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6-05-14 15:04李剑锋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剑锋(1970.09-),男,福建武平人,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就职于武平县中赤中心学校,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将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16-01

1. 前言

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是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进行。本文笔者将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发表几点看法。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其职责除了教授知识外,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却认为教师只要按时上课,将课本上的知识、例题向学生讲解,之后安排学生练习、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至于这节课中学生掌握了多少并非是教师所关心的。这就导致悟性好的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又不强的学生则可能收获很少甚至没有任何收获,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可见,教师的责任心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教师能够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会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更有热情,更有干劲。

(2)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创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完全照搬课本的内容,不仅毫无创新,更是在发现课本中错误的地方时也不敢进行纠正,丝毫不敢质疑课本,将课本作为教学的重要倚靠,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教授给学生。这种对教材过分依赖,缺乏创新的做法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会举一反三。只是有转变过分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而以课本为主,以拓展为辅,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才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3)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教师是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们应当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识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学习的引导着与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唯有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责任心。教师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心是实现小学数学有效关键的前提与基础。数学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还要注重育人,引导小学生健康地成长。在讲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向学生展示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教师应当不断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将紧跟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将最新的知识及时向学生进行传授,让小学生及时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当尊重、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高高兴兴地学习。

(2)深入解读教材,做好课前准备。要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异常重要,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对学情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理清课堂教学的思维轮廓,做好教学预设。在备课中,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对学习目标加以分析,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对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加以思考,包括本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之前学过的旧知识、以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等之间的联系;第三,设计教学情境,包括设计引入教学内容的方式、让学生交流的方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等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预习的内容包括找出该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以及记录在预习过程中自学所能掌握的知识、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等,有效地预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更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师要有激情,尽心尽力教,学生要有热情,主动积极去学,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对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予以肯定,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教师必须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提出的能在课堂上进行研究与放大的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课堂教学的实际加以改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必须尊重教学实践,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找出自身教学过程中那些是成功的,哪部分时需要进行改进的,唯有如此,教学反思才能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低层次的重复。通过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会不断得到提升,并切实贯彻到的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督促教师能从学生实际、从教学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武平县中赤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继红艳.从无效到有效的飞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2-113.

[2]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