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使用存在的几个问题

2016-05-13 14:07赵京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决办法存在问题

赵京生

【内容摘要】课改新编语文教材在人文性方面有所加强,但科学性、系统性明显降低,结果导致一线教师在使用语文教科书的过程中出现了诸于零散性太强、系统性太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怎样教教材仍然是一线教师长期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一、零散性太强,系统性太差

课改以来编的新教材,在人文性方面加强了,但科学性系统性比以前明显差了。突出的表现,是课程学段目标体现不足,语文知识点、能力点淡化。

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研究太粗放,缺少整体统筹,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好中小学语文衔接连贯的问题。

首先,要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有整体的了解。建议大家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这是备好课的前提,然后再寻找备课的内容与目标。

其次,要罗列一下到底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技能?这些语文素养的“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要点,“干货”)分布在各个单元、在每一课。要有梯度,由浅入深,螺旋式提升。

最后,要仔细揣摩教材编选的意图,包括为什么设定一个单元,单元主题是什么,选文如何搭配,每篇课文主要教什么(特别注意看思考与练习题的指向)。

二、依赖性太强,实践性太差

现在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经验、案例非常多,也很容易得到,但对一线老师来说,还是资源匮乏。或者说,是那种科学性、系统性,适合教学参考的资源匮乏。

教师用书也只能做参考,不能作为备课的主要依据和资源,备课不能直奔教材,应该细读作品,自己进入作品的世界,让你的学生感动和喜欢,应当对教材的课文和练习做必要的调整和组合。比如,必修5的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山神庙们后林冲听到的那段话,有九个地方没有写出说话的人是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出来啊,通过什么分析呢?人物的性格特点嘛。差拨、富安、陆谦三个人的身份、地位、工作、教育背景等方面的综合运用的典范啊。这三个人能分析出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应该就掌握了吧。

三、理论性太强,方法性太差

要求学生学点语法修辞,掌握一些语文知识,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为了学习时间上更“经济”,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学会听说读写。和传统语文教学相比,现在语文教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研读文本太少,分析阐发太多。

比如,必修1的第一单元诗歌,3篇课文,《沁园春·长沙》属略读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长且较平易,可指导学生自读;《雨巷》和《再别康桥》长短适合讲读,可以反复诵读,采用多种诵读方法,如学生自读、齐读、朗读比赛、教师范读、视频诵读感悟等,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逐渐体会《雨巷》的含蓄和《再别康桥》的柔美,应该比教师的支离破碎的讲解效果更好,更容易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毕竟现代新诗语言还是平易的,这也应该是教材编写者安排第一课的《沁园春·长沙》的一个原因吧,在单元总论中也明确提出了“可以与新诗进行比较”的建议。

当然,可以比较的方面有很多。比如意象吧,就可以把《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的意象进行比较,一个豪放——“万山”“漫江”“百舸”等,一个婉约——“金柳”“青荇”“柔波”等。

四、程序性太强,精细性太差

现在备课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七八个程序,这有点死板。老是这一套,课会讲得很琐碎、很技术化,破坏阅读的总体感觉,破坏语文课应有的熏陶的氛围。

不要把一节课划分很多很细,也不一定老是一种程序与套路。文体、内容有差异,可以设计不同的程序。程序可以少一些,主要就是围绕“读”来进行。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应该来自文本本身,来自文本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本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本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有别于一般的阅读,它受教学目标的制约,是一种“不完全自由阅读”。要始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课文的“基本理解”,既放开,又收拢,最终落实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上来。

五、信息化太强,实用性太差

多媒体的运用必须适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甚至成了我们的负担。

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图画性赋予字形本身一定意义。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如今有了电脑和投影仪,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很不科学的。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够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但过分依赖多媒体,则可能会破坏文本中的“悟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第四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解决办法存在问题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辐射记录审核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简述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