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依托,构建高效课堂

2016-04-26 10:01朱金平李广涛
关键词:学案教学模式教师

朱金平 李广涛

近两年来,我校积极推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上课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我个人认为,导学案的实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的竞争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更有利于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的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摸索与实践,班中的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再也不是一件毫无乐趣的事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经过两年的实施,关于导学案的编写和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

“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才是“合适”的导学案,教学时,导学案应为我所用,我们不能为导学案所困! 导学案设计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因此导学案开始部分应设置学习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可以教师给出,也可以让学生填空的方式完成。这样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重要知识及难点内容就明确的告诉了学生。学生也就知道了这节课应该学习什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这节课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不能表述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知识探索是指教师在新课开始时,从旧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用类比的思想推出新知识的概念与性质;或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情境,让学生思考其原因,激发学习兴趣。在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迅速地找到着力点,集中精力解决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学案编写的着力点

(1)要以经验为基础,注重探索。要以已往的经验为主,设置问题链,问题链设置时,应该是前一个问题是为后一个问题做铺垫,在层层问题的暗示下,让大部分学生能轻松的回答。一方面可以对以往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并为以后提供解题经验,使学生能在处理陌生问题时联想到熟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2)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对新知进行探究、内化。把新知归纳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3)导学案要以问题为主线,重在思考。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知识目标细化、问题化、将知识点、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融入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在探索、回答设计的问题时,激活了思维,又增加了求知欲,同时又培养了创造力,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在设计数学探索问题时,充分注重问题的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探究性,力图设计“问题链”,然后在问题链的引领启发下,学生从而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有梯度的思维活动,不断攀升新的思维高度及认知层次。

三、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时的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导学案的运用就是想把老师从繁重的说教和讲解之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也将老师的工作量减轻了许多,也是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应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不时的关注和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引导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主体地位或作用发挥的好坏,所以,在最初的阶段,教师的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慢慢的让学生学会使用学案,学会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一些做法: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现在我们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表现,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整体的学习和常规工作。我在教学之中,数学小组的划分基本是按照班内小组的划分进行的,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做了一些调整。对于组长的选取,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采取先个人自荐,然后组内表决的办法选小组长接下来就是对于组长的指导,多和各组的组长进行交流,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同时加强组长的责任心,鼓励各个小组创造性的开展合作,对于各小组的情况要及时的做一下点评和总结,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对于问题较多的小组,应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开展评比。适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更有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合作探究,让小组长按学习的质量、态度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评比后,小组里的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天都有同学督促和帮助,学习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3)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总之,导学案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反思我们的学案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我校的教学实践,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它既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也是对教学备课方式的一种改良,相信广大教师对学案教学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完善,提高导学案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模式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最美教师
乡愁导学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