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模式探究

2016-05-14 05:10刘宝申贾群吕维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青海大学社团高校

刘宝申 贾群 吕维

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党的群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社团的发展情况反映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繁荣程度。学生社团联合会作为“服务、协调、监督、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学生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海大学为例,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校;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青海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31-01

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学社联”)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学生组织,是学校与社团之间的沟通桥梁。自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社团数量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学社联,它以充分调动众多社团及其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成为高校里除学生会之外重要的学生组织。青海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于2004年,经过12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本文根据青海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的特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为例,探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发展模式。

一、高校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1、学生社团联合会具有行政合法性[1]。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通常是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具体指导的学生组织,学社联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起来的。学社联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活动必须向校团委报告,社团活动审批、评优奖励、会费管理等各项决策须有校团委批准决定。重大的社团活动,团委需要汇报校党委,由校党委批准方能举行。青海大学近60个校级学生社团活动的审批,首先由指导老师签字,再由学社联的事业部部长签字,再由学社联分管事业部副主席签字,最后由校团委审核。青海大学的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则是由校党委批准方可召开。以上体现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行政合法性。

2、有助于高校团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社团数量越来越多。如果由团委直接管理社团,需要安排专门的团干部来负责社团工作,同时社团的种类、性质各异,难以将社团凝聚起来,各社团各自为战,犹如一盘散沙,学校社团工作无法统筹开展。如果由学生会的社团部负责社团工作,由于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社团部将成为学生会的最核心部门,社团工作则成了学生会的核心工作,这显然与学生会组织协调学生工作的职能相悖。以社团联合会的形式将广大同学和各个社团凝聚在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使高校团学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有序。

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发展新模式

1、明确自身基本定位与社团发展关系。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在社团数量增多, “ 社团人” 渴望提高社团良性发展质量, 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在社团成员自我发动、自我推荐以及在高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下组织形成的。[2]学生社团联合会要以“服务学生社团、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为己任,秉承“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的工作理念。同时,学社联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为社团争取各项权利,培养优秀的社团干部,勇挑重担,充满活力,开创社团发展新局面;敢为人先,心怀梦想,引领校园文化新潮流。

2、完善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目前,各高校的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逐步趋于规范化,成为了大学生政治生活的最重要的大事。然而,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并不健全。有些高校虽然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但是没有召开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广大学生社团会员的政治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青海大学2004年5月13日召开第一次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学生社团联合会正式成立。2007年5月19日召开第二次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自第二次社代会之后,直到2015年才召开第三次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建立健全学生社团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对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社团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社团管理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 这就需要在社团组织中建立团支部来弥补这一不足, 使共青团组织占有更广阔的阵地, 具有更强的生命力。[3]团支部进社团,既有利于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全团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四进四信”活动的时刻,社团团支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联合会应该成立团总支,带领引导社团团支部的健康发展。青海大学于2008年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团总支,现在有社团团支部16个。7年来,学生社团联合会团总支在青海大学的团学工作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团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4、依托社团活动,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品牌。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学生社团联合会要结合学校实际,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目前,青海大学共有56个校级社团,20余个院系级社团。社团类型包含:公益、文艺、体育、学习、实践等各个领域,每周都有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青海大学学社联以公益为龙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以科技为核心,积极引领校园创新的新潮流、以体育为基石,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文艺为纽带,不断丰富广大学生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增强广大学子社会责任感。每年9月到12月,青海大学都会举办社团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青海大学社团文化节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新形势下,要不断优化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结构,加强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总结优秀管理经验,推进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发挥好学生社团联合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4]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参考文献:

[1]陈莉. 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合法性机制探讨[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4): 55-61, 122.

[2]徐增鎏. 浅谈学生社团联合会与学生社团发展的关系——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J]. 赤子(中旬), 2013 (12): 102-103.

[3]管丹. 在学生社团组织中建立团支部的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4): 184-185.

[4]任晨阳,曹意,郭振宇. 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探析——以宿迁学院为例[J]. 科技信息, 2009(24): 11.

猜你喜欢
青海大学社团高校
缤纷社团
作者声明
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