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需要多方发力

2016-05-03 07:57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贫困户

文 本刊记者 耿国彪

观察

精准扶贫需要多方发力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Need Multi-force

文 本刊记者 耿国彪

江西赣州寻乌县三标乡黄陂村虽然交通闭塞,却也山清水秀。村里依托优质的地理环境,成立了“蜜乐源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精准扶贫对象一起养蜂,并在县乡扶贫干部指导下,在网上开店,把优质蜂蜜销到各地。谁料,正当销售日旺的节骨眼上,却突然出现大量的退货,因为蜂蜜都是用回收的矿泉水瓶包装,消费者对卫生、安全等疑虑很多,养蜂农户顿时一筹莫展。

得知情况的农行寻乌支行“三农”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经过调查,很快就对合作社的15户农户发放了总额80万元的贷款,助其引进了专业的包装设备,注册了商标,一下子就扭转了尴尬局面。

“包装精美了,销路不愁了,现在平均每月网上销售保持在750公斤左右,比以前提高了三分之一,利润也增加了60%。”合作社负责人钟庆清说。

找准穷根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发展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由于人口总量巨大,我们的人均国民收入还比较低,加之城乡差距的相对扩大,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贫困山区人们的经济收入还相当低,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他们属于贫困人口。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使7亿多农村人口基本摆脱贫困,这项史无前例的工作获得了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肯定和赞赏,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但是,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如何使这一部分人尽快脱贫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艰巨任务。

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扶贫开发作出的总体部署,即:到2020年我国将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实施精准扶贫,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提高中西部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拓展农村人口的视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促进内需等方面。

精准扶贫,关键是“精准”二字,只有找准“穷根子”,才能找到“突破口”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专家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必须要精准掌握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地域分布、贫困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年人均收入、教育状况、养老医保状况、交通设施、住房水电、公共卫生以及贫困家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施精准准扶贫。

武胜县是四川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之秦巴山区的省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幸福美丽新村等八大工程和“一对一”帮扶、富民强村产业等八大行动,一场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武胜打响。

“大家都是邻里乡亲,这次评选贫困户,要互助互爱、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地评选,不要让一户贫困户落选。”为找准贫困对象,实现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于最贫困的户和贫困群众最紧迫的事情上,龙女镇袁家庙村第一书记蒋平一上任,就与村“两委”干部把村民们召集起来,再一次对全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复核。

实施精准扶贫意义重大

公认的贫困户能否评选出来,复核是否精准,全县通过看贫困对象住房条件及生活环境、耕地拥有及生产生活条件、劳动力的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等估算贫困程度等举措进行了多方探索。

为防止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出现优厚亲友的现象,该县严把关口,与财政、人社、交管、工商等9个部门比对信息,核准贫困户。“对符合扶贫条件的群众坚决纳入扶贫人群,对不符合扶贫条件的,坚决清理出队伍。”县扶贫移民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将组织专门工作组对评选出的贫困户进行抽查核查。“精准扶贫,必须搞清楚哪些人是真正的扶贫对象,避免‘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电等基础设施较差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存在住房差、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等问题,部分贫困家庭还存在因大病、伤残、智障或者丧失主要劳动力等问题。相关专家建议,开展一次全国性的贫困普查,进行在册登记,逐村、逐乡、逐县、逐市、逐省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尤其要逐个分析致贫的原因,使各级政府掌握本辖区贫困人员的真实情况。在掌握了精准的贫困家庭、贫困人员基本情况后,各级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的发展基础、不同家庭以及不同需求制定好精准的扶贫攻坚计划。

产业扶贫要选对发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

产业扶贫选对路

在采访过程中,武胜县不少基层干部在回忆起过去的扶贫工作时提到这样一种现象:“直接把钱、生产资料、物资交付到贫困户手中,看是做到了到村到户帮扶,可最后的结果是养羊不见羊,种树不见树。一些贫困户把生产资料卖了钱,买肉吃了,打酒喝了,用完后还是贫困。这种帮扶形不成产业,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

扶贫致富,产业是核心。按照“抓扶贫必须抓产业”的理念,武胜因地制宜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链接的关系,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鸣钟乡小寨村地处偏远,耕地面积721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45户、1075人。农户收入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89人。如今,该村一改昔日传统农业,大力打造葡萄园、梨园产业基地。

在一葡萄园基地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地里施肥、除草的村民江世亮。“扶贫工作确实扶在老百姓心口上,村里发展产业,我们也跟着享福”。江世亮说。

