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讨

2016-05-14 03:41姚兰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姚兰(1970-),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 要:时代以及国家赋予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肩负着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为此,高校思政课要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作为重点内容,突出文化的熏陶感染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的弘扬。为此,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98-01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髓部分存在的。如果每个人均由核心价值观构建精神家园,不仅能够催人奋进,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在思政实践教学作为人生观的教学,科学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即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这也是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组要部分存在的。而在人生观实践教学中,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的支撑。科学的人生观指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高尚人生目的追求的人生观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取向的道德观,这些均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此,在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深远的教学意义和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

1.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

在思政课实践活动主题和教学内容主题方面,对于典型案例的选择要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使该价值观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具体体现在,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始终遵循多选正面案例、热点焦点以及正反案例共选的原则。

正面案例能够有效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些例子往往是激情、感性而又生动的,在选择中应避免冷漠、理性、对消极主流价值追求的负面案例,从而为人生前行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轨道前行。例如,笔者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2014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案例之一,陈俊贵为战友守墓29年的故事,既是信念的支撑,又是道德力量的鼓舞。该案例中充分彰显了正确的价值观。

热点焦点案例是指时代浪潮中的社会焦点问题。例如,2008年的背景奥运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和上海世博、2012年的党的十八大等均为社会焦点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都牵动着高校学生,充分体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这些案例都是感情饱满的,在激励人心的同时,又能够使学生的感受到高尚感的魅力。

正反案例共选案例。在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正反案例对比的运用,来设计相应的冲突,从而通过这种感性认知中,使学生形成磅礴的情感。与此同时,在该案例的分析中,学生往往能够理性的分析驾驭,借助案例中激烈的冲突,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认同感。而该贯彻中,被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滋润心田,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品行的端正。另外,通过对比讲解正反案例,设计冲突纷争,能够促进分析人生价值标准与评价等教学难点的实效性的提升。而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判断价值的主要基准,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知荣辱、判断是非美丑。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领域乱像的案例是笔者的首选。例如,在2014年,立二拆四、网络大 V 秦火火等分别以非法经营罪、寻衅滋事罪以及诽谤罪被公开审判。正反对比正是通过对纷争的设计,来有效的统领价值观的,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主导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形成了一种共识。

2.采用科学有效的“感悟式”思政实践教学方法

有效的思政实践教学方法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感悟式”最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对思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感悟式”思政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烘托声图美、案例美、语言美和逻辑美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生观教育的目的。

案例美讲究案例感人、鲜活、贴近学生以及富于激情。例如,“身残志坚张海迪的故事”;声图美讲究有效的打磨案例的光彩和烘托案例激情,例如,简短有力的视频,色彩强烈的图片以及与之相契合,能与学生产生心灵公共的背景音乐,均是“感悟式”思政实践教学方法对案例美的感悟。

在应用“感悟式”思政实践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对教学素材的量度、类别以及性质进行选材时,要注意结合声图以及案例教学素材的融入,通过任课教师语言的感情投入、想象联想以及揣摩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积极的教学氛围和情境。另外,感悟式教学方法有机的整合了情绪激发以及情感引导等教学手段,以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学习为重点内容,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感悟式”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学习体验,并帮助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 在实践活动中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流程是:由开始的认知、认同某一案例的过程,形成情感、意志的升华,继而通过检验行动、反思调整的过程来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在实践活动中,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才能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整合。任课教师可以采取参观走访典型案例人物事件、社会调查、现场教学以及课程作业等方式,来对学生价值观思考以及自主学习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塑造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灵魂即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遵循传授知识规律的同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二者进行统一。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渗透,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吸收,从而引发学生的一系列人生、社会、学习、生活等感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的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作者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安慧玉,吴卫东,周惠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讨[J].赤子,2015(10):159-160.

[2]杨雅玲.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探析——以湖南吉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26-29.

[3]李剑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0-31.

猜你喜欢
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