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2016-05-14 23:39王为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亲情性格

【摘要】《我的母亲》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老舍先生回忆他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全文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爱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本文从母亲对子女的舔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体会字里行间浸透的浓浓亲情。

【关键词】《我的母亲》;性格;亲情

一、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1、勤劳诚实

“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成长。

2、热情真诚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这些描写展现了母亲思想性格和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感激之情。

3、宽厚忍让

家里的姑母常闹脾气。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不仅作者就我们这些读者看到这段文字,都十分敬佩这位母亲,在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无法排解的忧愁时,时时用老舍母亲“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4、坚韧刚强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些都说明了母亲软而硬的个性,而母亲的这种个性又深深的影响到了作者,“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5、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一位既具有深明大义果敢又具有无尽爱意之情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二、“我”对母亲的感情

通过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那作为儿子,作者对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1、回忆往事,悲伤难过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2、回忆往事,深深的自责

“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

“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

3、对母亲深深的惦念担心

“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作者满含感情运用口语,宣泄了对母亲的依恋与思念、失去慈母的悲伤与哀痛和内心深处那一份再也无法回报母爱的愧疚之情。“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4、母亲的伟大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简朴的语句,表现出作者欲言又止,又难以尽述的追悔内疚之情和无从说起,又没齿难忘的养育教诲之恩。……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式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地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從母亲的身世谈起的。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使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敬仰和缅怀。师生共同感受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重修身养性,培养与人相处的忍让、真诚、热情;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磨砺坚毅的品质;体会生活环境对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参考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

[2] 老舍作品经典[M].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

[3] 老舍研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1.

【作者简介】

王为(1965—),女,汉族,北京人,本科学历,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亲情性格
亲情的滋味
亲情祖孙
网络晒照突显性格
至爱亲情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性格描绘词
性格描绘词
假如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