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性及教学模式浅析

2016-05-14 00:39胡月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音乐教育教学效果

胡月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民素质是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程的动力源。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从德、智、体、美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基础音乐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过程,所以,学校应重视音乐教育的作用,将音乐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师培养和团队建设,给音乐教师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研究土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团队建设;教学策略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凝结下的智慧的精华。许多研究证明,音乐的艺术表达形式与人的情感发展变化形式具有一致性,所以,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中,音乐对于人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影响具有先天的优势。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我们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把“音乐教育”重新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把培养学生素质、涵养、审美水平当做重要的大事来抓。

一、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性

1、促进德育教育

音乐是由音的长短、高低、强弱来构成曲调,这些曲调直接对人的听觉产生作用,从而刺激人的神經,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情感对这些曲调进行解读,从而形成听觉意象,最终作用于人的情感。而德育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情感教育,在这一点上音乐与德育教育是一致的。音乐作为实施德育的特殊手段,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起的作用也是独特的,它可以疏导不良情绪,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2、促进智力发育

许多研究就表明音乐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通过音乐可以使人们想象力丰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

3、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是为了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音乐的教学中通过感受音乐,了解音乐,运用音乐等方法,使学生接触不同的音乐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加深学生音乐审美的感受,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从而提升学生内涵素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影响促进其他领域美学涵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有效的开展音乐教学

1、音乐课的内容

据统计81%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虽然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但是音乐教育不能够“惟学生兴趣是从”。中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以音乐鉴赏课为主要教学内容。欣赏内容应该全面,有代表性,还要有侧重点,要涵盖中西方音乐的主要音乐形式。

西方音乐文化是当前世界主流音乐文化,西方音乐理论是当前学习音乐的理论基础。我们了解与欣赏西方音乐,是为了学习其严谨的音乐理论,了解其文化与音乐语言的构成方式。而中国音乐是我们本土的音乐文化,是与中国哲学一致、思维方式一致的音乐文化,它重感觉、重意境、重自娱、重内涵。我们学习自己的音乐除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所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该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选择性的开设器乐演奏课。

2、如何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音乐教育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比如在课间和活动期间播放音乐、上下课铃声改用音乐铃声,并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和音乐活动,多为学生创造演出和展示的机会等。如果有条件,带学生走进音乐厅直接接触优秀的的音乐团体演出也是不错的方法。

(2)教学团队建设

要让学生在音乐文化的学习上不偏食、不挑食。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我们从事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各师范院校和音乐学院毕业的,从教后,由于原来在高师院校学得专业太专一,无法适应岗位上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音乐鉴赏课很容易造成根据老师专长选择教学内容的情况。

解决这种问题,除了老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外,我们也得考虑到教学的现实问题——如果想要将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短短几个课时尽量挖深、讲透,需要老师在课下大量的积累、学习和研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想要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接触到各种音乐艺术形式,一个老师是很难完满的完成所有内容的。如果学校能够在音乐教学方面组成一支5-10人的团队,并分方向的进行研究(如:团队成员分别研究戏曲、研究东西方戏剧以及社团活动组织等)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将会极大丰富起来。更有利于进行有深度的科研工作。

(3)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不要使用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由于我国中小学普遍对音乐的不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音乐老师的培养不够,所以大多数学校日常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古板、陈旧。学生把音乐课当成了休息课。学生在课堂上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很普遍。这样的音乐课开与不开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们的教学不但要重视教学内容,也要重视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依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感受、反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活动、创造和表达。要让音乐教学真正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发挥音乐教学的实际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巨大力量。

三、总结

优秀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启迪智慧、强健身心。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应抓住音乐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美的音乐,以乐辅德,挖掘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资源,发挥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重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学校还应该给音乐教师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研究土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用良好的涵养、道德品行来影响学生,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技能来教授学生。我们每一点的努力都将是对我国素质教育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吉联抗. 乐记译注[M]. 音乐出版社, 1958.

[2] 李 婷.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3] 李成志. 音乐毕业生就业分析与思考[J]. 青年与社会下, 2013(06).

[4] 张星点. 浅谈音乐的最高目的和存在价值[J]. 人民音乐, 1989(10).

[5] 邢艺凡. 音乐疗法的文献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6] 李智萍.音乐传统和人文精神[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10).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音乐教育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