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道德的建构

2016-05-14 22:41何宏雯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新媒体

【摘要】恩格斯说过:“每一个行业都有各有各的道德”。新媒体带来了新生活,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新闻道德道德屡屡示范。新媒体环境下的叠加和廉洁共同作用的“裂变式”传播环境更为复杂。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道德的构建有必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新闻道德;新媒体;道德;道德缺失

一、什么是新闻道德

1、新闻道德的哲学分析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表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而势成之”。借用这个哲学命题来考察新闻活动的新闻道德也是可以的。

“道”:新闻道德的内在依据。新闻道德之道,即新闻道德产生的根源,是事实或是依赖事实而产生的真相。新闻之“德”:对新闻之“道”的遵循。根源上讲是对新闻之“道”的坚守。新闻之“物”:新闻道德担当。新闻道德的承担主体是新闻活动的一切相关者。新闻之“势”:新闻道德的维护。它是确保新闻道德得以实施的态势,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下是新闻道德的道德自律信条。

2、作为职业道德的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是针对职业新闻活动而言的,即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人员面对的诸多道德问题。新闻道德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所应具备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品性的总和。由于道德观念往往凝结在道德规范之中,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新闻道德观念转化为新闻道德规范,即新闻职业道德。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的失范的表现

新闻道德缺失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新闻道德的人以非道德的方式从事没有道德的新闻传播活动并生产出没有道德的新闻。传统媒体的新闻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虚假报道、宣传暴力色情、将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等方面。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道德缺失现象不仅延续了之前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真实性、客观性的缺失

曾经引发了一度热议的“缝肛门”事件,报道的记者或媒体不仅自身缺乏对医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而且在没有对当事人进行采访的情况下,就采用了诸如“产妇肛门被缝”、“助产士索要红包”等具有耸动性的标题,将医患矛盾一度升级。

2、从为人民服务到损害民众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是传统媒体数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和道德操守,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媒体为了赢得竞争,抢占市场,不顾新闻道德,做出与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相冲突之事,不断损害人民大众的利益。

3、把关的缺失

新华社2015年11月30日播发的通稿,标题本应是“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错将“奥巴马”错写为“奥马巴”,令人不解的是第二天出版的《烟台晚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等多家报纸集体中招,任由“奥马巴”见报。

4、舆论的引导的缺失

如今消息源不只是传统媒体,手机及网络的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传统媒体,引导舆论已经不再只有传统媒体能做到了。媒体不引导舆论或者传统媒体乱引导,都会令传统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这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缺失的原因

如今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探究现象背后的社会背景与原因,对于遏制缺失现象蔓延,提升新闻道德,有着重要意义。

1、社会道德滑坡和公民新闻道德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思潮激荡,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信任感缺失,社会道德滑坡。社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新闻道德,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大的社会环境。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但每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传播信息的目的不同,有些人缺乏基本常识的储备,不了解新闻媒体的基本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因此公民的道德意识成为构建新闻道德的重要因素。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目前我国新闻的相关法规系不完善的,关于互联网法律也存在空白;另一方面,法律对于网民的约束力不强。前者说的是无法可循,后者说的是即使有了相关法律,也是事后惩罚,通过法律对新闻道德的提升是力不从心。

3、新媒体时代媒介的特征引发的缺失

网络世界中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即时流动,很多东西是不确定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是带着面具的,所以虚拟性、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闻道德的缺失。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合二为一,传受合一弱化了把关人的力量。信息的发送者变成了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生产者变成了信息的消费者,社会信息流程变得复杂,把关控制难上加难。

4、媒体新闻道德意志薄弱

媒体新闻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媒体在新闻报道时没有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媒体本身制约力不够也是媒体新闻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失实、有误的新闻稿件被传播出来是记者的责任,更反映出把关功能的弱化。把关程序不严格或是不把关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媒体为了追逐私欲私利而忽视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只顾着迎合大众口味。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构建的途径

“一种新媒体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面对如今新闻道德的现状,我们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反思,一次有利的拯救。

1、切实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

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水平却显滑坡之势。人们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变得因势利导。因此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道德内容,巩固已有道德水平,防止道德滑坡,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

2、自律:构建新闻道德的根本途径

新闻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行为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媒体承担着报道事实、引导舆论的职责,他们是否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新闻质量。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还包括公众对于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这意味着不论是受众还是传者的我们都应当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正确分析媒体信息、免疫負面信息、提出批判意见的能力,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3、他律:提升新闻道德的重要方式

我国还没有新闻法,现有的主要是一些规范性的文件,这些规范因动机不纯、力度不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不法行为。另外管理的缺位容易导致新闻道德的失范,如果政府能够发力对媒体活动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监管,将对新媒体的发展产生理想的引领作用。媒体道德水平的提升需要依靠群众的监督,受众文化水平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能够自行完成对媒体的监督。行业内相互监督,以彼此为镜鉴,无形中给彼此压力,能有效制约媒体行为。但要注意的是,媒体间相互监督时务必拿捏好尺度,切勿恶意诋毁。

4、强化新媒体行业的道德和责任意识

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体工作者应自觉维护传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做好信息的提供者与把关者,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客观还原事件面貌,严格把关消息发布,使社会责任成为媒体的一种内化的力量。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发挥好桥梁的作用。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闻道德缺失现象,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构建媒体新闻道德的任务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十分艰巨,构建新闻道德既要吆喝,更要行动。

【参考文献】

[1] 王文科, 萧敏健. 守护与敬畏[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4.

[2] 杨保军. 新闻道德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 菲利普·帕特森. 媒介伦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编. 新闻职业道德[M].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作者简介】

何宏雯(1991—),女,河北省人,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新媒体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