救助方面,我们加快实施“门诊统筹补偿+住院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模式,提升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标准,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

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稳步推进“两线合一、减量提标”,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这是贵州最先提出来的。整体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加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士关爱救助保障工作,严防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中国扶贫》: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贵州在构建“社会大扶贫”格局上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陈铭明:我们抢抓结对帮扶的机遇,凝聚合力,打好组合拳。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举,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首先,在定点扶贫方面,中央39个单位对贵州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直接投入帮扶资金0.47亿元,引进各类资金达56.88亿元,开展实施93个帮扶项目。在对口帮扶方面,除了贵阳市外,贵州省8个市州都有对口帮扶城市,这些城市向贵州省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共派出107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贵州挂职工作,实施312个帮扶项目,受益农户达20多万户。同时,对口帮扶城市接收贵州200多名干部进修学习,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93期,培训4553人。双方共建产业园区8个,经济合作项目60余个,实际投资77.48亿元。

在社会扶贫方面,贵州茅台集团等12家国企一对一结对帮扶12个扶贫开发任务重的贫困县,全面启动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的精准扶贫行动,特别是成功引进恒大集团,该企业投入30亿元帮扶大方县,力度大,动作快。此外,我们动员了一百家国有企业分别结对帮扶两个贫困村,选择一千家民营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一千个贫困村。

此外,我们引导本省经济强区结对帮扶贫困县,制定出台省级单位和贵阳市经济强区结对帮扶贫困县实施方案。引导12个省直单位和贵阳市的6区与没有省领导帮扶的12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

《中国扶贫》:贵州省是如何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高效的使用?

陈铭明:我们首先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把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落实到县,严厉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行为,做到法不留情。发挥全省1487个民生监督特派组的作用,开展涉农资金的整合试点,严防仿冒顶漏,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

为最大限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变,投向不乱,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允许各地根据扶贫实际将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捆绑使用,发挥各类资金的聚合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制定出台关于改革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指导意见,在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上着力确保精准,实行以建档立卡为依据,以发展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扶贫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项目资金重大改革,在20个贫困县对财政、金融、社会资金统一整合使用。

《中国扶贫》:2015年11月13日,贵州省政府扶贫专线开通,效果如何?

陈铭明:2015年贵州省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电话,我们配备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接受广大群众对扶贫政策的咨询、投诉举报、建议意见等来电反映,建立群众电话举报反映、落实、责任追究等机制,做到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目前,已经受理群众来电1000余件,90%以上得到办理落实。

猜你喜欢
贫困县小康贫困村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小康之路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