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研究

2016-05-14 05:10杨丽红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杨丽红

摘 要:无论哪种层次或是类型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都直接影响着所培 养人才的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是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研究,旨在从文本的角度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人 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培育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服务。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37-02

作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以下简称 云师大职教院)对培养本地职业院校师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其旅游管理专 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培养旅游相关产业的高素质应用 型人才,其二为培养能够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 双师型教师。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 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中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定义为:“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学校。它的基本任务是担负培养需要量大的通 用专业及空白、短线专业的师资。”由此可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是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具体化、实践化的形式,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本,也是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 举措。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 要与时俱进,使其符合变化了的社会需求。本文只探讨职业师范院校旅游管理本 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适切性问题。[1]

二、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

(一)培养规格

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是主要让学生学习旅游经济和旅 游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休闲企业运作、饭店管理实务、会展营销策划、旅 行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思想素质方面,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2)旅游行业相关能力方面,能够考取至少 一个与旅游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3)教育教 学能力方面,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 教育、教学能力;(4)达到高等院校的其他毕业要求。由此可知,云师大职教学 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理论掌握、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就业指向上都有 着明确的规定,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该培养方案所要培养的学生一方面可以承 担旅游相关行业的一线管理与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能承担职业院校,主要是中 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及教学工作。[2]

(二)课程结构

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是“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 (方向)教育”。第一学年通过通识课程和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 有一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并掌握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第二、三学年按专业方 向深化拓展,主要学习有关旅游专业方向课程和旅游专业选修课程;第四学年主 要是在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通过通识教育、 学科基础教育和旅游专业教育,培养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以及能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体化”教师。其课 程结构与比例见下表一。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而开设,包括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拓展课程两类;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为学习旅游 管理专业课程所需而开设,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掌握旅游管 理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而设置,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竞争力、 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方向课程主要为适 应学生个性化培养与职业选择而设置,该类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或学术发展方向 密切相关,主要凝练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和“导游解说”三个专业方向。[3]而实践教学是学校,尤其是职业类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 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 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 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 时)的 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 25%”。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发展的综合体,实践性教学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是本专业教 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中。因此,表一中显示实践 性教学课程占总学分的 15%,这说明已经基本能够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需要。[4]

(三)方案实施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针对培养方案 的实施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抽取了 30 名被试进行调查,主要获得如表二所示的 数据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总体来说还是较高的(占 被调查总人数的 75%),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 25%,)并不清 楚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有 16.7%的学生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不清 楚的。而从上表可知,学生对于所在专业课程内覆盖面、所使用教材、实践性教 学和专业课的评价方式认可度都较高,但同时学生对于所使用教材的满意度却出 现差异较大的情况;而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度问题上,则是由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 还是较浅,三分之一的学生持中立的态度,这说明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与实施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效果差异。

三、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清晰化培养目标 目标是过程所要达成的效果,对于效果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有效性保障。然而,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 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知之不详, 一头雾水,一方面不利于其个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不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 施;其次是在培养目标中,既要培养旅游行业的一线人才,又要培养能够做到“双 师型”的教师,到底是要培养哪一种人才,尽管信息化时代要求社会人才既是“专 家”又是“杂家”,但是对于培养人才的院校来说必须要先明确所培养人才的“专” 能才能逐渐延伸其“泛”力,否则将会造成“要专不精,要泛不广”的局面,使 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应该是 双重的,而应该是明确的,要么就是专门培养旅游行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一线岗 位人才,要么就是专门培养职业院校相应专业的“一体化”教师。在此,个人认 为,云师大职教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学生划分 成以上提到的两个类型,之后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标注所培养人才的目标及 规格,不搞笼统化,并将二者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开制定,以促进所培养人才的专 业化与职业化发展。[5]

(二)紧跟培养目标充实培养“一体化”教师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有叙述为“能够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体化”(双师型)教师”的内容,但与之配 套的课程设置却是空白。因而,在职教师资培养课程系列中应根据培养目标扩大 “一体化”教师培养的相关课程。

具体来说,在理论课程方面,增设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程。通过职业教育研 究类课程,加深学生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 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课课程开发能力、行业调研与服务能力、鉴定与评 估能力;在实践课程方面,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采取有效措施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各种互惠合作,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使学生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体验实际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培养学生教 学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教育技能课程。同时,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为选修课 提供开放的空间,便于学生扩宽及加深对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由此建立一个 突出职教教师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6]

(三)利用地缘优势打造特色专业方向课程 与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云师大职教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为有突出的特色。云南与东盟成员国中的老挝,越南和缅甸三国接壤,既 是东南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亚通道的关键环节,处于两个通道“连接 点”上,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和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链环,是 我国通向中南半岛的主要门户,是全国沿边最重要、最理想的通道之一,在我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居于重要的中枢位置,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中印经济合作中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建立外向性经济的大格局中,具有至关 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云南师范大学本身又已 设立越南语、泰语、缅甸语、老挝语和柬埔寨语 5 个东南亚语种专业,且已被省 教育厅将该校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和东南亚南亚语种人 才培养基地。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应与云师大“小语种”人才培养院系联合 培养小语种特色旅游人才。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永丰,招建贞,陈有毅.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4-17.

[2]薛宝琪.创新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南阳师范学 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63-66.

[3]何天祥,钟志平.基于校企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2):120-124.

[4]张丽霞,聂洪臣,崔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123-126.

[5]许丽,徐良梅.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1).

[6]曲丽娜,刘贵富,杨晓东,王金珍.职业技术师范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18-19.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