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诊治蛇串疮

2016-05-14 14:34周冬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7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水疱

周冬梅

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身体一侧成群水疱、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

中医古籍对本病早有记载。历代医家对此病阐述较多,因症状及部位不同,病名亦有所异,如“火腰带毒”“缠腰火丹”“甑带疮”“火带疮”“白蛇疮”“蛇丹”等。古代医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风、毒、湿、热为主,这与今天的认识比较接近。所提出的方剂直到现在,仍在应用。中医诊治蛇串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效果较好。本文主要从辨证论治、中医外治的角度谈谈蛇串疮的诊治经验。并对蛇串疮比较棘手的后遗神经痛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诊断要点:典型表现不难诊断,应注意特殊表现

本病诊断不难,主要根据病史及皮损特点、伴随症状等进行诊断。

典型表现 急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典型损害为群集的水疱,初起可为炎性红斑,其上为簇集的丘疹、丘疱疹。损害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自觉疼痛,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严重者可伴有高热、肺炎、脑炎、附近淋巴结肿大。病程一般2~3周。

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 当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时,可引起角膜炎或全眼球炎。

耳带状疱疹 若膝状神经节受累,可产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少数患者神经痛持续>1个月,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神经节,累及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辨证分型:根据皮损特点及自觉症状根据皮损辨证

皮损颜色 色鲜红者热重于湿,皮损色淡红者湿重于热。

皮损形态 伴水疱紧张者热重,水疱松弛者湿重。

皮损部位 上部与心肝有关,中部与肝脾有关,下部与肝肾有关。

根据自觉症状辨证

疼痛 疼痛持续,拒按,属后遗神经痛之实证,气滞血瘀证;疼痛时重,喜按,为后遗神经痛之虚证,湿热虽去,但气阴两伤.气虚血滞疼痛明显,只见红斑,不起水疱,或根本不发生皮疹。为心肝火热证。

伴随症状 口苦、咽干、心烦属热;伴纳呆、腹胀者属湿;伴少气懒言、乏力者属虚。

辨证分型要点

肝胆湿热证 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簿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脾虚湿蕴证 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轻,口不渴,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时溏;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气滞血瘀证 患部皮损大部分消退,或有血痂、红斑色暗,疼痛不止或隐痛绵绵;伴心烦,夜寐不宁,或咳嗽动则加重;舌质暗紫.苔白,脉细涩

常见证型的治法用药

肝经郁热证

治法 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大青叶15g,连翘10g,生甘草1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10g等。

加减 发于头面者可加菊花10g;发于上肢者可加片姜黄6g;发于胸部并可加瓜蒌20g;发于腹部者可加陈皮、厚朴各10g;发于下腹部可加川?子10g;发于下肢者可加牛膝10g;水疱呈血性者可加丹皮、茅根各15g;继发感染者可加金银花10g,蒲公英15g;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大黄3g;年老体虚者可加黄芪15g。

脾虚湿蕴证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 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0g,板蓝根15g,元胡10g,车前子10g,泽泻10g,生甘草10g等。

加减 皮损继发感染者可加蒲公英15g,连翘10g。

气滞血瘀证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解余毒。

方药 活血散瘀汤加减。鸡血藤15g,鬼箭羽15g,红花10g,桃仁10g,元胡10g,川楝子9g,木香10g,陈皮10g,全丝瓜10g,双花藤15g等。

加减 体实者加川大黄破瘀,年老体弱者加黄芪、党参以扶助正气。

注重中医外治法

常用外治法 本病除辨证内服中药外,外治方法亦非常重要,需根据皮损特点选取相应的外用药物及剂型。①水疱、大疱:给予抽吸疱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②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中药煎水湿敷,外用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直接外涂,或以中药油调敷,或外用湿润烧伤膏。③干燥皮损:外用中药油或湿润烧伤膏。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治疗本病常用的方法,根据病程、临床表现不同,选择适当的穴位及手法,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神经痛。

刺络拔罐 发病初期,用三棱针在阿是穴或龙头、龙尾点刺放血,当即用玻璃火罐采用闪火法将其置于皮疹处,隔日1次,连续治疗3~5次。

循经取穴 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及后遗神经痛。常规消毒后,在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经络取穴针刺,针刺入后留针0.5小时,1次/d。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可选取疱疹分布区循行经络上的穴位,或患者的疼痛部位。配穴:肝经郁火:行间、大敦、阳陵泉;脾虚湿热:血海、隐白、内庭。

火针疗法 局部酒精常规消毒,将中粗火针烧红烧透后,速刺法,点刺疱疹的头、中、尾部。不留针,深度2~3分,或可加入火罐以去除瘀血。较大水疱可用火针点破,使液体流出。再以干棉球擦拭。每周2~3次,5次为1个疗程。或取肺俞、肝俞、胆俞、脾俞,或局部取穴。早期应用“以热引热”,驱邪外出,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后期使用温通经络,止痛。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 适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患者,证候属于肝经郁热证;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h.疱疹及疼痛发生在颈项、躯干及四肢者。采用元利针与脊柱呈现150°角向下平刺刺入至阳穴,而后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至针柄处止,再用橡皮膏固定针柄以防滑出。

走罐 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穴位注射 取穴:基本穴位为曲池、足三里、肺俞、肝俞、脾俞、阳陵泉、太冲等。配穴根据受损神经分布加背俞穴或华佗夹脊穴。注射药物:丹参注射液、苦参素、当归注射液等。

灸法 用点燃的艾条在疼痛周围皮肤或附近的穴位行温和灸,1次/d。可温经通络,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恢复。

敷脐疗法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丸、散、膏、丹、糊等剂型,将其贴敷于脐中,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或配合适当的灸疗,或热熨,使药物通过对脐部(神阙穴)局部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透入,经络传导,激发经脉之气,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运行,起到治疗作用。

鲜药疗法 鲜药疗法是较为特色的治疗,适合基层使用。①鲜药:鲜芦荟、鲜马齿苋、鲜豆芽。②药粉:化毒散、如意金黄散、犀黄散、牛黄散。③用法:鲜药蘸药粉戳药或鲜药捣烂混合药粉外敷。

后遗神经痛治疗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治疗的难点,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更易出现后遗神经痛。因此对于老年体弱患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早期及时综合疗法,以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辨证论治 临床需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证施治。大致分为热、湿、瘀论治,早期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后期以活血理气为主。但热、湿、瘀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清晰界限,往往兼夹出现。如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很多患者在本病早期已出现疼痛,说明瘀滞在早期已经出现,如果只一味地使用清热解毒等苦寒药物,容易造成气血凝滞,加重疼痛。所以使用活血理气药物的时机要特别注意。后期活血理气要注意辨明虚实,体实者可以活血破瘀,体虚者要兼顾正气,使用的活血药物不要过于峻烈,以免克伐太过,损伤元气。年老体虚者注意益气滋阴,但扶正同时,注意清解余毒,以免留邪。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不定,治疗时可根据部位选用不同的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病所。

外用药剂型正确 外用药物除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外,剂型对于疗效起到关键作用。本病的皮损可出现较多形态,所以选择正确的外用药剂型非常关键。

多种疗法有机配合 中医治疗本病疗效卓著,方法灵活,各种疗法要有机配合,掌握时机,正确选择,方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病情。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水疱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
详解猪水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