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蘩漪与司猗纹形象比较分析

2016-05-14 20:11黄韵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形象对比

【摘要】周蘩漪与司猗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十分相似的两个女性形象,在家庭教育背景、婚恋状况及个人性格上都具有可比性。作者都将对封建男权的斗争与女性意识的觉醒诉诸这两个形象上;但是由于作者的不同、诞生时间不同,周蘩漪与司猗纹分别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周蘩漪;司猗纹;形象;对比

一、引言

周蘩漪是20世纪30年代曹禺著名话剧《雷雨》中十分独特的悲剧形象,是被誉为冲破闷热腐朽的封建家庭的“最雷雨”的女性,广为人知;而司猗纹,则是在蘩漪诞生50年后,在新中国进入新一轮的启蒙时期的80年代,被铁凝在《玫瑰门》中创造的女性角色,犹如一株魅惑又糜烂的罂粟,诱人而致命。

周蘩漪与司猗纹无论是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上,还是在婚恋状况、自身性格上都有着巨大的相似性,一生都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作者借她们表达对封建男权的反叛与抗争、女性主体意识的成长与解放。同时,诞生于不同时代、背景、作家笔下的蘩漪与猗纹又存在着差异。

二、蘩漪与猗纹的相似之处

1、处于封建男权家庭中受过西式教育的“新女性”

周蘩漪生于19世纪末的中國,受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影响,接受过新教育,在思想上蕴藏着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的种子,渴望着自由爱情,渴望着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是,她又生于一个封建的大家庭,是一个文静明慧却又依附男性的“中国旧式女人”,无法做主自己的选择。在家庭中,特别是婚后的环境中,她与外界几乎成封闭状态,不断受到威逼、束缚与摧残。

而司猗纹大约晚于蘩漪六七年出生,处在更加激烈动荡的变革中。她除了与蘩漪一样接受过西方新式教育外,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党人的影响,因此她更加地想要争取独立自主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司猗纹曾偷偷与革命者相恋并私合。但无奈她生于一个传统家庭,迫于家长的压力,只能嫁到门当户对,同样是封建大家庭的庄家去,一生都受男性权力束缚。

司猗纹和周蘩漪的社会家庭背景、教育背景都是相似的,甚至于司猗纹的反叛性和暴烈性更强。这样的经历带给她们思想和生活上的矛盾和冲突:在思想和诉求上,她们自认为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只能依附和受制于男性和家庭,远不能独立自主,获得自由。或许这样的矛盾是导致悲剧的最初征兆吧。

2、不幸婚姻中被漠视、物化的“人”

由于受到封建大家长的压迫和强逼,周蘩漪和司猗纹都无法追求自己想要爱情,只能嫁给同样具有浓重封建思想的丈夫,这是不幸婚姻的根源。

周蘩漪在她17岁的时候就被资本家周朴园骗娶。和一个专横、自私、冷酷、虚伪的男人生活18年,家庭生活死气沉沉,毫无温情和幸福。周朴园变换着不同形式维护自己作为“大家长”的权力:亲自请医生为妻治病;让周冲请求母亲喝药;让周萍跪求蘩漪喝药等。这一切使得蘩漪更加压抑,终日郁郁寡欢,性情暴躁,神情恍惚,犹如生活在囚笼中。

司猗纹在封建家长的逼迫下,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庄绍俭,也开始了她悲剧的一生。夫家对司猗纹少女失节的不光彩进行了极度残忍的羞辱:丈夫的漠视和寻花问柳,更给她传染性病;公婆认为她无法挽回丈夫、致孙子病死,不断否定和辱骂。这一切都让她歇斯底里失去了爱的能力,开始疯狂地报复着周边的人。

除了被漠视,她们更是被物化,只是物品、工具。周朴园只是把蘩漪作为一件物品置入家中,严格束缚管制着她,必须绝对服从丈夫,而不是有着独立思想和人格。而猗纹努力地做一名贤妻良母,积极挽回颓废的夫家家势,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是被夫家当作一枚有利用价值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3、反叛抗争又偏执癫狂的“复仇者”

由于她们思想上的独立自主、个性解放的追求,热情暴烈的性格,加之婚姻生活的不幸,爱情的渴而不得,周蘩漪和司猗纹都疯狂地向腐朽的封建道德进行报复。

司猗纹痛恨丈夫的不负责任,于是发誓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瞧不起庄老太爷的自命清高,就越发让庄家兴旺发达;她赤身裸体地闯入庄老爷的房间,用乱伦强奸的方式获得她一家之主的地位。“如果她的灵魂正厌弃着什么,她就越加迫使自己的行为去爱什么”,通过报复自己,报复他人来撕扯自己的灵魂,获得隐秘而变态的满足感。她用着最肮脏的手段来表达对命运的抗争。

