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

2016-05-14 11:40刘丽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7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实施策略规划

刘丽薇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的提升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众多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道路交通难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道路交通供给与需求失衡,且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所造成的。因此,着力改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实现系统的更新改造是缓解城市交通困境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改造的原理与措施。所得结论为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城市交通现代化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路交通;规划;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普遍处于全面紧张运行的状态。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致使市中心早晚高峰期路网的平均负荷己经上升至95%,且依靠限行、调流等强制手段已难以解决相当一部分路口和路段所出现的严重堵塞,市区内机动车平均车速普遍较低,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已日趋突出。此外,长期以来,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设施和道路系统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城市交通的直接原因之一。例如:城市道路系统设施面积不足,社会公共停车面积严重短缺,造成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做到按位停放,导致本已的有限道路空间资源被侵占;人行道被占用作为停车场或被路边摊贩摆放货物、私搭乱建,造成人车混行严重,影响了城市行车效率和交通安全。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的环境、生活质量、居住条件、出行要求及空间景观等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不仅应是人居中心、文化中心、还应涵盖知识和技术创新中心和环境治理重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城市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核心和主体,因此,合理优化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原则与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的道路系统更新改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和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若城市道路等级构成不合理,各级的空间位置关系不恰当,或与土地开发的关系不协调,都会减弱道路分级的效果。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界定道路系统中的道路等级,将城市中的道路按照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等级来划分,实现不同等级道路的各尽其职。根据道路的功能和性质来确定沿线土地使用及建筑物的属性,土地使用和各种性质建筑物的安排必须和沿线道路的性质相呼应。这样各级道路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方便于民众。

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载体,将总量增加与路网结构调整相统一,对缓解城市内部交通阻塞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道路建设投资的合理取向与科学选择,可以使相关路网有效容量得以增加,且应变能力有所增强,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形成优化合理道路网络后,既可为机动车提供更多的选择路径,减少车流的迂回量和相应的通行能力损失,又能使过度集中的车流向外围疏解,适当减轻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通过重要街区的支路建设,可以大大减轻交通流高密度区内主干路、次干路的负荷强度,同时还能为易发生交通拥挤阻塞的街区提供多个分流疏解通道,从而能够适当增强相关路网的应变能力,减少交通阻塞的发生。

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道路交通规划发展的需要,我国以政府管理为主体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将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变,具体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领域将逐步放开,交通规划设计总体方案的公开招投标将进一步发展;其次,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方案形成与实施还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引入城市经营的全新建设理念,在城市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规划的功能,以市场经济的思路解决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实施的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法制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入,从而确保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从根本上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管理水平。主管责任单位应增强执法力度,从严惩处各种违规用地与侵占项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全社会公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既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一大改进,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

结语

本文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今城市交通现状的特点及成因,并着重阐述了道路交通規划的一般性原则、改进策略以及发展趋势。为改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并强调了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交通规划过程中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东.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诌议[J].大科技,2013(07).

[2]段小梅,张怡伟.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与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04):25-27.

[3]戴权,王芳,倪安宁.认知过程中交通标志视认有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2).

[4]曹鹏、吴文静.基于信息度量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09).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实施策略规划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