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6-05-14 18:17邢琳琳高培新
学理论·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滨州产业航空

邢琳琳 高培新

摘 要:结合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即重视航空人才培养,提升航空软实力;全力建设机场,开展航线运输业务;扩大飞机组装业务,由钻石飞机系列拓展到大飞机系列;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投入,推动航空教育产业全面发展;建设航校,使航空人才培养链条更完善;以航空科研项目为引导,通过科研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建设FBO固定运营基地,将航空辅助产业做大做强,以期完善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链条,进而推动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航空;产业;滨州

中图分类号:F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111-02

随着低空空域的不断开放,我国航空产业迅猛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国内许多城市将航空产业作为主导与支柱产业,在此大背景下,滨州市也掀起了航空产业发展的热潮,在过去几年里,滨州市的航空产业基础设施与发展理念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也取得了航空产业发展的新高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滨州市航空支柱产业解读

1.滨州学院飞行学院。作为滨州市航空人才培养专业院校,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对促进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核心作用,其与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航空公司签署了订单式联合办学协议,并与美国UND航校等数十家国外航校保持良好合作,截至目前已培养航空人才1 500余人。该学院不仅填补了山东省本科民用航空类专业的空白,也成功地创出了一条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飞行员培养之路,也为滨州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与人力保障。

2.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坐落于滨州市大高镇,该公司属于中外合资企业,其以民用轻型飞机为主要生产对象。该公司组装生产的钻石DA40飞机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销往国内外众多航空企业与航空公司。该公司响应了滨州市发展滨州航空产业的号召,结束了滨州市乃至山东省无飞机制造业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国通用航空2-4座固定翼飞行器制造的空白,有效地促进了滨州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滨州在航空业界的声誉。

3.九天国际飞行学院滨州分校。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滨州分校是滨州市重要的飞行训练学校,其以“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学设施设备选择上均与国际水准接轨,与国内航空公司人才需求保持无缝对接,在运营过程中,该航校不仅刺激了滨州航空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滨州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弥补了滨州在飞行训练环节的空缺,完善了滨州市航空人才培养链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1.普及航空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加深青少年航空意识培养。航空产业的发展可掀起航空知识学习热潮,极大地满足人们对航空知识的好奇心[2]。同时能培养航空爱好者的热情与兴趣,推动先进航空产业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帮助滨州市航空学员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及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的航空人员私商仪执照理论考试与民航飞行人员英语等级考试,从而营造航空知识学习氛围。在航空知识普及的同时,推动滨州市航空经济及航空文

摘 要:结合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即重视航空人才培养,提升航空软实力;全力建设机场,开展航线运输业务;扩大飞机组装业务,由钻石飞机系列拓展到大飞机系列;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投入,推动航空教育产业全面发展;建设航校,使航空人才培养链条更完善;以航空科研项目为引导,通过科研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建设FBO固定运营基地,将航空辅助产业做大做强,以期完善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链条,进而推动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航空;产业;滨州

中图分类号:F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111-02

业的了解,为今后投身民航产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将民航和通航进一步融合,使得航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航空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民航事业发展,也可以带动通航的快速发展[3]。民航与通航的融合可以推动滨州市航空产业链的健康有效发展,使航空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因此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发展可加快航空运输业、维修业、建筑业及部件制造业的有序发展,相关航空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也可为航空产业的健全发展提供全面的产业支持。航空产业发展无疑会扩大其与相关航空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产业辐射,滨州市航空产业链条会更加健全。

3.有助于航空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更需要规范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服务,而做好这一切的关键在于高精尖管理人才的培养。滨州市航空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促成航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吸引更多航空专业人才,也可推动滨州市人才培养的力度,实现以科技促发展。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使国外人员加深对山东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认知,进而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投资融资的方式,国外相关航空产业组织及机构将不断加大与滨州的合作力度,有效推动滨州市产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三、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的策略

1.重视航空人才培养,提升航空软实力。航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对于刚刚起步的滨州航空产业,人才是使其快速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滨州市要着力建设航空学校或航空培训机构,滨州学院飞行学院与九天国际飞行学院滨州分校已经在航空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典范,今后滨州市要扩大生源,吸收更多的航空人才,同时建立完善的航空人才培养与就业体制,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航空人才的主动性。在人才自主培养的同时,应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及航空教员到滨州进行培训指导,并借鉴其先进的航空技术,提升滨州市航空技术产品研发的软实力。

