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线教育平台现状探析及两种新模式的提出

2016-05-14 05:40贺立群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在线教育

作者简介:贺立群(1993-),男,汉族,山东青岛,本科,四川大学,研究方向:教育测评。

摘 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K12(一般指从幼儿园到高中三年级的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平台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如此快速的发展,必然带来种种问题。本文对当下存在的K12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分类并对每类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进而提出了两种在线教育平台得新模式。

关键词:K12;在线教育;平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94-01

一、现存K12在线教育平台分类探析

1.概述。笔者将目前市面上存在的K12在线教育平台分为四类,分别是与课外辅导班对应的网络课程类、与教辅材料对应的自身题库类以及帮助学生解答题目的拍照答疑类和真人答疑类。下分类探析每类平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网络课程类平台探析。网络课程类平台(如海边网、新东方在线)让学生利用平台中各知识点的视频课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视频,解决知识疑惑,提高学习成绩。

这类平台是线下课堂的线上体现,网络课堂有许多优势,比如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名师的教育,性价比高,可以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可也有着如下问题:

(1)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制力。网络课程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必须与自己的惰性以及互联网上的种种诱惑做对抗。

(2)要求家长陪伴学习,增加家长的负担。由于难以监管,网络课程平台要求家长与学生一起听课,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3)缺乏面对面沟通。网络课程中学生对着屏幕学习,缺乏与教师的沟通,难以感受课堂的魅力,教师也不能通过沟通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

3.自身题库类平台探析。自身题库类平台(如猿题网)让学生做平台编制的题目,平台进行评阅,推送答案并分析题目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推送相关的试题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学生通过做新的题目,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提高成绩。某些平台还会对做题历史进行记录,综合分析得出学生自身的知识漏洞。

这类平台对应纸质教辅材料,提供分析、总结、错题记录等功能。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增加学生负担。这类平台要求学生在学校作业练习之外再做新题,无疑增大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2)要求学生高度的自控力。(同网络课程平台问题(1),此处略。)

4.真人答疑类平台探析。真人答疑类平台(如爱考拉)让学生上传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平台后台的老师进行接收并及时作答。部分平台将答疑者由教师变为优秀的学生,让“学霸”为同学答题。

这类平台帮助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难题,不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但仍有如下问题:

(1)答疑质量难以保证。当用户量增多,在线答疑需要庞大的教师群体,难免出现答错题、答题慢、步骤不清晰等问题。

(2)难以发现潜在问题。一道题目不会做有很多原因,单单解决一道题只是应付作业的“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5.拍照答疑类平台探析。拍照答疑类平台(如学霸君)让学生通过拍摄和扫描自己作业中的难题,系统进行题目识别,在自身题库中查找题目的答案。

这类答疑平台解决的真人答疑类平台答题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规模化解决学生问题。笔者认为问题如下:

(1)技术难度大,有良好的图像识别系统,实现的技术难度大,很难做到“有问必答”。

(2)缺乏沟通,难以发现潜在问题。(同真人答疑类平台问题(2),此处略。)

6.综述。综合上述四类平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K12在线教育平台普遍存在要求学生有高度自控力、难以发现学生错题背后的原因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线教育在K12阶段,面对缺乏自控力的学生群体,面对巨大的考试压力,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课程,而应是线下课程的补充和辅助。

二、两种新模式的提出

1.以课堂补充为目的的网络课堂平台新模式。笔者认为网络课堂新模式的创建应从内容出发。网络课堂的内容重心不应是课堂知识点的重复,而应是课堂内容的补充。这种课程短小而精悍,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因而不需要高强度的注意力,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却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具体而言,这里有两项内容笔者认为适合在新模式的网路课堂中开设:

(1)知识体系类课程。学校课堂的内容每节课很分散,也少有学校和老师对大专题的知识体系进行高质量的总结,因而这类课程重视对这方面知识的补充,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提升对学科知识整体的把握。

(2)基础概念理解类课程。在K12理科的学习中,有很多基础的概念和符号经常出现却少有人解释其含义。这类课程重在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他们虽然对做题没有直接影响,但对他们的理解却会影响对知识整体的理解。

2.以发掘题目背后问题为目的的题目类平台新模式。现有自身题库类平台,要求学生必须做题,进而根据所做题目进行分析,增大了学生的负担。而答疑类平台,虽没有新的负担,但仅仅给出了每一道题目的答案,没有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这两类平台应进行结合,让平台分析的题目来源既可以是学生在自身题库类平台上做的新题,也可以是在答疑类平台上提交的题目,在未来更可以加入在学校考试中的题目,平台对这三类题目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在不增加题目负担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仅仅给出答案只是这类平台的第一步,分析不会做的原因进而发掘题目背后的问题才是根本。同时,笔者认为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能力,而不是知识点。对题目的分析必须建立新的分析模型,进行“题组-知识点-能力”三层分析,最终发现能力的不足,并进行能力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帮助学生高效率的练习和学习。

综上,笔者提出的题目类平台新模式为“题目-答案-原因分析-发现能力的不足-进行改进”。

三、结语

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让学习不再痛苦,让能力得到提升,让人格得以塑造。这样的意义上,要做杰出的K12在线教育平台,互联网思维行不通,新的模式必须能够走学生的思维,站在学生的立场,真正地改变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让学习快乐而高效。

或许,这才是未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猜你喜欢
在线教育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交互式课堂及教学模式探索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务实之路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在线教育探讨
“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分析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分析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探究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