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路过江津留诗话

2016-05-14 16:39庞国翔
红岩春秋 2016年7期
关键词:范成大江津行者

庞国翔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委副主任、区作协主席。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人,宋朝著名诗人,官至资政殿大学士,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在诗学上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新乐府现实主义精神,终自成一家。

淳熙元年(1175年)10月,范成大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川制置使系川峡四路统兵大员,四川地区各都统制所率领的屯驻大军以及其他正规军均受其节制。范成大曾感叹:“成都以名都乐国闻天下,予幸得至焉。”他在《谢表》中说:“去国八千里,恨青天蜀道之难;提封六十州,岂白面书生之事!”其友人祝贺他“有节制全蜀之命”,称“此行甚宠”。宋孝宗在信任之余,一再告诫他:“蜀为西南屏蔽,兵民庶务,尤当平允。”并要求他:“早见成效,以副朕倚注之意”“并蠲民瘼”“加惠彼民”等。

范成大治蜀,不过两年而已。然而在短短两年之内,范成大政绩有声。陆游在《范待制诗集序》中称:“及公之至也,定规模、信命令、弛利惠农、选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杨甲在《縻枣堰记》中则说:“吴郡范公,以鈇钺镇蜀,仁行如春,威行如秋,休养生息,人用以宁。”

由于范成大体弱多病,又年届半百,加上劳累过度,病越沉重。在淳熙四年正月,他大病一场,只得请求去职。辞呈当即得到宋孝宗恩准。同年5月,病稍愈,即准备离川东归苏州,但他仍念念不忘巴蜀,“上便民十五事”。宋孝宗赞扬道:“范已病,尚为国远虑。”

范成大离开成都时,自发送行者人数之多、送行距离之远,实属罕见。周必大《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记载,淳熙四年5月,范成大“疾愈而行,送客数百里不忍别。后公谢病吴门,往来者伺候谒舍,或经月,必一见乃去,其得士心如此”。送行者大都从成都远送到青神中巌寺,“至慈姥巌(中巌寺后山)前徘徊,皆不忍分袂”。他们“即席作诗,不觉日暮,遂皆不成行”。直到次日清晨,才依依惜别。范成大与其好友兼下属陆游分别时,“至挥泪失声”,写下了“泪落中巌水不流”的诗句。范季申、郭中行等6位送行者与范成大同游峨眉山后,在嘉州作别。这些送行者中,许多都是巴蜀名士。

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自古以来就是长江要津,是个大码头,又是长江最为弯曲的江段之一,城岸多有人文景观。从合江离开后,范成大本想船到江津时停舟系橹上岸,看看当地景致。但是,由于他连日的迎来送往和车马劳顿,身体疲惫,使其在船上酣然入梦。船由合江县进入江津之时,同行书僮等也没有叫醒他。

船里,熟睡中的范成大恍然梦到江宽浪急,河滩飞沙,江天月牙

高挂,两岸竹影摇曳。这不正是江津县的江景吗?他突然醒来,马上问随行。随行说:“大人正在酣睡之中,不敢叫醒。现在船已过江津县城,达城南大沙坝,直逼近渔洞溪了。”范成大后悔莫及,慢慢起床,再度回忆梦中的情景,挥笔写下《过江津县睡熟不暇梢船》——

西风扶橹似乘槎,

水阔滩沉浪不花。

梦里竹间喧急雪,

觉来船底滚鸣沙。

这首诗,赞美了江津长江两岸风摇修竹的和谐夜景和月光下江宽水急、沙滩滚鸣的特色景观,虽由梦幻之境写成,但实属一副绝美的江风夜景之图。后来该诗成为范成大辑录的《出蜀诗》之一。

船过江津之后,就进入恭州(重庆),再下涪州(涪陵)、忠州、丰都、万州、夔州等州县,进入湖北秭归。顺流而下,范成大终于回到苏州。

猜你喜欢
范成大江津行者
最美逆行者
逆行者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你是游客还是行者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