2.全力建设机场,开展航线运输业务。机场建设是航空产业的基础,也是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是否拥有符合标准的机场是衡量一个城市能否开展航空运输业务的前提与先决条件,这直接关系着滨州市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城市,因此滨州要在航空产业方面取得突破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来全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机场。同时,机场航线运输业务所带来的收益不容小觑,如果大高机场得以扩大并开展航线运输业务,滨州市的航空产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场建设与航线运输业务相辅相成,滨州市应争取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航空产业发展的难题,加快滨州经济转型,实现滨州市航空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扩大飞机组装业务,由钻石飞机系列拓展到大飞机系列。目前滨州市的飞机制造业主要依赖钻石系列飞机,要全面推动滨州航空产业发展,必须想办法实现滨州飞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接触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吸引他们投资建厂,并将大飞机的组装业务过渡到滨州。另外,在国内争取将滨州作为国产大飞机的试验与组装基地,在观摩、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航空制造业整体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有利于航空制造业从钻石系列转型到大飞机系列。飞机组装业务的开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及科技部门的有力支撑,招商部门应发挥其职业优势,争取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引入更多的投资商。

4.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投入,推动航空教育产业全面发展。航空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航空人才,而航空人才培育则主要依赖航空教育[5]。伴随着滨州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其相关产业也已从无到有发展起来,面对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航空类人才至关重要,因此滨州市的航空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使航空走进滨州市人民的生活,通过耳濡目染,使更多的人融入航空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弥补人才市场上的空缺,同时,相关航空单位及院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建设滨州市航空人才培养基地,并持续不断地向民航市场提供优质航空人才。

5.建设航校,使航空人才培养链条更完善。目前,滨州市航空理论教学已经迈上了新台阶,在各类航空专业课程讲授方面已经相对健全,飞行原理、航空气象、领航技术、航图、发动机原理及空中交通管制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也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飞行训练环节相对薄弱,因此滨州市应加大航校的建设力度,大力建设具有发展特色的航校,解决飞行人才的培养源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难题,做到飞行员、空管人员、机务维修人员及机场服务人员培养的系统化、正规化及现代化,使滨州拥有完善的航空培养链条,为航空产业建设输入新鲜血液与航空后备力量,从根源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6.以航空科研项目为引导,通过科研带动航空产业发展。航空产业属于高端产业,航空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航空产业的发展走向。目前滨州市航空产业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航空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滨州市各航空机构、航空院校、航空企业及航空科研单位都应将航空科研提上新的日程,积极争取各类航空科研项目,并以科研项目为引导,积极推动航空产业的科技研发工作,只有自主科研才能实现航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真正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在积极争取航空科研项目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将高端航空科技引入航空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来,实现航空科技与航空产业的有机融合。

7.建设FBO固定运营基地,将航空辅助产业做大做强。建设FBO固定运营基地,是完善航空产业链的重要一步,FBO固定运营基地建成后,不仅能为航校及航空单位提供良好的辅助装备,而且可以扩大滨州市与其他邻近省市航空部门的合作。FBO运营基地的建成能为邻近省市飞机提供航空维修、加油及航空指导服务,同时可以作为相关机场的转场训练基地。其他省市航空产业的引入可为滨州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可以作为后期机场建设的流动资金。与此同时,FBO固定运营基地的建成可以加强与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而增强滨州市的影响力,为接下来航空产业的深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目前,滨州市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对中国航空产业发展也做出了一定贡献。今后,滨州市应抓住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契机,把握市场动态,适应多变的商业需求,在航空产业方面寻求更大突破,真正落实好滨州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高速发展,进而拉动滨州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前名.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启示[J].望,2015(40):30-31.

[2]杨胜军.“十三五”民航产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5(12):27-30.

[3]胡象明.加快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5(12):94-96.

[4]陈万强.融入航空产业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6.

[5]冯良清,黄大莉,李文川.服务型制造视角下的航空装备产业全面协同创新模式[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6-53.

猜你喜欢
滨州产业航空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A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on Problems of Chinese Domestic Style Au Pair
滨州—青岛地磁剖面地下磁性结构分析
二哥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