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

2016-05-14 07:05刘韵秋
百年潮 2016年5期
关键词:纺织厂织布机旅长

刘韵秋

1940年1月,毛主席发出“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克服困难,建设边区”的号召。我们第三五九旅一部开进南泥湾,一边担负警卫党中央的任务,一边进行生产。

两手空空的纺织厂厂长

我那时在旅供给部工作。有一天,供给部部长何维忠对我说:“老刘,战士们的衣、被,每年要补充。但是眼下采购原料有困难,也没有钱买。我们搞供给工作的,不能光等总部的分配,得自己动手才行!”

我说:“首长,我正想向您请示呢,不只单衣发不出,库房里连毛巾也没有几打了!”

何部长说:“前天,王旅长指示我们成立一个纺织厂,由你当厂长。至于技术工作,在我们供给部办的训练班里,有个河北高阳县的人会织布,请他先开个头。以后再在部队里挑,只要从前在家里织过布,懂一点的,不管是排长连长营长,你尽管调好了。”

就这样,我当了名两手空空的纺织厂的厂长。

那时,我们没有一架织布机和一间厂房,更不要说什么棉花、染料了。

我们旅供给部设在绥德。这一带的老乡,以前会纺土纱、织土布,可是后来都被洋纱、洋布挤倒了。我们访遍了绥德城内外,在一个耳聋的老婆婆家里,找到一架她姥姥留下来的破织布机,借给了我们。我们向老乡借了半眼窑洞,把这架织布机放下,纺织厂总算有了一点眉目。

那时,我们没有一点资金。我托人向一个商人赊了一捆16支纱做经线,用我们自己手纺的土纱做纬线,叫那个高阳人“噼噼啪啪”织了起来。一天一夜,紧赶慢赶,只织了一丈二尺布。我仔细一算,还好,比市价便宜1/3。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把这一丈二尺布送到供给部,请何部长转给王震旅长。不料王旅长看到后非常高兴,把布摸了又摸,照了又照,连声称赞说:“老何,不错呀!我们自己能织布了!”

第三五九旅有一万多人,我们一天只能织一丈二尺,不够用,上级叫我们立即扩大生产。

织布机不够,旅修械所就暂时改行,拼凑了19架小木机子。我们还派人到山西买了四架铁机子。梭子不好买,我们就用枣木、杏木自己雕。递送梭子的速度慢,初则改为手拉,再则改为脚蹬,比原来快得多了。

厂房不够,我们找了个龙王庙,把供桌和供像挪开,放上织布机。工厂就正式开始生产,定名为“大光纺织厂”,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克服困难,迎接光明的意思。王震旅长为庆祝工厂开张,用毛笔写了一副对联,叫我们贴在龙王庙的大门上:

动手动脚 自给自足

同心同德 爱国爱民

冲破重重困难

开厂后的第一天,资金和原料成为尖锐的问题。

我们向边区政府借了20万边币做资金,但周转还是不灵。我们便派出许多采购员,到延安、榆林、西安去“交朋友”,向商人赊购一些洋纱回来,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归还本利。有的采购员还冒险到晋中敌占区和敌后去,拿战士们打来的盐巴跟老乡们换棉花。

采购员把大包小包的棉花,千里迢迢运回边区后,一部分发给战士们纺成棉纱,又挨家挨户地动员老乡们给纺织厂纺线。妇女们没有纺车,采购员负责找;她们不会干,采购员手把手教。他们为了接近群众,抢着给老乡挑水,给娃娃收拾屎尿。还利用这些机会,宣传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然后,又从东家串到西家,把她们纺好的棉纱零零星星地收集起来,推着手推车,挑着货郎担,送回纺织厂。

在部队里,第三五九旅全军动员,从王震旅长到每一个战士都学纺纱。我们还成立了家属学校,把妇女集中起来,一齐动手。在每眼窑洞的前面,摆着一排排纺车。不会就学,劲头十足。纺车“嗡嗡”地响着,雪白的棉花慢慢地变成了光洁、耐拉的棉线。手巧的,一天能纺二三两一等线;手慢的,也能纺出一二两二等线。收拢起来,积少成多,可解决大问题!后来,我们干脆办了个纺纱厂,置了四架弹花机、40多台纺纱机。棉纱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不久,我们又在西山寺、保障文砭增设了厂房。凡是半塌的破窑、寺庙,征得群众同意后,都放上了机子,“噼噼啪啪”地织起布来。

从1942年6月到10月,我们又在绥德另打了六眼大石窑作为厂房。窑洞没有打好之前,把织布机放在院内,搭起帐篷,将就着干。

这时,我们已不满足于一色的白布,都想生产色彩多样的布匹,可是,我们没有染料!

