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之翼

2016-05-10 09:08惠凯
军事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北极熊叙利亚俄罗斯

惠凯

在叙利亚作战期间,唱主角的俄罗斯空中力量的行动经历了强度由低到高、体系从漏洞百出到逐步完整的过程:2015年9月30日~10月22日,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共执行934架次战斗飞行任务,摧毁819座恐怖分子设施;10月23日~12月15日,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共执行3267架次战斗飞行任务,其中145次由轰炸机完成,日均出动大约50个架次,更是创造了32架飞机最高出动88架次的新高。

穿透战场迷雾:情报、监视与侦察机

此次战争中,俄罗斯方面的主力作战机型是苏-24SM、苏-30SM和苏-34,担任着对地打击的使命,主要部署在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由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并不具备有效的防空作战能力,因此俄罗斯空军原本认为无需过多考虑对空作战能力。但是在土耳其击落苏-24后,俄罗斯增援了一支苏-35机队。

苏-35的定位是一款具备多用途能力的单座空优机,专注于夺取战区制空权和护航任务。面对土耳其的百余架F-16,苏-35成了俄军中最耀眼的明星,既完成了护航任务,又是最佳的广告。期间传言,俄罗斯与东亚某大国达成了苏-35的第一笔出口订单。

在战斗机和攻击机以外,俄罗斯提供情报搜集、战场侦察、预警和指挥的支援机种同样功不可没,代表为图-214R侦察机和A-50U预警机。

图-214R是一种大型情报监视侦察机,安装有多种传感器。该机的定位类似于RC-135,可用于执行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任务,并能作为空中机动指挥所。图-214R改装自图-214R型客机,相比图-95、图-154和伊尔-76,民用飞机出身的图-214具备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可维护性和舒适性,适合改装为特种机平台。

图-214R前机身两侧、下方和后机身两侧、下方共布置了7个整流罩。机身上的多种天线可以拦截和识别敌方电子系统发出的信号,包括雷达、通信设备等,并可确定信号设备和准确位置。根据公开消息,图-214R搭载了MRC-411多用途情报载荷系统,包括电子情报传感器、PTK-MPK-411雷达系统和“片段”高分辨率光电系统,能生成照片级的地面图像。借助自动聚焦算法,系统可以消除烟、雾、植物、雪和土层造成的遮挡,而叙利亚干燥、平坦、低植被覆盖的地形地貌特征更利于设备发挥效能。

目前,俄罗斯只有2架图-214R侦察机,第1架可能于2009年12月首飞,第2架即出现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这一架,依旧处在测试当中。

俄罗斯空军还部署了A-50U预警机,其最大价值是完善了对空预警体系,尤其是对土耳其的纵深机场和低空待机战机的预警侦察。由于此前俄罗斯只在叙利亚部署了地面雷达,2015年12月24日,正是一架在土耳其一侧边境低空待机的F-16击落了猝不及防的苏-24。而A-50U对于普通战机大小的目标,则可以提供300千米左右的探测纵深。

A-50U更新了电子设备,提高了设备性能,减轻了重量。外形方面,A-50U的不同之处在于仅仅保留了右侧舷窗,左侧的导航舷窗被取消;在机身后侧安装了96发金属箔条撒布器,用于干扰空空/空地导弹的制导过程。A-50U最早出现在1993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但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危机拖累了大型装备的更新。目前,俄罗斯仅装备了3~4架A-50U。

最初,俄罗斯驻叙利亚航空兵并没有得到特种飞机的支持。在苏-24悲剧后,图-214R和A-50U才陆续派遣到叙利亚。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准备不充分、对战场复杂性估计不足的原因,也受到俄罗斯当前特种飞机数量不足的制约—图-214R只有2架,A-50U也寥寥无几。

派遣特种飞机进入叙利亚,是对土耳其等势力军事挑衅的回应,但数量的不足导致情报、预警、指挥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漏洞。1~2架A-50U也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障重点方向的预警。

低调但不可或缺:运输航空兵

航空兵的部署,需要完成3大类设备的转运。首先是飞机和飞行员的部署,其次是飞机所需弹药、燃料和地勤人员的运输,最后是飞机维护设备的部署,这部分的重量和体积最庞大、最复杂,包括供氧、充氮、检修、制冷、加油、供弹和供电等车辆。通过公路/铁路部署耗时长,长时间的摩托化行军也会加重人员的疲劳,增加装备的故障率,很难适应高强度、高效率的现代化战争的要求。