周蘩漪是一个具有毁灭性格的人,已经觉醒的自主意识使她不甘于一直受人摆布和控制。她与继子乱伦,以不高明的手段报复着周朴园的性冷淡和性怨恨。被继子抛弃后,她以毁灭一切的方式对这个世界采取报复。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蘩漪捅破了所有封建道德的虚假、冷酷和伪善,撕裂了别人追求幸福的梦,最后导致死的死,疯的疯,一个本来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封建家庭毁于一旦。

三、蘩漪与漪纹的不同之处

1、对封建男权的抗争方式不同

虽然周蘩漪和司猗纹都以疯狂的报复手段与封建男权社会进行抗争,但是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她们的抗争方式是不一样的。

周蘩漪的抗争诉诸破坏和毁灭。她不顾一切的打击报复确实像一把大火烧尽了虚伪的封建道德。仿佛这样,她就能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和爱情。但是并非如此。蘩漪的抗争仅仅局限于爱情和家庭领域;她的目的也仅仅是在于获得自由和爱情;无可厚非,这确实是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但并不彻底。蘩漪的爱情和自由和没有独立的依据,仍然是依附于男性生存的。开始时她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周萍身上足以说明这一点。同时,她在毁灭一切后变得疯疯癫癫,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更说明了她所追求的东西并不能使她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蘩漪,在毁坏一切之后并没有进行重构,悲剧继续。

但是司猗纹却能够在报复后进行尝试性的构建。她以乱伦强奸庄老爷的方式获得一家之主的地位,在原有的权力框架内进行反转,企图以自己的胜利来击败别人,反抗男性社会对她的压抑和拒斥;同时努力地进入社会中心,在巨变的时代里把握住自己,极力挤进历史。或许正如前文所说,她受过激进的思想影响,更加决绝和独立,并未在破坏原来所依附的封建大家长之后转而寻找别的依靠,而是自己掌握权力,不再受制于人。相比于蘩漪,司猗纹的觉醒是更进一步的,她只相信自己,只依靠自己,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女性的身份直接面对社会,参与社会。可惜的是,由于疯狂的报复行为导致扭曲畸变的性格,司猗纹渐渐迷失在权力中,成为了权力的附庸和帮凶。

2、時代赋予两人的抗争意义不同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周蘩漪和司猗纹生活的时空是大致相同,但创作诞生的时间却有很大差别。相距的50年的时间让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两人形象和抗争具有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别。

《雷雨》创作于1933年,曹禺曾它的背景作了一个主体性陈述:“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可见,曹禺是有意在戏剧《雷雨》中描摹了一幅人们生存景象,特别是女性的生存状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经济上的控制,更表现为精神方面对人、对人的精神意志的压迫、扼杀、毒害与控制。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曹禺更多地是借由周蘩漪的形象对封建传统道德的伪善性和罪恶性进行猛烈的抨击。同时,曹禺也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五四解放思潮后,女性命运何去何从的问题。

司猗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新中国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也藉此传入中国。铁凝,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是以高度觉醒的主体意识对男权文化进行反思,挑战男性霸权的压迫,在书中围绕着司猗纹形象进行了比《雷雨》更加广阔的时空上的描写,真实地描述了20世纪几代女性成长的艰辛历程,突显中国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生存状态的困窘与传统封建文化及社会性别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由此可见,铁凝创造司猗纹形象,目的在于探讨女性的觉醒与解放的可能性途径和真正状态,而不是像《雷雨》般将反抗打击集中于封建道德,更加具体地关注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女性;因此就如上文所说,司猗纹对封建男权的抗争是更有建设性的,是在尝试性地构建女性觉醒后的生存方式和道路。这是时代在改变,历史使命在改变所导致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周蘩漪和司猗纹虽然在生活环境、婚恋状况、个性特征上几乎无异,但是作者和时代赋予她们的意义却是不一样的:周蘩漪意欲打破毁灭传统的封建礼教;司猗纹力图在中国不断解放道路上寻找自主女性的生存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启蒙和觉醒的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了追求女性解放的不同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 曹 禺. 雷雨[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2] 铁 凝. 玫瑰门[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黄韵(1994—),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形象对比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