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及其利用探讨的思考

2016-05-13 14:08顾芙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插图课本初中

顾芙蓉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插图是很重要的教学工具,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就以苏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的插图运用为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插图 初中 课本

一、语文教材插图的作用

在长期的语文教育中,学者发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插图具有视觉冲击力,通过插图能够使学生对文中多一些感性认知,帮助学生提升理解力。同时,插图还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激发阅读兴趣

由于插图比较形象,因此学生更喜欢带有插图的课文,这样较为直接的视觉冲击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2.更好的阅读课文

很多学者认为,具有插图的课文比不具有插图的课文更能被学生所理解。由于插图具有较好的视觉性,能够很巧妙的让学生一眼记住插图中的东西,并将此理解代入到课文内容中,并形成反复的思维理解。这比用纯文字来诠释文中内容更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同时,由于插图较为鲜明的直观性,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激发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阅读文中的语意环境,形成一种较好的代入感。因此可以说,图文程度越高,对方便学生理解。

3.能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由于插图比纯文字带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因此对于人脑的冲击更大,这些信息也更容易被大脑所识别,因此学生往往对带有插图的课文记忆程度更加深刻,而对于纯文字的课文则完全靠知识的积累,记忆程度相对较难。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苏教版初中课文的插图绘制相当精美,选用的插图也较为科学。这些生动的插图是画家根据对文中的理解进行绘制的,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很多学生往往对这些插图爱不释手,例如曾经风靡全国的“杜甫很忙”的插图就是如此。

5.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

很多课文中的插图功能不仅是便于学生记忆,由于绘制精美,惟妙惟肖,因此对于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些课文中的插图有的是描述祖国山水、有得是历史人物的画像,有的则是古代精美的字画,这些优美的插图能够引发学生追本溯源,去研究插图里面更深层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苏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的运用

1.巧妙使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

在苏教版课本中,有很多插图配图的功能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内容。哪怕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对插图的理解和对文中内容的结合,就能独自完成对正篇课文的大致内容理解。可以说,结合插图和文字的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大有帮助。例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进中举》、以及《我的老师》等这些插图的作用,就是将文中的主要内容浓缩到一张图片中,这样学生仅仅通过对插图的理解和认识,就能大致看到整篇课文中要阐明的思想。

2.巧妙使用插图,训练学生片段描写

在苏教版教材中,片段作文是写作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生篇”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文章的构成是由多个不同有机的局部组成,而片段作文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能力。如果没有片段训练,那么学生的作文内容就会平淡无奇,阅读性较差。所以良好的插图就是训练学生进行片段作文很好的素材,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根据插图进行不同的片段训练。比如课文《故乡》,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插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写闰土之前的生活境遇,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利用插图,巧妙的介绍作家

很多学生了解文中作者如果仅仅是看剪短的作者简介,是很难记住作者的大致资料的,这对于了解作者的信息是很不利的。那么为了能改变这一状况,就可以有效利用插图介绍作家的生平。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和作者有关的插图,因此教师就可以介绍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者的生平趣事,从而引发学生对于作者的钻研兴趣,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作者的容貌,来感悟作者的思想和人格,或者是通过插图,让学生搜集和作者生活环境相关的资料。例如在七年级的课文《社戏》中,这是一篇鲁迅的作品,插图就配有鲁迅的照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鲁迅的外贸特征,例如头发、胡子和眉毛。并通过观察作者这些外貌特征来判断作者的性格,从而提升学生对作者以及作品的兴趣。

4.使用插图导入新课程

对于语文课来说,导入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创造一种适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课文插图进行环境导入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触景生情,又能因势利导。比如在学习《雨中登泰山》、《沙漠里的奇异现象》,就可以通过由“读”图导入新课。让学生“看倒”泰山的恢弘气势和沙漠中的奇观景象能。再比如学习《三峡》,由于这是一篇古文,学生兴趣不强,这是就用到插图《西陵峡》,并让学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当学生看到插图中的震撼三峡壮观时,就会对三峡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就很容易带领学生去探索课文。

【参考文献】

[1] 曾天山. 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12(3).

[2] 宋凤宁、宋歌. 插图与阅读理解[J]. 四川心理科学,2011(2).

[3] 金宏炜. 文学插图的审美价值[J]. 文艺争鸣,2013(2).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芦浦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插图课本初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图文相辅共筑生态课堂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