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高技术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2016-05-10 03:38吕民乐金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
工业技术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密集型高技术服务业

吕民乐金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009)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高技术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吕民乐金妍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

〔摘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通过创造和转移知识推动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得出结论:整体上KIBS发展有助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此外,KIBS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存在行业间和地区间差异,相比于西部的消极影响,中、东部的KIBS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因此提出政策建议: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转型,加速KIBS的发展;引进外商投资,培养高素质KIBS人才,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创新动力。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地区差异

引言

随着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一概念作为一种与知识要素密切相连的新型服务业被提出,这种新型服务业被定义为能够创造、积累或扩散知识的一种提供专门服务的组织(Miles等,1995)[1],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专业性地提供知识型中间产品的服务型组织(DenHertog,2000)[2]。尽管学界对于KIBS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多数学者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这些特征:高知识度,高专业性,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或知识。它不仅自身能够吸收和消化知识,而且能够产生知识型创新产品,并传递给社会中其他角色,如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等。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持续发展,服务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以信息、咨询、金融等为主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步由新兴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其吸收就业人口由2003年的875. 5万提升至2013年的1371. 1万,增长了50%; KIBS从业人员的人均工资由2003年的8. 91万提升至2013年的24. 61万,增长了176%。

学者对于KIB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 KIBS的概念和分类(如Hipp,1999;金雪军,2002; Tovoinen,2006;魏江,2007) ; (2) KIBS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如陈莞、谢福纪,2009;施卫东、朱俊彦,2012) ; (3) KIBS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如代文,2008;苏李等,2010;英英,高昌林,2011,如周永宏、谭海泉(2013)以香港服务业为例,分析了KIBS对当地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3])。

关于KIBS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 KIBS与制造业的互动创新机制研究(如朱海燕等,2008;樊春等,2010),Windrum 和Tomlinson (1999)认为KIBS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是KIBS与制造业企业双方互动学习的过程[4],Todoir (1995)把KIBS与制造业企业之间联系分为3种模式——长期竞合式联系、短期合同式联系以及售货式联系,并提出两者发生互动机制的是前两种[5]。(2) KIBS对制造业贸易的促动效应研究,汪琦(2013)认为,KIBS只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较大的正面促动效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几乎没有影响,而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反而具有明显的负作用[6]。除此之外,张晓欣(2013)认为KIBS对提升制造业知识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乃至制造业战略升级有着重要意义[7]。这些文献对于本文研究提供了参考。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制造业创新有一定影响。

1  理论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逐步取代工业经济,“知识产业”这一概念被提及,知识要素作为企业发展的无形投入要素,它不仅是企业创新的源泉,也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角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提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必须以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前提,这就要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大量的专业化知识或服务,而且它能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时代需要更新知识库,达到完善自身的知识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目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国制造业重要的外部知识来源,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以通过和客户(制造业企业)之间加强互动来实现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一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服务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专业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以客户需要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前景为依托,学习新技术,吸收新知识,从而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资源,而这种新知识、新资源又能够通过服务的方式一并传递给客户,为客户所享有和吸收,这种良性循环的模式正是两者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制造业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传播和推动的作用,通过提供服务或知识,极大地影响客户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不仅需要资金和高素质人才这两种基本的要素,更需要新知识这种无形的投入要素,它是创新的源动力,通过高素质人才和资金将新知识转化为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有效地运用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以达到创新的目的。故而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中国制造业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新知识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我国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制造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缺乏实证研究,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不同行业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究竟有怎样的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中国制造业创新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中国制造业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些都是当前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论证: (1)从全国层面分析和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具体影响; (2)分析不同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对制造业创新的不同影响情况; (3)探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对制造业创新影响的地区差异。并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2 变量、模型和数据

2. 1变量选取

为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情况,本文用KIBS区位商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区位商一般是用来表示地区产业优势的定量指标,本文采用这一变量的原因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其在地区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在地区发展状况。KIBS区位商(LQ)为解释变量,一般情况下,LQ的值越大,说明KIBS在这一区域越具有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越有利于该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KIBS区位商的测算采用学界广泛采用的方法,即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除所得的商。本文分别采用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P和有效发明专利数INV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成果。

