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教学课例中的实施

2016-05-14 04:10朱红霞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朱红霞(1978.11-),女,汉,山东莱芜,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摘 要: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课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学习目标设定、学习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对项目教学法在其他专业课程实施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植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35-01

高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开发,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明确本课程是按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的项目课程来构筑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包括5个项目11个典型工作任务,本次课“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是项目4、第6个工作任务,计划安排12个学时完成。本次课是学生在已掌握园林植物与造景要素组景设计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环境植物景观设计的技能。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能力是植物造景师的必备技能之一。

一、学习目标设定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园林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制图与识图》等专业课程,这些专业知识为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本课程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设计为任务引领型课程,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融通。

依据企业“植物造景师”岗位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知识目标:能说明及归纳小庭院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类型和基本程序;记住并解答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归纳并掌握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二) 技能目标:应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和操作;根据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要点进行具体小庭院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和绘图表达。

(三) 态度目标:按植物造景师岗位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并依靠团队完成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任务。

二、 学习内容组织

本课例依据企业“植物造景师”岗位的要求,按植物造景师职业岗位职责设置,学习内容取材于某设计公司典型的工作任务。“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 课程内容包括分析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类型和特色、小庭院植物景观方案设计、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图纸编排。主要技能要求是:会分析不同小庭院植物景观特色,会设计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景观;会对小庭院景观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会绘制小庭院植物景观规划图、平面图和施工图 ;会合理安排图纸内容,图纸排版符合制图规范。

三、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实施见表1。

情景设置某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由公司的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任务单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分组讨论⒈说出设计任务要求⒉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提问小组讨论法

设计案例讲解小庭院植物景观类型和设计方法讲解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教师现场示范。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练习典型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设计方法。1.会设计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景观

2.会对小庭院景观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3.识记植物景观设计的步骤

4.识记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的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操作训练法

独立探索知识和技能巩固教师辅导学生独立思考,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奠定基础复习法辅导法

项目设计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教师指导、方案修改教师指导下确定项目具体的计划、步骤、图纸绘制。1.会绘制小庭院植物景观规划图2.会绘制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平面图3.会绘制小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施工图小组讨论法

指导法

协作学习图纸编排教师辅导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项目。1.会选择合适的图例和文字表现图纸效果

2.会合理安排图纸内容

3.图纸排版符合制图规范小组学习法

学习评价工作任务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⒈明确本次课岗位任务学习要求;

⒉明确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⒋提升检验职业素养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作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评价类型中过程性评价占70%(植物选配能力40%,方案表现能力10%,工作态度10%,团队合作10%),终结性评价占30%(作品的规范性10%,作品的创造性10%,作品的完成性10%)。

五、教学效果反思

(一)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项目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立起来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进行及时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整体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作品最终结果外,还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改革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