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探究

2016-05-14 23:39李媛媛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建议教学方法

李媛媛

【摘要】我國的广播电视媒体播音员和主持人主要来源于高校开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广电媒介迅猛发展,播音与主持工作岗位人员需求强烈;另外,受播音员、主持人明星效应和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数显著增长,播音专业成为我国中等以上学校扩张规模的大热门。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制约了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水平,最终影响了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本文将就这一现状,分析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方法;问题;建议

现如今,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尽管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在过去几十年来显著提升,但还远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要求;广播电视人才,特别是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素质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也必须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拓宽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口径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的培养和强化拓展实际能力,以适应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学理念单一

很多人感慨,现如今的播音主持院校是在同一个生产线上“成批量地生产”播音员、主持人,生产出的“产品”风格大同小异,基于这种教育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打开电视广播看到的节目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2、师资动力不足

有些高校聘用广电系统离退休的老播音员做教师,理论功底扎实,实践也颇具建树,但创新思维理念欠缺,时代气息不足,教学上显得动力不足;更有甚者,部分学校竟聘用非本专业的中文教师作为播音主持的老师,可想而知他们根本不可能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案,更谈不上基本功的训练了。

3、生源质量差

播音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别的专业低一些也许可以理解,但是目前两个分数线有的竟相差400分之多,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专业考试降低文化课分数线的初衷是要让那些文化素质稍低,而专业素质较高的人脱颖而出,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往往会大幅降低分数,从而多发专业合格证,再加上专业考试本身的腐败漏洞较多,致使大量专业素质很差的学生获得了招生。另外,调查还发现,播音专业的学生除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之外,专业素质水平也令人担忧,甚至毕业时普通话达不到一级甲等,而发声状况跟常人无异的也不在少数。严格讲,许多学生达不到上岗要求。

4、教学管理差

由于办学理念、硬件设施等存在问题,许多学校教学和管理不到位。许多民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创办的“三本”院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招生规模动辄数百,而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又吝于投资,教学粗放,管理松散,加之生源质量低下,其毕业生质量可想而知。

5、课程设置不当

目前,许多播音专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目标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和技能课偏多,文化素质课和理沦素养课偏少;课程内容陈旧、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总体课时偏多,但效率不高;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上动口多,动脑、动手少;广播训练多,电视上镜少;有稿播音实践多,节目主持实践少;许多教材内容落后于广播电视的发展;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甚至十几年未作更新。

二、提高高效播音主持教学水平的建议

1、教学重点应从知识的传播转向能力的培养

过去大学教学侧重传授知识,主要采取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大量知识,而不去主动获取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高等教育要加强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教学方法向启发式、交互式、讨沦式、自主式转变。

2、保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高投入性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教育不应是廉价教育,它需要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视听录播演摄设备和演播场地作为教学的基本条件,从而保证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播音主持环境中进行训练和实践,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规范中,对专业教学所需的设备、场地及师资等条件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因此,开办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者,必须在资金、设备、场地乃至师资等的投入上力求充裕。

3、小组授课应注重因材施教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决定了教师要进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应采用小组授课形式,即把学生按照专业基础分组,基础接近的10人左右分为一组,每次上课教师都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指出解决的办法,要求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同时由于并不是单独的一对一授课,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比较,取长补短。

4、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实践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掌握一定深度、广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专业技能后,应该多接触实践操作。例如在《节目主持》课程中,当理论部分学习完毕,学生就可以去演播室、音频工作站或电台、电视台实践,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现场驾驭能力,培养职业的敏感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今后走上播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5、科学合理解决播音教学中的语音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方言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语音干扰很多,许多学生中前后鼻音不分,专业教师可以依靠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声腔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发鼻音体会口腔前后的变化来寻找感觉,体会鼻腔通畅和关闭的差别;可以利用声母m和n练习哼鸣;而针对学生口腔打不开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手指控制口腔开度来纠正发音中出现的气息受阻问题;针对舌头在口腔中不灵活不集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发辅音和元音,指导学生发音时力量集中在舌头中央:还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口腔操,如团舌、立舌、摆舌、转舌、弹舌练习时间长了,舌头也就灵活了。

此外,教师本人还可以从听音分辨入手,纠正学生发音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找出一些应该变音的句子领读,让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学习语气词“啊”的正确读音;而对于轻重格式,可以进行科学训练,随时挑一些字词来读,教师故意读错,让学生来挑错,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必须随时进行强化练习。

上述几种方法只是抛砖引玉,根除方言对普通话的语音影响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教师要深入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6、针对各种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特点、功能及艺术来训练学生

根据本专业特点,教师要让学生到一线岗位,使他们能够把训练课上的练习和在电视台的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各种节目类型,逐一地去训练学生掌握每种节目类型的特点和要求。当然,由于训练时间次数有限,不可能把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解决掉,这就需要教师要研究如何通过有限的训练次数来帮学生建立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看优秀的作品,帮他们去分析别人的长处和不足,让他们能够全方位了解主持人的传播功能和特点。

7、探寻适合衡量学生节目主持能力的考核方法

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如何能够通过考试有效地测试学生应付意外的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考试方案。老师应该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考查,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在考试时就可以按标准考核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简言之,考试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能够通过有效的考核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才应该是考试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晓凡. 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文教资料, 2012(31):180-181.

[2] 马 欣. 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3):131-132.

[3] 程 瑜, 秦雅琪, 柳井政. 关于如何提升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 俪人:教师, 2016(1):135-135.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建议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代人的建议
FOOD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