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需求 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

2016-05-14 05:40张婷鄢蒙文丰玉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需求

张婷 鄢蒙 文丰玉

摘 要:以化学学科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基于学生对知识、技能、就业的需求,提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育硕士;需求;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85-01

全日制教育硕士,多是师范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还有部分非师范类的跨学科学生,一般没有基层教学经验[1]。我国从2009年开始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目前,多数教育硕士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却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观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提出提升其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还缺乏对学科教育教学的全面了解,不能很好地胜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科知识相对薄弱,知识结构尚不完整,此外,对文献的整合能力薄弱,教研能力不强,很难独立的提出有创新性的课题或问题,缺乏洞察调研现象或数据的能力[2]。培养质量的受到质疑,除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培养方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课程结构不合理,公共课程所占比例过大,教育类课程本、硕界限不够明显。2.课程内容陈旧,系统性、前沿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解决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3.教学过程过于关注理论的陈述性,教学形式单一。4.现行双导师制还不够完善,难以保障对学生实践锻炼的有效指导。

二、学生需求

1.知识需求。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和核心,是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3]。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知识还要了解通识性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应文理兼修同时还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2.技能需求

(1)教学实践能力。搞好教育教学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仅仅拥有知识而没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即使是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也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4]。全日制教育硕士大多没有中小学任教的经历,然而作为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2)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全日制教育硕士除熟练应用外,还需具备开发相关教育技术的能力。

(3)实验技能。学科教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其学科独有的专业技能。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操作技能是区分化学与其他专业学生的重要指标。因此化学教育硕士,除熟悉中学化学各类实验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实验教学的能力。

(4)教研能力。全日制教育硕士不但要会教学,还应能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研,尤其需要在钻研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教育硕士需要借助教育实习的平台,找到研究方向,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升教研能力。

3.就业需求。我国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既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满足基础教育现代化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然而受社会资源不均衡、高校办学水平的差异以及一些用人单位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够了解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硕士就业现状并不乐观。

三、思考及建议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展开,充分其体现应用型和专业性,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1.优化课程结构,突出针对性。对比部属师范院校、省属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发现公共课所占比例较大,接近总课时数的一半[5]。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以及课时安排不合理的现状,应调整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切实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内容的针对性。

2. 注重参与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是联结如何根据学生心理活动来完成指定教学内容并达到教学目标的桥梁。教学过程中注重参与式教学,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特点结合起来,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堂参与、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完善双导师制,落实实践跟岗锻炼。双导师制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首先,建立校内外导师的选择及相关管理制度,对于校外导师,应减少中学教学任务,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教育硕士进行教学实践。其次,校内外导师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校内导师着重培养学生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索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和强化问题意识;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强化其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等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4.携手 “国培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与“国培计划”相结合,二者目标一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培计划”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还能提供一些优质的培训课程资源。二者结合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交流。

四、结语

教育的实施要最大化满足学生的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全日制教育硕士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快完善培养方案,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美丽.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2.

[2]莫玲丽,徐飞玲,许燕红. 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J]. 化学教育 , 2014, 18:52-56.

[3]王超文,彭蜀晋. 四川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 化学教育,2012,04:51-56.

[4]乔金锁,张爱华,熊静. 影响化学教师成为名师的因素探析[J]. 化学教育,2012,04:48-50:3.

[5]涂小凤.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需求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协同创新中教育硕士导师团队建设对策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参与式工作坊的模式: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