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批改策略

2016-05-14 00:09张淑香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作文批改多元评价实践

张淑香

【摘要】教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能否引好路,关键是看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能否引好路,其教学策略尤显重要。

【关键词】作文批改;策略;多元评价;实践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掌握好写作的基本技能并非易事,他们就像一群走在莽莽荒原上的行路人,面对交错的歧路茫然不知所向。而教师当然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能否引好路,关键是看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能否引好路,其教学策略尤显重要。这也是人们一直探讨的话题,但千方百计似乎总是收效甚微,或是教师做尽努力却无功而返。有的在为讲解写好作文的理论而费尽口舌;有的为了做到精批细改,而在不懈的努力……在作文教学中纵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能让教师感到真正满意或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却鲜有人在。于是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之路上苦苦探求“捷径”,却也历尽“沧桑”,仍然不尽人意。要想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教师教学应在作文批改上讲究合适的策略。

一、教给方法,学会自改

叶老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作文训练后,无论是大作或是小作,都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改呢?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学生作文写好后往往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有的甚至觉得完成了任务似的,因此对于老师要求的自改作文很容易走过场,不是走马观花,就是浅尝辄止。其实,每件事情的开头总是要费劲周折的,万事开头难,难在教师是否能坚持引导学生把作文的自改落到实处,学生是否能坚持在写完自己作文的同时认真修改。刚开始的几周内,不惜花费课时,写完作文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改,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认真自改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搜集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把其改前改后的习作当范文全班一起学习探讨,让学生心里产生一种评判自己作文的尺度和标准。之后的几周内让学生把写好的作文带回家修改,让学生家长监督评价,而后带到学校老师审阅。在此其间老师的评价语言侧重于对学生作文的自改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多费笔墨,不必对作文内容大肆修改或评议,使学生先在“自改作文”上逐渐有兴趣,继而慢慢形成一种学习习惯。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基本步骤:1、明确内容上的批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2、明确结构上的批改,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过渡与照应安排如何;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等。3、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不规范的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

二、生生互改,取长补短

学会互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学习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可以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等,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前面的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要求学生努力在批改的文章中找“金子”,找出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好,怎样评点这些好地方,同时也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最后还可以在小组内予以相应的评价。互改作文必须要统一修改符号。教师在学生批改别人作文前,应让每个学生都记住修改符号。如:错别字应该用什么符号圈画;病句应该用什么符号圈画;好词、好句、好段,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删除号如何使用……使用修改符号要注意保持页面工整,不能乱涂乱画。根据平时能力搭配发放作文本,这一点非常关键,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让能力相对好的改比他差些的同学作文,中等能力的改班上较差的同学作文,最差的这些同学帮助同桌检查有没错别字之类的,好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以后就可以交叉进行,中等的可以改好一些的,差的可以改中等的,或者可以改好的同学作文,树立他们的信心,从不同角度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和能力。评价语言要客观、恰当。要求学生尽量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作文中的不足,让人容易接受。批改时要注意尊重他人,不必全篇改头换面,面目全非,只对明显失误或缺陷的地方进行批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眉批要有对优点的批注评价,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也有对不足之处的删改提示。互相批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组里批改的情况(重点汇报其中一篇文章的批改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作点评,通过安排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同时在互改中互学共勉,共同提高。无论是进行自改训练还是互改练习,教师都要作必要的学情了解及指导。看一看学生如何在作文本上点、勾、划的;看他们怎样查资料;看他们如何眉批和總评;听他们讨论和提问;了解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等等。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指导他们解决新问题。

三、适当面对面指导,扶持成功

除了分数,面批是帮助学生成功的有效方式,因为面批会使沟通更畅达。面对面地交流,教师能把意思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也容易理解与接受。每一次习作选择一些学生进行面批,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面批,不要留死角。面对面批改要注意精心选择对象,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重做,而是选择通过修改,作文能得到提高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批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一起讨论作文中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的进步中感受习作的成功,感受教师的帮助。

四、鼓励多元评价,发挥主体

新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评价要采用宽松的手段,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要求我们不要把评价卡得太死。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十全十美,非要一分半分地抠,形成许多小朋友对写作文没有信心。在习作批改评价中,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是激励习作主体获得成功感的有效途径。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方式非常适合伙伴间的习作评价。在习作课堂中,最早完成习作的往往是中等生。先请他们先交换、交流,然后修改。等到优生完成习作后,中等生与优生再次合作,获得更多建议。当习作困难生开始交流时,就会受到更多帮助。这样三次合作,学生习作交流量增加了,修改作文、评论作文的能力也得到锻炼,这对于学生人数多的大班教学,作文评改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尊心及写作兴趣。因此,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除了用合理的分数评价外,也可以运用书面的、等第式的、评语式的或者用学生喜欢的符号奖励式的进行评价,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作文,引导学生编作文集,建立个人博客等,进一步扩大读者群,让习作用起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成功。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和甜头,他们才会爱上写作文,不怕写作文。在习作批改和评价中教师如果能善意地帮助学生铺设成功的阶梯,定能让孩子们乐于习作、享受习作、感受成功,从而深深地爱上习作。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与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他们日后能有能力和信心独立地经过努力夺取成功。

猜你喜欢
作文批改多元评价实践
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习作多元化评改心得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