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马棚》看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情怀

2016-05-14 13:29王丽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尊严人性

王丽

摘 要: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烧马棚》是一篇非常出色的短篇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在面对父亲习惯用暴力发泄不满并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时的心理挣扎和抉择。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篇看似充满了冲突与怒火的短篇小说其实深刻体现了福克纳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 《烧马棚》 人道主义情怀 尊严 人性

福克纳被人称为美国南方文学领袖及“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与南方有着不解之缘,正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才创造出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独一无二的小说王国,正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包容使得小说作品深刻而又不乏温情。表现小萨蒂在父亲纵火和正义之间做选择的《烧马棚》是福克纳最初发表于1939年6月号的《哈珀》杂志上的,之后合并进1940年出版的《村子》里,1950年再编进《短篇小说集》中,并于1980年被改编成电影。1939年一面世就以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的身份获得首届“欧·亨利纪念奖”。

《烧马棚》讲述的是南方白人佃农阿伯纳带领一家人不断搬迁的窘迫生活。阿伯纳是一个缺乏教养,处事方式接近无赖的人。他的内心总是对雇主们充满仇恨,总是习惯搞破坏满足自己极端的心理不平衡。他还希望儿子们继承他的秉性,不时地故意在儿子面前展示他面对权贵依然我行我素的态度和行为。然而小说中的小儿子沙多里斯是一个天性单纯向善的孩子,他的内心始终在血浓于水和正直之间分裂和冲突。一开始他不情愿地作了伪证,后来他的内心在道义和父权的不断分裂下痛苦到了极点,终于无法按捺与生俱有的正义感,跑到少校家报信,再后来听到枪声后他的内心再次在血亲面前冲突,这种心理波动的描写曲折而又真实,正是这种一波三折而又符合人性的心理冲突的描写使得这篇作品深刻﹑丰富而又不乏人道主义情怀。

福克纳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写作,正如他在诺贝尔奖的得奖感言中提到的,他一再重申“内心深处永恒的真理”,如爱、荣誉、怜悯、尊严、同情与牺牲,并认为将这样的元素融入作品,才能够打动读者。福克纳试图重塑那些被现代生活压抑得几乎要窒息的人的自然本性。他坚信,只要人们能够抵挡住现代生活的诱惑,就能够找回失去的美德及先天接受现实和忍耐的能力。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一、沙多里斯的反叛是对邪恶人性的摆脱

无论是第一次去德·斯班少校家还是后来去送洗过的地毯,父亲都专门带着男孩,且先后通过故意粘上马粪的脚踩脏地毯和刻意把肩上的地毯摔下去的行为让儿子耳濡目染。说明父亲觉察到这个小儿子和自己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因为在之前他与哈里斯先生对簿公堂时,自己的小儿子就没有斩钉截铁地维护自己。但他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他也看到沙多里斯在听到别人骂自己是烧仓房的无赖时转身进行反击,而且在挨了一拳后依然再爬起来纵身反扑。为了防止落得六亲不认,他作为父亲要对这个儿子进行所谓的教育。他希望儿子在这些雇主和少校面前始终与自己一条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沙多里斯整日都在目睹父亲和别人作对,比如故意踩脏别人的地毯,又心存歹意地用碎石片儿将地毯洗坏,因为地毯的损坏,他们再次被索要20蒲式耳玉米的赔偿,这又使得父亲内心的火药桶爆发到极点,决定通过烧马棚进行报复。父亲并没有给儿子树立健全的男性作风和行为模式,而在小说中这种负能量的言传身教似乎只影响了他的哥哥,沙多里斯偏偏继承了妈妈的勤劳和善良,还有作为一个男儿想要维护社会公正的本能冲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沙多里斯是福克纳心中理想的英雄人物。在那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所有不可能却在这个孩子身上皆变成了可能。尽管受到父亲的压制,却依然追求正义,内心阳光。去德·斯班少校家一趟是沙多里斯不断摇摆的内心冲突的一个转折点。“他一见就把父亲忘了,也把心头的恐惧和绝望全忘了,后来虽然又想起了父亲,那恐怖和绝望的感觉却没有跟回来”。站在这座宅院前,他感到安心而欢喜,他觉得这样安宁而体面的世界是父亲畏惧于冒犯的,他的内心终于不用再煎熬,他可以摆脱言不由衷的撒谎了。房子在这里代表的是正义、教化和文明。“或许父亲也会感受到这股魔力呢。这个宅院没准能让他有所改变,哪怕他不愿意也得变。”在走进德·斯班少校家的宅院时,阿伯纳和沙多里斯这对父子的心理面貌有鲜明对比。沙多里斯虽然也很向往能住在这样的一座宅院里,但这种向往并没有转化成羡慕嫉妒恨,这个内心单纯而善良的孩子没有因为自己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感到眼红和伤心。对于大厅里的陈设和布局,无论是旋梯还是吊灯和画框,男孩看了后都是一种暖流奔涌的感觉,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一直是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而与此同时他的父亲却是妒火中烧,且这种妒忌很快就转化为憎恨。他心里憋着的恶气和贪欲在穿过门廊时已经压缩到了极致,于是怨气就顺理成章地发泄到了地毯上。当男孩牵着缰绳在地里干活时,他想到了玉米、地毯和火,这一系列冲突让他感到被撕裂般的恐怖和痛苦。于是当父亲再次准备放火烧少校家的马棚时,沙多里斯无法忍受了,他决定这次拼尽全力也要阻止父亲,因为他知道这种所谓蔑视权贵的行为只能是以卵击石,并最终给家庭带来灾难。他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他最终背叛了自己的血亲,勇敢地挑战了父亲的权威,反叛了代表旧社会和旧传统的封建家长对青年人的压制与摧残。在故事的结尾,由于他的通风报信导致父亲和哥哥遭到了枪杀,听到枪响后,他停下了奔跑的脚步,嘴里呼唤着父亲,内心又再次在正义与血浓于水之间撕裂和冲突,这样的逻辑是完全符合人性的。阶级矛盾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虽然他的反叛直接导致亲人受伤或丢了性命,但他最终还是摆脱了邪恶,选择了正义,他没有回头。