在此次驻兵叙利亚期间,俄罗斯空运力量提供了高效率的保障服务。俄罗斯拥有一支仅次于美军的运输航空兵,包括20架左右的安-124重型运输机、超过400架的伊尔-76MD大型运输机、50架的安-12运输机,此外全新的伊尔-476也在源源不断地加入。

安-124是此次空运当之无愧的主力。它采用4发上单翼布局,内部为双层机舱,上部为驾驶舱和客舱,下部为货舱。货舱长36.5米,最大宽度6.4米,高4.4米,地板上有365个系留点。机上有两套吊车,各有一具5吨级的起吊头。机头可以向上折起,形成一个大舱口,用于装卸货物。

安-124实际最大载重能力达150吨,但在1985年的一次试飞中,一架安-124创造了装载171.2吨货物、爬升到10750米高空的世界纪录。相比之下,伊尔-76基本型的货舱要小一号,长宽高分别为24.5、3.45、3.4米,载重只有50吨,对大件货物的运载能力远逊于安-124。

安-124是国际大件货运和特种运输市场的当家花旦,客户包括北约军队、法国航天发射中心等,譬如将“阿丽亚娜”-5火箭的发动机从欧洲运输到法属几内亚的发射场就是其得意之作。

在普京公开派兵进入叙利亚后,半个月内,俄军出动登陆舰和安-124,将大约1个摩步团、28架战机投送到叙利亚,包括T-90A主战坦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苏-30SM等重型装备。在土耳其击落苏-24后,俄罗斯又利用安-124将成建制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运送到土叙边境,对土耳其空军起到了有效的威慑作用。

赫梅明基地的苏—34战斗轰炸机

截至2016年1月10日,安-124已经向叙利亚空运了13750吨物资,有力地支持了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新锐前锋与节源老将:战略轰炸机部队“三剑客”

除战术飞机和无人机外,俄军还在叙利亚战场投入了战略轰炸机部队。2015年11月11日,图-160首次出击,从摩尔曼斯克州的机场起飞,经空中加油后飞越9500千米,绕飞巴比伦海、挪威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在地中海上空向叙利亚境内的目标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

图-160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一款可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与B-1轰炸机堪称一时瑜亮。图-160通过调节机翼后掠角来兼顾航程和航速,小后掠角方便起降、巡航和待机,大后掠角方便超音速飞行。尽管这种设计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机械、传动和液压系统来改变机翼状态,但在强调中低空高速突破的冷战中,图-160成功地同时俘获了美苏设计师和飞行员的心。

苏联解体后,其战略轰炸机部队分散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美国出于解除苏联战略打击能力的目的,资助乌克兰主动销毁了大部分图-160。目前,俄罗斯空天军仅有13架图-160。此次参加叙利亚战争,也是图-160首次参加实战。

考虑到图-160数量的严重不足,老当益壮的图-95和图-22M撑起了俄罗斯轰炸机部队的天空,频繁出现在多个敏感区域。就像昂贵的巡航导弹支撑不起全局一样,图-22M和图-95携带普通航弹凌空轰炸是叙利亚战场上更常见的作战形式。

据推测,正是因为大量采用普通航弹而非精确制导武器,俄军在叙利亚的支出只有400万美元/天左右,这对于饱受制裁而捉襟见肘的俄罗斯财政有着莫大的意义。

眼花缭乱:弹药种类

每一场战争都是新装备新战法的演兵场。在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空军使用了多种弹药,既有巡航导弹、集束炸弹,也不乏传统的航空炸弹。“伊斯兰国”疲弱的火力也使得俄罗斯空军无需面对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因此俄军秉持用少量制导武器打击高价值的精确目标、数量上以无制导炸弹为主的作战思想。

俄军在叙利亚使用的弹药中,威力最大的非KAB-1500炸弹莫属。该弹是在FAB-1500无制导航弹的基础上加装激光导引头产生的型号,总重在1.5吨左右,弹长在4.6米左右,只有苏-30和苏-34才能携带。KAB-1500主要用于打击硬防护的高价值目标和地面10~20米的深层掩体。对于“伊斯兰国”,KAB-1500超过1.1吨的战斗部对战斗信心的威慑要超过实战意义。

