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如何把控容易失分的“疏忽点”

2016-05-13 14:10郝云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郝云瑞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容易失分的“疏忽点”的总结和把控,最大限度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终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把控 疏忽点

调查学生历次考试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暴露在答题中暴露出“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答题中常见的情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容易失分的“疏忽点”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不够、解题过程中思维过于发散、答题马虎等等。高中面临着升学考试,把控学生容易失分的“疏忽点”,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一、关注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学习质量,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出现一些“疏忽点”,而且这些“疏忽点”都是可控的,这些“疏忽点”的存在会对学生学习水平形成不利影响。所以,在高中关键时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让学生可以准确解决那些难度不大、容易失分的数学题,最大限度避免疏忽问题的出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现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全等三角形”为例,在复习监测阶段,教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题上出现了空题现象。原题为“在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证明AB=AC”,由于部分学生对证明三角形全等条件掌握程度不深,在这道题上出现了失分现象。在测验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再次熟记相关教学内容知识,然后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题。由于对教学内容真正理解,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DE⊥AB,DF⊥AC,∴△BED≌△CFD,所以BE=CF,连接AD,∵DE⊥AB,DF⊥AC,DE=CF,∴△AED≌△AFD,∴AE=AF,∵AE+BE=AB,AF+CF=AC,∴AB=AC”。通过反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正确解答出数学题。

由此可见,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掌握不深,就容易出现不易出错的问题出错,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避免这些容易疏忽的问题出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主干教学内容的重视,反复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对这些重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正确解答数学问题。

二、淡化解题技巧,确保“一题多解”适度

很多教师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喜欢探索多种解法,而在探索多种解答中,不断无法加深对简单解答方法的掌握,也容易出现失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严格把控这些容易出现的“疏忽点”,避免这些疏忽问题的出现对学生数学质量形成不利影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淡化解题技巧的意识,确保“一题多解”适度,加深学生对基础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现以“倒数及其应用”为例,在单元测验中有一题为“x,y>0,2x+y+6= xy,求xy最小值”,这是比较基础的一个题目,但仍然有学生在这个题中出现了错误。大部分学生使用的解答方法为“因为2x+y+6=xy所以2/y+1/x=1-6/xy而2/y+1/x≥2√(2/xy)即1-6/xy≥2√(2/xy)解得xy≥18;00矛盾所以xy≥18即xy的最小值为18”,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非换元法,在解答过程中出现了多个根号,对于根号计算中出现了错误,以至于出现了“会而不对”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解题过程中过于追求多种解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解题时间,也容易出现错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疏忽点”进行控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题技巧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保证解题效率和正确率的同时,再追求多种解法,而掌握基本解法是最重要的。

三、细致作风,规范答题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为答题不规范而扣分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可避免的,也是最可惜的丢分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疏忽点”进行控制,就需要对这些由于解题不细致、答题马虎的问题进行严格把控,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足够的重视,避免这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出现,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供充分的保障。

再以“全等三角形”为例,学生出错题目为“在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证明AB=AC”,学生的解答过程是正确的,但是在解题中没有写“证明”二字,在推理过程写完之后,也没有写最终结论“AB= AC”,由于这两处错误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这个简单的数学题中出现了丢分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给予了学生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将学生这道题的分数完全扣完,且要求学生在将这道题抄写20遍,通过惩罚使得学生认识到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这是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决定的,难以迅速调整,而对于一些可以避免的疏忽问题,必须进行严格把控。

【参考文献】

[1] 夏玉钦.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J]. 课程·教材·教法,2009 (12).

[2] 王光明、刁颖. 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9 (05).

[3] 邓友祥. 数学活动的特质与有效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9 (08).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我们爱数学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