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与保护

2016-04-27 08:44王亚琼胡远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贵州都匀580000
武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毛南族原生态民族

王亚琼 胡远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贵州 都匀 580000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与保护

王亚琼胡远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贵州都匀580000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法、专家访淡法等方法对广西省和贵州省部分毛南族地区的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与归纳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提出健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毛南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与保护对策思考

(2)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项目。

1 前言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毛南族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传统体育运动及其理论体系,是毛南族社会需求的特殊反映,也是毛南族民众适应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2]。由于受社会生存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等影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形成了类别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据资料显示:流传在毛南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包括带有健身性质的体育舞蹈等传统体育活动有将近50项[1]。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毛南族地区政冶、经济、文化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严峻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如何有效保护、开发、利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前对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同时,研究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对毛南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促进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以及对地域性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地概述

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毛南族地区是我国毛南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位于我国西部云贵高原以东南部丘林山脉地区,具卡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这些毛南族聚居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毛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世代居住在云贵高原以东南部的高山河谷之间,神奇秀美的山川土地养育了一代代毛南族人,也孕育出毛南族丰富多彩并具有山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毛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化,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价值和当代实用的价值与功能,是中华民族优天河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社会竞争、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层次上充分反映了民族精神、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毛南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毛南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 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目的设计对我国广西西北部、贵州南部地区部分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县毛南族聚居地部分民族山寨、部落发出问卷调查表200份,收回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92.0%。

3.2田野调查法

课题组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份深入实地调查对贵州南部的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独山县、惠水县、毛南族聚居地部分山寨部落,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生存现状、流失原因进行深入调查,走访部分民族村民及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采用召开访谈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

3.3专家访谈法

根据毛南族聚居地区村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结果,以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与保护为专题,采访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部分大专院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领域的8位专家。

3.4文献资料查阅与统计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图书馆、因特网等渠道,查询翻阅国内有关毛南族文化学史料4部及10多篇有关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性文献,对有关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毛南族人民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为生存而创造了社会,发明了思维和行动的新方式,创造了文化从而建造了民族生存与发展历史。毛南族民族文化是其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与发展的传统文化,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它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毛南族先民淳朴的自然生活与生产劳动之中,并在漫长的社会生存和生产劳动实践中,受民族的生存需求、宗教信仰、社会生产及军事的影响下形成、传承与发展。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类别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竞技、表演、健身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充分体现了毛南族独特的山地民族文化、坚毅的民族精神和自然生活习俗。如毛南族式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爬刀梯、射弩、铜鼓舞、跳竹竿、板凳舞、同顶、竹筒舞、举火把游山等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山地民族文化性质,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对我国广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南丹、河池、都安和贵州南部地区的平塘、独山、惠水等地毛南族聚居地部分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现:毛南族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目前现存和开发的传统体育有竞技类的斗地牯牛、同背、石锁、斗鸡、打耗尾、打棉球、骑马扛、打陀螺。健身娱乐类的荡秋千、斗捺奴、滚铁环、跳拱背、举火把游山、毛南棋。表演类的猴鼓舞、火把舞、竹杆舞、板凳舞、竹筒舞、舞火龙等20余项。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和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毛南族山寨部落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除了其民族传统的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跳竹竿等体育运动项目常在民俗节日中进行表演外,其它如爬刀梯、射弩、铜鼓舞、跳竹竿、板凳舞、同顶、竹筒舞、举火把游山等一大批具有典型山地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鲜为少见,只能在毛南族民族文化史料及有关研究性文献中才能觅其踪迹。此外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毛南族山寨部落现存的传统体育活动只有地牯牛、打猴鼓、舞火龙、跳竹竿、斗鸡8项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己处于失传或正在消亡的边缘,现存的项目也因为村民参与数量有限、规模较小等原因仅限于节日庆典、外宾参观表演等活动举行;此外、毛南族传统体育无固定的组织形式、时间及地点,其活动经费短缺,资金筹措渠道较少,大多来源于村里自筹、事主出资等形式;当地学校较少开展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毛南族传统体育技艺的传承基本上处于无人组织的状态。可见,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已面临衰退和失传等问题。