巡航导弹也不时出现在叙利亚战场上。在2015年11月17日的空袭中,俄罗斯空天军出动由图-160、图-95MS和图-22M3组成的轰炸机群,发射了34枚KH-55和KH-101巡航导弹。KH-55于1983年正式服役,是俄罗斯空军履行核打击任务的利器,搭配核战斗部,外形的最大特征是弹体后部的涡扇发动机会在发射后从弹体内弹出。KH-55最大射程为2500千米,KH-101射程则延长到了3000千米以上,能兼容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精度提高到10米左右。外形设计上棱角感更强,弹体为条块状,并敷设吸波涂料,具备更小的雷达反射截面。

巡航导弹的优势在于高精度,并能从防区外发射,但不足在于飞行速度低,具备远程预警能力的敌方可以提前发出防空预警,并有针对性地调整防空火力。此外,由于采用地形匹配制导,巡航导弹在中段飞行中必须经过特定的目标上空以便修正航线,这给拦截提供了可乘之机。在2015年11月17日的空袭中,34枚导弹中至少有2枚中途坠毁。

俄军在叙利亚使用RBK-500布撒器,无异于杀鸡用牛刀。RBK-500内部为15枚SPED-D末敏弹,兼顾集束炸弹和末敏弹两种特性。单枚SPED-D末敏弹重14.5千克,从布撒器中分离后,打开降落伞借助弹翼的作用,以4圈/秒的速度保持旋转,当降到130米后,弹头的红外/毫米波探测器捕捉到地面目标,并在目标上方引爆,典型的目标是装甲车辆薄弱的顶部装甲。RBK-500布撒器也有多种携带不同子弹药的型号,比如AO-2.5RTM型子弹,最多可以容纳100枚子炸弹,单重2.5千克。但俄军使用这种杀伤力巨大且容易伤及无辜的弹药也引来了一些舆论的不满。2015年底,国际人权观察组织出具的一份报告表示,俄空军有20次使用集束炸弹,造成35名平民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无人机部队也首次大规模出现在世界面前,其主力机型是“海鹰”-10无人机。作为一种小型战术无人机,“海鹰”-10的重量只有10千克,最大飞行半径为120千米,每套作战系统包括2架无人机和1个地面控制站,负责发现和标定敌方物资、作战阵地、指挥所等的位置,并评估打击效果。

“海鹰”-10的作战定位是战术无人侦察机,配属于陆军的旅级单位。尽管俄军和研究机构启动了多个无人机项目,目前还在进行“牵牛星”无人攻击机的研制,但尚无一款成熟的大型无人机可供俄空天军使用。俄军同美国、以色列等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意义重大:空天军首秀

在纯粹的战争之外,此次战争还隐藏着深长的政治意味:这是俄罗斯空军和军事航天资源整合后的首次主动出击,即出现在战场上的不是俄罗斯空军,而是俄罗斯空天军—2015年8月,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宣布空天军组建完毕,开始战斗值班。

俄军组建空天军有着多重目的:构建空天一体的防御体系、整合情报通信和指挥系统、协调军种分歧、削减指挥层级、提高军内和跨军兵种的指挥效率。叙利亚战场是这一新军种初露锋芒的试验场,此次战争也成了检验俄军机制体制改革的试金石。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在调整国防组织架构,从空军-战略火箭兵到空军-太空兵,再到空军-空天防御兵,几经重组,最终结出了“空天军”的果子。S-400导弹系统急赴叙利亚、“伊斯坎德尔”陆攻战术导弹在叙利亚的部署,这些超越单一空中力量外的兵种的参与,无不闪现着空天军跨军兵种、构建完善的多层次打击/防御体系的理念。

此外,俄罗斯空天军在叙利亚8个月的作战中,除战损外,并未出现重大的机械故障和人员损失,相比在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中的表现,现在的俄军职业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俄罗斯空天军在战场上展示了多样化的先进武器系统,也有意无意地对外宣传了相关装备,尤其是俄罗斯军事工业近年来主打的苏-35、S-400。2015年底,印度同俄方签署协议,将向后者采购5套S-400系统,总价达60亿美元。

在俄罗斯宣布撤军后,前期担任作战任务的飞机将陆续撤出叙利亚,但俄军保留了对机场的使用权,S-400导弹系统也将继续屏护叙利亚的天空。叙利亚天空中依旧会时不时掠过俄军侦察机,无声地宣示着“北极熊”的存在。

责任编辑:葛 妍

猜你喜欢
北极熊叙利亚俄罗斯
绝望的北极熊
另辟蹊径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北极熊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