本文还采用高技术制造业R&D资本存量(K)代表高技术制造业的资本投入量,R&D存量的测算采用了学界广泛采用的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PIM)来测算,高技术制造业R&D人员全时当量(L)代表高技术制造业的劳动投入量,这两个因素是通常意义上的控制变量。本文还采用了国有企业销售额占比(SAL)作为控制变量,表示国有企业的垄断程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垄断了大量资本,挤占了其他企业利用资源的空间,阻碍了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体制腐朽僵化,缺乏竞争力,不利于激励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故本文认为国有企业销售额占比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负。此外,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会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注入资金,同时也伴随着国外的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向国内的输入,带动国内高技术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故选取该变量作为另一控制变量,预期该变量影响符号为正。

2. 2模型设定和数据

根据David和Maryann (2003)提出的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其中,Q表示研发活动强度,A表示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K,L分别表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α,β分别表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产出弹性,ε为误差项。

本文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如下模型:

方程(2)中,Q表示研发活动产出情况,用新产品产值(P)作为代理变量,∑kγkXk表示各控制变量lnLQ,lnSAL和lnFDI,对模型(2)两边取对数,得到如下整理后的模型:

方程(3)中,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ε为残差项。lnA为不变因素,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lnP,本文关注的系数值α3,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研发投入产出弹性。

本文利用方程(1)研究KIBS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为了研究KIBS各行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不同影响,分别计算了各个分行业KIBS的区位商,得到新的方程(2)如下:

鉴于中、东、西地区KIBS发展程度的不同,其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在方程(3)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虚拟变量east、cen,分别表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east、cen分别与KIBS区位商对数的乘积作为两个新变量east* lnLQ和cen* lnLQ,加入原方程,得到新方程如(5)式:

方程(5)中,j和k的取值为1,2,H1,H2分别表示east和cen,本文关注的系数为γ1,γ1+λ1,γ1+λ2,分别表示西部、东部、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弹性。

本文使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由于西藏自治区数据缺失,从样本中剔除,30个省、市、自治区,9年共计270个观测值,原始数据来源于2006~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wind数据库,其中,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R&D服务业、金融业四大行业对高技术制造业,分别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4个行业的数据来测算。

各变量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统计描述

3  实证分析

首先,通过对方程(1)进行回归来分析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hausman检验,模型均拒绝存在随机效应的原假设,故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模型拟合优度均在0. 8左右,模型拟合程度较好。从模型(4)中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影响,KIBS区位商提高1%,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0. 82%,即专业化优势越高,越能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当采用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测度,所得到的模型拟合优度同样较高,这点从模型(5)~(8)的回归结果中可以得到验证。此外,模型(8)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有促进作用的理论共识。

除此之外,模型验证了资本和劳动力作为必要的投入要素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控制变量国有企业垄断程度与制造业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预期符号相同,这说明国有企业垄断严重阻碍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而这一现实源于国有企业内部体制落后和腐朽。而另一控制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

