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理念缘起与立法目的探究

2016-05-14 01:40顿韬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劳动法

顿韬

【摘要】劳动法平等、自由理念的实现历经漫长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劳动者的平等、自由权利被消解殆尽,甚至一度将最大程度地剥夺劳动者的自由权利视为共识。如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后果,使得政府不得不认识:在劳动关系中,正义的实现不能单纯依赖于劳资双方的谈判,还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力量的支持。由此,劳动法在如此理念的支持之下诞生并不断发展。劳动法在立法目的的指引下,实现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有效协调了劳资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动法;理念缘起;立法目的

较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轨迹不同,中国社会并没有经历较为完整的工业化历程,同时,还面临着经济转型等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导致我国劳动法的研究缺乏追根究底的从容感。但若忽视劳动法的理念缘起与精神发展主线,很难就我国劳动法制度原理、未来发展加以明晰。因此,本文重点针对劳动法理念的缘起与立法目的进行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劳动法的理念缘起

正如马克思所提到的那样:只有在劳动者可根据自身意志出卖自我劳动力、劳动力使用者自由雇佣劳动者那一前提条件下,劳动关系才正式产生。但如此自由的交易是否存在于18世界社会发轫之时,仍有待商榷。一直以来,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如今劳动法中所规范的劳动者,都是保持着自由人之身份,参与自由交易的劳动关系中的,他们有权选择是否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有权选择雇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权辞去工作等等。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劳动力并非生来就被视为一种商品。无论对于哪个国家,劳动者的自由并非生来有之,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取的,该过程贯穿了18、19两个世纪的时间,也成为劳动法理念缘起的重要社会基础。

在劳动关系中,自由、平等理念最终无法单纯地依靠劳资双方的自由谈判即可实现,更多时候需要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以及劳资团体的制约之下方可实现。从劳动法制度的变迁可以看出,单纯依托于雇佣契约,对劳动关系加以规范、协调很难实现,随后出现了以劳动合同制、劳动基准制等为基础的个别劳动法,然后又发展为以集体谈判为基础的集体劳动法,用以对劳动关系加以规范。而劳动法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政府政策转变,开始由“无为”的自由经济政策转变为“有所为”的干预型政策。

二、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1、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指的是劳动者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立法的最基本目标。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劳动者是公有制经济生产主人,这直接决定了劳动者的地位与民主权利。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我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将这一由社会性质所决定的立法目的全面贯穿于各项决策、实践中。我国根本大法——《宪法》还作出了明确规定:《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由此可见,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最基本立法目的,也是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宪法精神,赋予了劳动者的真正、合法权益。

2、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我国劳动法立法目的,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良好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无论从现实出发,还是社会生产等各个角度来看,只要出现社会劳动,就必须采用一定的劳动规则加以规范,以保障劳动秩序与劳动活动的顺利开展,而所有这些都建立在良好的劳动关系基础上。若缺乏良好的劳动关系,就难以稳定生产、社会秩序。我国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广大劳动者就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应当享有最为广泛、全面的民主权利,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限制,因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仍存在利益的差别,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对正常劳动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加之非公有制经济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利益冲突的持续加大,如何维护好双方的劳动关系也是劳动法的重要立法目的之一。

3、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的基本职能要求。可以如此说,所有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都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劳动法也不例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劳动法最高层次的立法目的,不仅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还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辯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发展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既能凸显出劳动法的作用与本质,制约并指导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又能促进和服务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满足了劳动法的最高层次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 于尔根·科卡. 李丽娜, 陈启能, 译. 欧洲历史中劳动问题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0,12(09):5-11.

猜你喜欢
劳动法
缅甸劳动法探析
【马克龙公布法国劳动法改革计划】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论劳动法上的强制性规范
论劳动法之适用于自发打工大学生
试用期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关于劳动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分析
劳动法中的工会角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