二、阿伯纳的做法虽然偏执极端,但这个专制家长同样是旧制度的受害者

本文通常见到的译本翻译成《烧马棚》或《烧畜棚》,那么就需要先介绍barn这个词。《美国传统词典》给出“barn”的释义为:“A large farm building used for storing farm products and sheltering livestock.”意思是用以贮藏农产品或遮盖牲畜的大型农舍。它有马棚的意思,但最主要的,这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家庭物资,比如粮食、牲口等的储藏间,在其中纵火是要给这家人带来经济上毁灭性的打击的,但是仓房都远离住房,大多数情况下会建在田地的附近,所以一般不会烧到人。要理解这里虽然有较强的仇恨,但还没有到想要杀人的地步,也没有特别和动物过不去的意思。小说中的哈里斯先生也提到虽然仓房都烧光了,但牲口是救了出来。战后,奴隶制虽然被正式宣布废除,但实际上在南部的重建过程中,黑人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和平等的地位,《宅地法》并不适用于黑人﹑印第安人和美国的亚洲移民。他们不是被迫给农场主耕种田地,就是给工厂主做工。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农业迅速发展,随着向西部进行扩张和土地面积的增加,新发明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采用,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地里劳作时却依然是靠双壁犁和骡子。小说中的德·斯班少校是典型的南方贵族,他在故事中扮演的就是保护旧南方和维护贵族利益的角色,南方农业的滞后发展和他们脱不了干系。沙多里斯好心去少校家报信,少校却让黑人管家抓住他;少校一句“你从来就不曾有过100块钱,你也永远不会有100块钱”刺激了阿伯纳的神经和他那本就偏执的仇富心态,从而使他失去理智地再一次要去烧马棚,可少校就直接升格到开枪杀人了。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必然导致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某种程度上说,火对阿伯纳既是一种报复的手段,更是维护他尊严的途径。“父亲认为火的力量是保证自身完整的武器,不然就是有口气也不过是行尸走肉”。阿伯纳内心深处敬畏和崇拜火的力量,就像有人爱刀枪火药的力量一样,在他的眼中,火就是信仰,他既可以用火来对抗他所受到的轻蔑,抒发内心的嫉妒和愤懑,从而维护他的自尊,又可以把火当做强有力的武器。

三﹑文中的父亲并非全然一无是处

作为一家之主,阿伯纳一直带着一家人到处干活维持生活,虽然颠沛流离地换了十二个地方,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会时不时地掏出一片干乳酪和几把饼干分给孩子们吃,午间还偶尔有咖啡喝。他对孩子们,尤其是两个儿子也似乎尽着一个父亲的责任。作为曾经的职业马贩子,他带着两个儿子在马市上观看换马和买马,在带领他们观察马市的过程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对一些牲口评头品足。在四年的南北战争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战争的破坏性,作为一个不属于南北任何一方的马贩子,他整日在树林里东躲西藏地过活,遇到南军或北军都有丧命的危险,他还必须克服夜晚树林里的黑暗和阴冷的寒气,而他努力凭借心底深处的信仰,即一堆小家子气的火和自己的意志力度过了漫漫长夜。尽管文中的父亲行为有些无赖,但在福克纳看来依然不乏人性的可贵之处。小说的中心人物沙多里斯也对自己的父亲有些许称赞和欣赏,他认为只要事情的优势能有一半以上的把握,父亲干起事来就有狼一样的独断,甚至还颇有些魄力。作者并非在文中一味地批判这位专制的父亲。阿伯纳的言语透露出他的纵火之因,他望着富贵的宅第说道:“雪白的,很漂亮,是不是?那是汗水浇成的,黑佬的汗水浇成的。也许他还嫌白得不够,配不上他呢。也许他还想混上些白人的汗水呢。”对于他这样一个家境贫穷的人来说,当他看到贵族时,心理很容易产生仇富情绪,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对财富的眼红都是一种心态的存在,从人性的一般特点看,仇富的本质是爱富。从社会现实角度看,爱富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很正常的心理。他用极端且不理性的行为反抗着上层白人对底层白人的压榨,他内心的阴暗其实反映了旧南方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

福克纳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获奖感言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发言之一。他说道:“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福克纳以其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创新性及反映人类内心冲突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关注。”《烧马棚》是吸引了学术界较多关注的几篇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看似充满了冲突,实则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振武.一支给埃米莉的玫瑰——福克纳短篇小说[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冯镔,仇云龙.一篇小说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5-77.

[4]皮爱红.道义与血统的较量——解读福克纳《烧马棚》中的沙多里斯·斯诺普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03-104.

[5]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尊严人性
逼近人性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文本赏析
南风直须吹
对康德的道德“尊严”概念的思考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