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整合让生物课堂精彩卓绝オ

2016-05-14 23:52周学力�オ�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因型课外生物

周学力�オ�

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中,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与老师缺乏互动.现在我们越来越追求教学模式的改变,追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对课堂进行改革,将多种元素运用到课堂中,学习方式多样化.只有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添加更多精彩的吸引人的内容,才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笔者多年来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分享一下如何将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让生物课堂精彩卓绝.见识浅陋,敬请诸位指教.

一、亲自动手,体验实验

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有很多实验需要我们理解并牢记其现象与本质.实验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吸引学生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能够很好地将实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来操作,不仅会为一节精彩的生物课锦上添花,更是可以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只要课下及时复习,便能牢记该知识点.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组实验让我印象深刻.一个班的学生被平均分成两组,这两组学生的整体水平大致相同,没有太大的差距.在讲授“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验”这个问题时,第一组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授课,前十分钟自由看书,中间二十分钟由我来进行知识的讲授,后十分钟进行本堂课的课堂测验;第二组学生在实验室授课,前十分钟与第一组学生一样自由看书,中间十分钟同样由我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接下来的十分钟每个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亲自来操作并观察这三个显色实验,最后十分钟进行本堂课的课堂测验.课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整理出来并进行对比,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对比图如下.

由上述表格可知,第二组学生对此知识点记忆的准确度更高,第一组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混淆程度也更明显.

[HJ]

利用课外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升生物教学课堂有效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这也需要生物老师精心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并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需要动手实践的课题,应该给学生充分创造可以动手实践的机会,将实践融入到传统教学中,这样才能为我们繁琐的教学锦上添花.

二、翻转课堂 自主探究

在“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下,教育绝对不只是一种单向的提供知识的行为,更应该是一种发掘学生自身潜能的方式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弃原有的权威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自由,将自主探究融入到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完成教学目标.举个例子,在遗传部分讲解完之后,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特殊的习题课.

以这道经典的题目为例:

某植物叶片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叶片颜色的表现型有三种:基因型为aaB[CD#1]的植株表现为黄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为淡绿叶,剩余全部表现为绿色.

(1)表现型为绿色的基因型有[CD#3]种,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的植株的基因型为[CD#3].

(2)绿色叶和黄色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2绿叶∶[KG-*2]1黄叶∶[KG-*2]1淡绿叶,问杂交的两亲本的基因型为[CD#3].

这道题目对于刚学完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些难度的.做这道题的效果因每个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一样而不同.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们预留了一部分时间来自己思考,自己寻找解这道题目的方法,15分钟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可以取长补短,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和解题套路.通过讨论可以找出自己解不出这道题目的原因是什么.讨论结束之后,便引导学生在组内总结经验,最后,在课堂上让各组进行陈述,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课程结束后,很多同学表示这样上课比传统的上课模式要累一些,但是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一些,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课堂讨论.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老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获取知识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通过将自主探究融入到课堂中,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三、链接课外,知行合一

生物学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学习维度广阔的特点,尤其是在和现代接轨的知识教学环节,学生的视野应该超越课本和课堂的范围,在更多的新兴领域广泛涉猎.日常教学中应该融入更多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重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发散性思维,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扩展课堂空间,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化,使课上所学与现实接轨,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

例如讲述克隆这个知识点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段多莉羊的视频,里面有克隆前的准备,克隆过程,克隆后多莉羊的体态特征等内容.讲述细胞融合知识点时,播放了一段关于试管婴儿科普的视频,清晰地将试管婴儿的研究及投入使用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令学生们感受到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不禁大为惊叹.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空间的搭建,把课外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们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来理解我们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既扩展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三点,就是笔者自己在多年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物课程的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将课堂多元化,才能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高中教育是学生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教学阶段,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基因型课外生物
成熟度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基因型观赏向日葵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浅谈分枝法在解决遗传学题目中的应用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从一道高考题看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的快速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