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解读

2016-05-14 20:11王芬菊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主体意识

王芬菊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以往小说写作长并没有女性涉足,而在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用自己的文笔著就了《傲慢与偏见》,成为了女性写作的代表。这部小说从全新视角出发,解读了女性写作立场,向世人展示了女性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剖析了导致不同命运产生的原因,作者从女性角度写作,开创了写作新篇章。有必要分析与解读《傲慢与偏见》中所体现的女性写作立场,感悟其中所体现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性写作;主体意识

在《傲慢与偏见》小说出现以前,小说所表现的都是从男性角度写作,几乎没有从女性角度或女性立场写作的小说,女性在这样的小说中不是以“天使”形象就是“魔鬼”形象出现,而《傲慢与偏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实,小说写作也开始了从女性写作的新局面。

一、从形象分析女性写作立场

《傲慢与偏见》主要描绘的是女性的爱情与婚姻,要了解小说中的从女性写作立场,就要先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角是伊丽莎白·班纳特,尽管她的才貌并不出众,但其性情却很独特,也正是她的这种性格让她成为了父亲最喜爱的孩子,且获得了傲慢的达西的青睐。伊丽莎白这一人物,不仅机智果敢,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还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可以看穿人性的善恶。尽管伊麗莎白的家境并不好,然而,她却是一个勇于向世俗挑战的女性,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机智应对,这一女性形象是以往小说著作中不曾出现的。同时,在《傲慢与偏见》中,还有一位女性具有这样的特点——夏绿蒂·卢卡斯,她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她的家境与伊丽莎白很相似,她的父亲十分看重金钱,在夏绿蒂出嫁时也没有很好的嫁妆,但她却很有主见,人也很聪慧,能够看得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懂得用自己的财富创造美好生活,在感情上也很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此外,吉英·班纳特也是小说主要描绘的人物之一,尽管她很漂亮、出色,但对于爱情却很被动,不敢反抗,更不会主动抓住爱情。

二、从人物塑造分析女性写作立场

在人物塑造上也可以看出简·奥斯汀的女性写作立场,以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为例,她是一个十分聪颖的女性,尽管她没有接受过贵族教育,但这并不影响她有一颗好学上进的女性,通过读书,她懂得了什么是尊严。同时,伊丽莎白又是一个极具独立性、思想也很丰富的女性,也正是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让她在对待爱情与婚姻上并没有顺从与隐忍,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爱情,她会拒绝,这是当时女性很少具有的性格,由此可见,伊丽莎白对待爱情与婚姻的做法已经呈现向当时婚姻观挑战的迹象,作者也借伊丽莎白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婚姻爱情的不满,从女性立场出发,表达了女性内心的渴望。此外,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就是对当时社会的挑战,虽然传统礼教十分盛行,但伊丽莎白却并为受到这种传统礼教的影响,她敢说敢做,面对强敌也从不畏惧,且会主动反击,典型代表片段就是面对凯瑟琳夫人的问责时,伊丽莎白很好的回击了她,可见伊丽莎白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三、从写作风格分析女性写作立场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其写作风格主要是以女性角度叙事,不仅将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还从文学角度塑造了独立女性意识,尤其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应用,更是创新了叙事方式,同时也应用表述内心活动的手法,逐渐引入具体的故事情节,并借伊丽莎白之手表述现实世界。在写作上,作者还将间接引语应用进来,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的走进了作者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曾在现实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在应用间接引语的过程中,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主人公表现出来,这样也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心灵距离,读者也会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小说中,作者主要塑造了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贯穿于整个事件,利用主人公内心矛盾与思想冲突等描写,为读者营造与主人公相同的人生感悟,让读者真正走进小说,与主人公一同感受生活中的悲喜。作者所塑造的伊丽莎白,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更是在为女性争夺生存之地,展现女性价值,鼓励女性应在怎样生活,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些都是对男权主义的冲击,主人公伊丽莎白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女性的强大,向世人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应占有的立场。

四、结论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无论是在人物特点上,还是形象塑造上,或是写作风格上都在体现着女性主义特征,并从女性角度展现了女性写作立场,改变了以往作品中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的写作风格,尤其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极具代表性,不仅聪慧果敢,且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敢于向权威挑战,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中就是要反对男权主义,为女性争夺社会地位,借伊丽莎白这一形象宣传女性主义,倡导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 李华南, 郝翠屏. 《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叙事解读[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1:45-47.

[2] 李素芬.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对《傲慢与偏见》的超越[J].名作欣赏, 2013,27:43-44.

[3] 王 娟. 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120-122.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主体意识
《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特色分析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