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6-05-04 04:27李丹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李丹妍

【摘要】 目的 探索及分析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7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研究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征较为复杂, 病因主要为妇女的内分泌系统功能与神经功能系统失调所致, 若治疗不及时, 常造成患者贫血严重,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因此, 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师重点思考的问题。为了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治疗价值, 收集本院接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给予该药物进行治疗,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接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7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所有患者均具有经血淋漓不尽或忽然大量出血等症状;③均经刮宫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排除子宫内膜癌病变;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8例。研究组年龄最小18岁, 最大53岁, 平均年龄(33.48±8.19)岁;病程2个月~3年, 平均病程(1.13±0.33)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11.18±2.34)mm。对照组年龄最小18岁, 最大55岁, 平均年龄(34.67±9.47)岁;病程4个月~3年, 平均病程(1.31±0.51)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11.34±1.76)mm。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常规给予纠正贫血或止血、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北京市科益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624)口服治疗, 25 mg/d, 待患者的出血症状停止3 d后转变药物剂量为12.5 mg/d, 连续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Organon Ireland Ltd, 批准文号:H20120041)进行治疗, 首先给予患者口服1片/次, 每隔8 h口服1次, 服用至血止3 d, 减量为1片/次, 每隔12 h口服1次, 连服3 d, 再减量为每隔24 h口服1次, 连续服用15 d后停药, 待患者出现撤退性出血后, 在其出血第5天继续开始第2周期的治疗, 连续服用21 d。患者连续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停止, 且治疗后6个月内未见复发;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明显缓解, 且治疗后6个月内未见复发;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出血症状无明显缓解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子宫内膜厚度、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进行比较分析。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止血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包括体重增加、头晕、恶心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包括体重增加、头晕、恶心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其主要是指由于妇女机体的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的一种子宫异常出血性疾病, 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原因为排卵障碍, 少数患者的发病原因为卵巢调控机制或子宫局部异常。该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经期延长、月经频发、月经周期不规则及月经量过多等,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贫血, 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生命安全。以往主要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虽然该疗法可获一定的效果, 但因其不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4]。

临床研究表明,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性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 且对子宫内膜进行修复, 从而达到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及缩短出血的效果[5]。米非司酮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 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本病有助于促进止血且闭经, 且可发挥一定的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效果, 但其疗效相对一般, 且研究表明, 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可引发突破性出血[6, 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临床上一种新兴的第三代口服避孕药, 其主要成分为炔雌醇、地索高诺酮, 其中的炔雌醇可有效刺激子宫内膜的生长及修复,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提高凝血因子, 从而获得有效的止血效果;而地索高诺酮则具有较好孕激素受体亲和力, 能够将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 从而达到良好的调经止血作用[8, 9]。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艳琴, 汪芳, 石珍, 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初步观察.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 31(4):358-360.

[2] 户瑞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3):665-666.

[3] 赵金娟.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22):3055-3056.

[4] 麻翠玲.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的对比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5):698-699.

[5] Deligeoroglou E, Karountzos V, Creatsas G.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nd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Gynecol Endocrinol, 2013, 29(1):74-78.

[6] Abdellah MS, Elsaman AM. Trichloroacet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 pilot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2, 165(2):280-283.

[7] Karakus S, Kiran G, Ciralik H. Efficacy of micronized vaginal progesterone versus oral dydrogest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irregular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 2009, 49(6):685-688.

[8] 周仙翠, 刘桂平, 潘丽娟, 等.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的疗效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5): 592-593.

[9] 僧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7):2609-2611.

[收稿日期:2015-12-08]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