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意义

2016-05-14 00:39黄光勇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秩序意义问题

【摘要】宗教和政治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两者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对社会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宗教纷繁复杂,了解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现状、问题、原因等,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对于开展民族地区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族宗教;社会秩序;问题;原因;意义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支配着每一个民族的主体思想和价值观。当前,宗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些宗教意识能够起到法律和道德都不能代替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虽然民族宗教在20世纪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民族宗教的观念已在少数民族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缺少正常的宗教活动,它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仍不可低估。了解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对于开展民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宗教的发展现状

云南是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民族宗教信仰十分复杂。既有信仰本土原始宗教也有信仰外来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主要有壮族、彝族和瑶族的麽教信仰、白族的本主崇拜、纳西族的东巴教等。信仰外来宗教主要有傣族、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的南传佛教、藏族的喇嘛教、回族的伊斯兰教、景颇族和傈僳族的基督教,苗族的天主教等。同时,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的民族也兼有信仰外来宗教,信仰外来宗教为主的民族也保留有原始宗教信仰的成分。他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信仰体系。

过去,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民族宗教受到严重的抑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民族宗教的影响被极大的削弱,整个20世纪末期民族宗教都处于低迷时期,直至目前民族宗教仍受到严格控制。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粮食的需求越来越显现出来,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宗教越发受到信赖。为此,宗教在民族地区受到空前的重视,发展势头有所抬起。宗教通过各种各种的形式进行活动。不仅本土宗教有所复苏,境外的宗教也积极渗透民族地区,尤其是基督教在云南传教活动可以用“猖獗”一次来形容。

二、宗教的影响力在民族地方衰弱的原因

1、历史政治运动的“严禁”

宗教原本是少数民族的主流文化,自古以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少数民族即使是现在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宗教。宗教俨然是他们的精神主粮。民族文化都通过宗教表达出来,通过宗教而得到传承和发展。然而整个20世纪中国处于政治运动时期,意识形态斗争此起彼伏,新旧之争紧张对峙。新文化,尤其是唯物论的大力普及,对传统的宗教思想造成巨大的冲击。此外,是“武力”的破坏,特别是“文革”时期,拆庙毁佛,焚烧典籍,民族宗教在此次政治劫难中几近灭绝。整个20世纪末期民族宗教活动都销声匿迹,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致命打击民族宗教,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宗教典籍和宗教场所,都造成严重的断裂。致使民族宗教迅速走向衰落,影响力极大的缩小。

2、进入现代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大众之中对于宗教教义中的神秘的东西已经不再持有敬畏的心理,相反的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人定胜天。其他的现代文化,特别是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许多科学的理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宗教的发展已经所具备的生存土壤已经越来越少了。另外宗教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正如他的本质一样,它有积极的东西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人们知识文化的提高,引起了对宗教信仰的质疑,从而削弱了宗教的影响力。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域上的壁垒,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扩大的同时,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说资本和文化开始实现了他的迁移。并且在另外的一个国家中找到了它生存的土壤。世界性的宗教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了其他的适于自己的人群。这其中就有一些本土宗教的消亡,而信奉本土的宗教的人开始接受外来的宗教。特别是当代,我国信奉西方基督教的人群越来越多。基督教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的结果。新宗教的介入,削弱了原有宗教的影响力。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宗教已有所恢复。宗教典籍的整理,宗教场所的重建,宗教活动越来越活跃。少数民族对于重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各种文化中,恢复和发展传统的宗教是他们的优先选择,这不仅仅是宗教本身的魅力所吸引,更是因为宗教是他们的文化根基所决定的。然而,宗教不只是一种文化,它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宗教问题一旦处理不好,甚至威胁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因此,对理宗教问题不可忽视。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维持民族地区的良好社会秩序,有利于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必须尊重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要全面貫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其次,尊重各地方个民族的传统宗教,坚持宗教平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成分复杂,各个民族发展不一,在宗教信仰上有着各自的特色。这在民族地区尤其明显,就如云南省,傣族信仰南传佛教,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汉族信仰大乘佛教,壮族的摩教,彝族的毕摩,白族的本主崇拜等等纷繁复杂。在处理宗教问题是应该坚持各民族宗教平等,以免因宗教歧视而引起宗教冲突,危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最后,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各民族正统宗教的发展,帮助各民族宗教人才培养的和宗教场所的建设。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的民族地区,如果不支持和帮助正统宗教的发展,抑制或者禁止只会为境内为的邪教提供了可乘之机。要知道,境外的邪教正猖狂的渗透民族地区,他们无孔不入。若各民族都有正统的宗教信仰,便可以有效抵制邪教的渗透。从而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宗教对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宗教问题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并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对于指导民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研究它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关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

黄光勇(1987—),男,壮族,云南富宁人,法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政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政治与行政制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秩序意义问题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刑法中意志自由论之提倡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视域下我国社会秩序危机及其重建研究
民间社会规范对社区秩序的构建意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