表2 全国层面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

续表

其次,为了进一步了解KIBS各行业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分别研究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R&D服务业、金融业四大行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不同影响,分别计算4个行业的区位商,用变量lnLQ-imf,lnLQ-bu,lnLQ-sci,lnLQ-fin表示。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继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分行业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模型(1)~(8)的拟合效果均较高,模型(8)中变量lnLQ-imf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信息服务业的专业化率越高越有利于制造业创新,信息服务业的突出特点是知识主要以信息、数据等形式获取和传递,各产业间联系越紧密,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多,越有利于该行业发挥作用,越能影响客户(制造业)创新。模型(3)和(8)中,解释变量lnLQ-fin的系数均不能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但由于t>1,说明金融业专业化率提升对制造业创新存在一定积极影响,但影响情况并不显著,可能由于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垄断现状,使得金融业缺乏创新动力,服务和知识的创新、传递效率较低,这削弱了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模型(4)和(8)中,lnLQ-bu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模型(8)这一影响系数高达0. 92,说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由于商业服务业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服务、专业咨询、法律、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等众多的服务,这些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要素的创新、传递,推动了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模型(5)和(8)中的lnLQ-sci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科学R&D服务业的专业化率提升促进了制造业创新,由于科学R&D服务业直接服务于制造业产业,依靠其技术成果和知识储备,根据制造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直接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指导,其对制造业产业创新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最后,为了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本文将东部、中部地区这两个虚拟变量以乘法方式引入,通过对方程(5)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分地区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模型(1)~(4)拟合效果较好,模型(4)的回归结果说明,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就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服务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KIBS专业化率低,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对于知识要素的创造和转移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制约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与之相比,中、东部地区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有正向影响,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 75和1. 16,这反映东部地区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程度大于中部地区。这是由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高于中部,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相对充裕,产业化发展程度高,服务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KIBS专业化率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等) KIBS更是成为当地优势产业,更加有效地促进知识要素的创新和转移,更好地推动了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模型(5)~(8)为稳健性检验结果,其中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为有效发明专利,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从实证结果上看,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KIBS通过创造、转移知识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创新动力。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层面上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2)从具体行业来看,不同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R&D服务业这3类行业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以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影响弹性最大;金融业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有一定影响,却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金融业存在垄断,金融体系仍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且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金融创新活力不足,这使得其对制造业创新没有达到显著影响。(3)分析中、东、西部地区的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的差异,得出了中、东部地区的KIBS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且东部地区影响程度大于中部;而西部地区的KIBS妨碍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这可能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资金投入和人才输入受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育程度较低,专业化率低,服务业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妨碍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大对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由于中国国情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导致了西部地区产业化发育不良和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现状。为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经济产业化发展,提高劳动力知识水平和就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鼓励当地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改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垄断经营,引导该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良性竞争,同时国家应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咨询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等),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资本投入提供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待。

(2)国家、政府部门应逐步打破金融行业垄断,放开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鼓励金融创新。尽管我国对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造已经结束,但是四大国有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仍然在金融行业处于垄断地位,使得创新缺乏动力,金融服务效率较低,产品创新不足。因此,国家、政府应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开行政管制,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为金融市场注入创新活力,逐步消除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和完善金融市场化发展。

(3)引入外商投资,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由于欧美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远高于中国,其在这一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经验对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着重要吸纳和借鉴意义,通过引进外商投资,不仅为KIBS的发展直接提供更多的资本和高素质的国外人才,而且通过学习、借鉴和模仿国外的新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培育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通过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更高端中间服务达到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目的。

(4)注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吸纳。人才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客户互动过程中,是人才扮演着知识要素的创造者、推动者和传播者的角色,鼓励和引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根据市场需求,从业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习新技术,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从政策上制定有效的人才考核制度和资格审核制度,积极吸纳国内外KIBS人员,尤其是专业性和全方位发展人才,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注重提高KIBS的技术化、信息化水平,注重培育和吸纳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均有专长的人才,促进知识要素的创新、转化和吸收,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MILES I,KASTRINOS N,FLANAGAN K,BILDERBEEK R, HERTOG P. D,HUNTINK W,BOUMAN M.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Users,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M].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1995

[2]MULLER E,DOLOREUX D.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9,(31) : 64~72

[3]周泳宏,谭海泉.KIBS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香港专业服务业为例[J].产经评论,2013,(4) : 81~93

[4]WINDRUM P,TOMLINSON M.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 [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 : 391~408

[5]TORDOIR P.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conomy: The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M].University of Amsterdam,1995

[6]汪琦,魏小军.KIBS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的促动效应[J].国际商务研究,2013,(3) : 16~25

[7]张晓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战略升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 87~89

[8]王炜,孙蚌珠.劳动力供需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3) : 42~51

[9]俞义樵,夏燕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 : 55~58

[10]魏江,等.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障碍——来自长三角地区KIBS企业的数据实证[J].科研管理,2009,(1) : 81~86

(责任编辑:王平)

The Impact of KIBS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in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v Minle Jin Ya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drives innovation by creating 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KIBS on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by adopting the data from provinces of China in 2005-2013.It demonstrates that KIBS drives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and it also makes a inter-KIBS industry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Contrast to the negative effect of western area of China,it makes a positive impact on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by KIBS in eastern and central areas of China.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KIBS by directing Labor-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transition in western region and provide innovation motivation by court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stering KIBS talents.

〔Key words〕KIBS;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作者简介:吕民乐,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经济学。金妍,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工业信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和企业发展。

收稿日期:2015—12—23

〔中图分类号〕F424. 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10X.2016.04.003

猜你喜欢
密集型高技术服务业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密集型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
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及对我国的启示
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解析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美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结果及分析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