早些年,江世亮外出打工却因眼睛残疾屡屡碰壁,只能与老伴在家务农,勉强维持生活。如今,村子里发展产业,江世亮夫妇俩与村里其他贫困户一样,在产业基地里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每天有120元的收入。江世亮说:“在产业基地打工让我摆脱贫困,致富也有希望了。”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武胜依据贫困地区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谋划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经济作物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有关专家给出了警告。在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是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者资源匮乏地区。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多数办法是帮助他们发展农林经济作物、种殖业、养殖业和初级加工业,如果同一地区的不同村镇都发展相同或者相近的产业,极有可能在3年以后出现产品积压无法销售出去的局面,也就是常说的产能过剩,比如:被扶贫县就曾出现橙子、西瓜、蔬菜积压卖不出去,烂在树上、田里非常可惜。如果出现这种结果不仅实现不了脱贫致富,反而会伤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专家建议国家在实施对口扶贫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跟进,在产品比较集中地开设深加工工厂,如:在橙子产区开设果汁、罐头加工厂,在畜牧产区开设冷藏、罐头加工厂,在中药材产区开设中药饮片加工厂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配套工程,为贫困地区农村的初级农产品销售提供稳定的保障,最终使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功。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只见产业发展连片推进,危房改造热火朝天,一把把铁锹、一台台机械组成了一幅幅忙碌的画面,欢笑声、吆喝声、工具声、机械声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交响乐曲。

“这年头我们可赶上好日子了,各级党委政府不仅帮助我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还帮我们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周世斌笑得合不拢嘴。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扶贫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武胜正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明确党委主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等关键,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社会保障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等大力开展精准扶贫行动,在扶贫开发攻坚浪潮中,吹响了决战决胜扶贫脱贫的号角。据统计,去年以来,武胜县共实施18个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减少贫困人口13944人。

专家指出,精准扶贫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的碎片化现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打捆”统筹使用,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

“你瞧,这菜肥肥胖胖的,多好。”酷暑下的江西龙南县渡江镇莲塘村,正在大棚里劳作的村民曾日新指着即将收割的空心菜,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尤为关键

曾日新属于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农户。他家有四口人,两个小孩都在读书,作为主要劳力的他,因患间歇性精神病,外出务工一直不被接受,家里逐渐变得困窘。去年,当地一家龙头企业在银行支持下,从村里承租了600多亩地投建蔬菜基地,而曾日新从基地务工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后,今年便在农行龙南支行贷款5万元,尝试着从基地承包了三个蔬菜大棚自己管理。

“有事情做,自己感觉人都精神很多,今年收入2万元绝对没问题,这样下去,3年脱贫肯定没问题。”曾日新言语之间对未来充满信心。

贫困农户最需要信贷支持却又担保抵押能力最弱,如何创新解决他们的发展资金难题,是农行赣州分行这几年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从去年的“金穗油茶贷”到如今的“产业扶贫信贷通”,都是这种创新的体现和成果。

生态脱贫效益高

致力于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以“多彩”著称的贵州在扶贫产业发展上力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越来越多的穷山村吃上了“生态饭”。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因茶出名,这里出产的锌硒有机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了欧盟463项检测指标出口欧洲,同时打开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市场。人均两亩茶园的田坝村,每年仅茶青产值就超过2亿元,茶园观光又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

生态产业化成为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

“过去,这里的群众守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难拔穷根,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永安镇副镇长陈财华说,田坝村是靠“茶旅一体化”的战略,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多年来,贵州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重视生态建设,转变扶贫方式,成为全国扶贫的省级样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贵州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扶贫开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

生态扶贫,是指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

4月8日,湖南吉首市宣布按照每人每年10000元的工资标准,在全市84个贫困村中,安排有劳动能力的407名贫困人口转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带动1200名贫困人口脱贫,护林员工资纳入市级财政预算。该市407名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后,将为该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充分的人力保障,同时,407户贫困家庭将因生态保护转岗而实现当年脱贫。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明确要求,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孙建博指出,针对《决定》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实施生态精准扶贫的措施和办法。一方面要通过落实国家所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实行政策性扶贫;另一方面,要立足林业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优质林果业种植、林下经济和特色苗木产业,通过实施技术服务、对口帮扶等措施,达到生态精准扶贫的目的;再者,要抓住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出台,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开的机遇期,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积极通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实现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林场职工的同步奔小康目标。

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面临的两大困局,也是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极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指出,应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扶贫,实现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