表1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类别及内容

表2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现存状况

课题组通过对毛南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显示: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竞技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10项骤减至6项,流失率达到40%。而表演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20项骤减至8项,其流失率高达到60%。健身娱乐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己由原有的20项骤减至1项,其流失率高达到4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毛南族山寨部落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毛南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需引起政府、民族民众的注意。

5 讨论

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源于毛南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在漫长的实践中,受民族生存的社会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这些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在当代,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社会竞争力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价值与作用,如何保护、挖掘、整理、开发与利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研究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最为迫切的首要任务。

5.1现代文化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走向边缘化,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造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危机[4]。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毛南族的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已失传灭绝;一部分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能保持开展,但参与人群相对较少,规模小;存在着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价值功能弱化和退化的趋势;在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开展的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民族大众中传承,并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与原生态有一定的差异性。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现状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全民性依旧,娱乐性减弱,竞技性增强,组织规模较小[5]。

5.2社会学因素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定的自然环境孕育一定的体育文化,早期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受其居住环境条件的制约,与我国较为发达的内陆地区及沿海地区之间民族交往甚少,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因而西方体育逐步传入中国时,毛南族地区的体育仍处于封闭式的自我发展状态,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保留了特有的文化结构和原生态民族特色,从而构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山地文化性质和民族异质性。但是由于历史上毛南族没有形成过较大范围统一的地方政权,也没有形或过统一的宗教社团,因而致使彝文典籍散失和残损现象极其严重,从而使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社会政冶、经济、军事及生存环境的变化,存在着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等现代风险,主要体现在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和文化团体生存困难等方面,构成了其文化资源流失的危机。此外,在西方体育文化体系对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下,由于民众文化观念及意识的缺陷可能会促进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4]。研究发现,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和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络的缺乏,是构成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风险与传承危机的根源。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体育观及信仰出现危机,在毛南族地区,道教和佛教都没有对人们的精神信仰起到主导作用,儒家也不行,再加上从清朝后期的列强欺凌,到当代的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目前毛南族的民族体育观念及文化信仰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从而使民族本来的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是产生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核心因素。

6 结语

(1)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源于毛南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在漫长的实践中,在民族生存的社会需求、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军事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这些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因此,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是民族大众,要充分发挥所在地村民的参与性是保护与传承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

(2)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部分要素不断异化等风险;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等现状;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对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不足及多元保护网络的缺乏,构成了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危机;民族的体育观念及民族信仰的混乱是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杰出代表意义,又处于濒危状态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政府和民间都要自觉加大保护力度。

(3)对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除应发挥政府、民族大众的主体作用外,还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重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传统体育文化法律的保护制度,构建多元文化保护网络以消解传统体育文化流失的危机。因此,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民众三级体制上对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可为丰富毛南族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4)保护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不仅要注重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还要制定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重视抢救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建立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博物馆和建立其文化资源名录体系,加强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其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在政策和财政上重点扶持文化生态区的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可为实现毛南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复兴,构建丰富多彩、和谐发展的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国权.云南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4-16.

[2]周伟良.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3]罗建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J].体育学刊,2008(7):106-109.

[4]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24-126.

[5]王亚琼.贵州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研究[J].武术科学,2011(5):88-90.

[6]袁泽民,季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毛南族传统体育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46-149.

[7]罗家修,罗蓉慧,罗勇.毛南族历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1-8.

[8]赵苏喆,段国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37-39.

The Loss and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Wang YaqiongHu Yuanyang
(P.E.Department of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Duyun Guizhou 58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literature review,field investigation,expert interview,the paper does th investigation on Maonan region Mountain tribe origi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in Guangxi and Guizhou.The results show tha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 western sports culture,the survival state of the Maon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s facing a sever recession and lost.This article,through analysis and inductive Maonan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rosio factors,puts forward a sound system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Maon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 mining,inheritance,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Maona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establish relatio between ecological resources directory system.

Keywords:Maonan traditional sportsCultural resourcesloss and 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1.王亚琼(1958~),女,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基金项目:(1)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与研究》,编号:201314;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3—0110—04

猜你喜欢
毛南族原生态民族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我们的民族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多元民族
原生态静宁苹果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