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及对策

2016-05-14 00:09杨林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应对措施新课改

杨林

【摘要】教育改革的力度及深度正在不断加强,新一轮的课改也实行了数年的时间,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依然存在众多的困惑与不解,这些问题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困惑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困惑分析;应对措施

语文是学生受教育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也是新课改的重点。但在新一轮课改实行的数年时间里,存在一些问题令语文教师很是困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现状不是很乐观,有些问题急需解决。

1、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课堂氛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轻松活跃的氛围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成果,反之则会对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应先。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枯燥无趣,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很大;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很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外彼此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师生之间不了解,存在严重的代沟,这也是造成语文课堂氛围沉重的原因之一。

2、教学管理及模式陈旧

虽然我国很多年前已经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部分语文课堂上依然没有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长时间下来会对语文课程产生厌倦情绪。

二、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困惑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需要解决,接下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

1、课时与教学内容不相符

新课程改革看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大量课时展开相关教学内容。但实际教学中课时却不是很充分,不能有效展开教学内容,造成每节课的内容非常大,给学生学习极大的压力。教师也需要不停的赶课程进度,没有实际对内容进行延伸,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授课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案,讲解关键知识点,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2、课堂合作流于表面

新课改中对语文教学的一个要求就是锻炼合作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宣布小组讨论前会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就立刻回头,课堂上全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说话,有时根本听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没有达到交流合作的目的。教师应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入合作交流。

3、导学案教学形式

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变就是导学案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方法,也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但导学案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不能过分夸大这种教学方式的功能,也不能什么课程都往里面生搬硬套,不然就会出现形式主义。

三、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1、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那就是教师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更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教育对象学生身上,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来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形式,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切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要求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作为教师来说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要关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学习同行的长处和优点。

2、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顽皮、淘气是很多具有高创造力学生具有的特质,所以对学生的创造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呢?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重点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关系平等。例如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演示时,学生经常会靠近观看和提出问题,对于这些行为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欣赏,这样才能够实现民主氛围的营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才会缩短,学生就能够将问题更好的发觉出来和解决。

3、通过介绍作者勾起学生兴趣

利用课文作者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意,不能只是局限在講解课文之前,而且应该贯穿于课文讲解的整个过程。如果把作者的一些情况融入课文讲解的整个过程,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对作者鲁迅的基本情况学生都比较熟悉,不用过多介绍,重点介绍课文写作背景。可以设计一些与鲁迅有关的教学情景;或介绍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帮助的事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出示有关的图片或文字。

4、教师言语引导

情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的引导及讲解是教学情景呈现的基础。这是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兴趣受到教师引导讲解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艺术,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当要把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时,就需要做好相关的归纳总结工作,总结过程中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而且归纳法会让学生有着更深的认识,有着更深刻的记忆,需要注意归纳的结果要简练,方便学生的记忆。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语文教师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的内容之一。本文分析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研究以推动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志锋.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15): 57.

[2] 粟 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研究[J]. 新课程(下), 2013(07): 98.

[3] 王永芝. 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 2015(03): 123.

[4] 何景龙. 形式、内容、人文——从课改实验区的数学课看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趋势[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03(18): 67.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应对措施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