我们就用草木灰,染成灰色的布匹。在南泥湾和金盆湾,还有一种叫“黑格兰”的树根,把它煮开了,能染土黄色的布。这样,第一批带颜色的布匹终于生产出来了。

生产大发展

纺织厂从无到有,飞快发展起来了。不久,已拥有108台织布机和800多个熟练工人,能织二尺四寸的宽面布,保证供应全旅一万多人的被服、毛巾和当时著名的“难民纺织厂”“边区纺织厂”。1941年,我们实得红利390万边币,1942年10月,增至800万边币。

纺织厂生产的布匹,花样也一天天增多,我们不仅织出了厚实的土布、土洋各半的白布、光滑紧细的洋布,还织出了闪光布、格子布、斜纹布、帆布、冷布、土褡裢布、折子绸、华达呢,以及色彩鲜艳的花布,品种达到200多项。

有一次,王震旅长陪着边区政府几位负责同志到“大光商店”去参观。他指着我们厂的试销品,笑着说:“看!这是我们大光织布厂的产品,花色全,质料好,价钱又便宜!”接着,他又热心地向参观的人们一一介绍,什么样的花布适合妇女、娃娃们穿,什么样的布结实耐用,适合男子做衣服……参观的人们称赞不已。我们心里更是高兴,有的同志笑道:“王震旅长给我们当推销员啦!”

我们大光纺织厂的布:布面平整,布边崭齐,布眼正方,疙瘩很少,坚实耐用。四八布和土褡裢布更受农民欢迎。以后远销佳县、清涧、吴堡等地,供不应求。

有一次,第一二〇师的政委关向应生了病,治疗时,医院和后勤部的同志想给他买一件毛巾睡衣,跑遍了延安的市场,都没买到。我听见这个消息后,忙跑回来和厂里的老师傅商量,利用织毛巾的机子,给关政委织了两件毛巾睡衣材料,赶着缝起来,真是又厚实又软和。关政委接到后,用手抚摸了半天,高兴地说:“第三五九旅真不赖呀!他们不只在南泥湾种出了棒子和南瓜,还能织出这么好的毛巾。我们的战士有一双多么巧的手啊!”

首长的这些话,使我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用事实回击敌人

1942年,敌人对我们的封锁手段更为毒辣了。胡宗南气势汹汹地宣布:“凡运洋纱、棉花进共区者,杀无赦!”因此,纺织厂的棉纱来源又遭到了极大的困难。

没有棉花,我们便发动群众种植,请原籍冀、苏、豫等产棉区的指战员作指导,在延川、延长、清涧一带适宜种植的地方,播下了种子,解决了一部分棉花的来源问题。

1942年10月,边区人民政府在延安开了一次劳军和庆祝斯大林格勒大捷的群众大会。会上,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自送给王震旅长一套呢子衣服,并说:“自从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以后,你们九旅在南泥湾搞大生产,办纺织厂,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很大的成绩。现在敌人企图用禁止棉花进口的办法,扼杀我们边区的纺织厂。现在,‘难民和‘边纺两厂,用羊毛织出了这种呢子,我相信,大光纺织厂也会想办法克服困难的!”

王震旅长双手接过那件呢子制服,在会上表示:“我们第三五九旅,一定让每个战士、干部都穿起呢子衣服!”

自从王震旅长在大会上做出保证之后,我们立即派出大批采购员和工人,走遍陕北山区的穷乡僻壤,甚至到了数百里之外的甘肃、内蒙古、山西敌后和国统区的广大农村、草原,大量收购羊毛和骆驼绒。同时,马上派人到榆林、宝鸡请来了老师傅,教工人用土织布机织呢子。另外,动员了一批技术工人,给织布机进行了技术改造。

这时,全旅指战员都行动起来,每人领了几斤羊毛。我们对大家说:“同志们,别小看这几斤羊毛啊!等你们把它捻成了线,我们纺织厂就把它织成呢子。今年一冬的棉衣,全靠它了!”

战士们捻线,比纺纱还要热闹。大家从地里生产回来后,把肩上的大镢头放下,匆忙擦一把脸,就坐在窑洞门前捻起线来。吃饭捻,晚上捻,开会也捻。大家的情绪非常高,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的边捻线边唱歌。常常可以听见这边一个湖南籍的战士高唱:“开荒呀,开荒,前方的战士要军粮!”那边一个湖北籍的战士接着唱:“织布呀,织布,前方的战士要衣服!”

在我们厂里就更热闹了。有的去采购羊毛、驼绒,有的到各团各营去收集毛线;有的改纺织机,有的织呢子、军毯;有的染色;有的像舂米一样,用木头把织成的呢子舂平整。

呢子织出来了!军毯、驼绒背心也织出来了。这年冬天,战士们都穿上了又厚实又暖和的棉衣、呢子军衣!许多闲不住双手的战士,还织了毛手套、毛围巾、毛袜……陕北的老乡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当兵的能穿上黄呢子军衣!”有的老乡遇见我们时,笑着说道:“咱们军队不简单呀!除了不会生娃娃,什么都行啰!”

难忘的日子

1944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大礼堂召开了边区各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边区纺织、被服、造纸、印刷、化学、工具、石炭等七类工业的200多位代表。

我们大光纺织厂在党的领导下,做出了一些成绩,旅供给部让我去参加这次会议。那次工代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是:“提高产量,改进质量,减低成本,为边区工业品自给自足而奋斗!”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朱总司令还专门给我们讲了一次话。那天,朱总司令身穿一套灰棉军衣,腰上扎着武装带,打着绑腿,脚上穿着一双黑布鞋,神采奕奕。他在讲话中指出:“难民”“边纺”“大光”几个纺织厂,白手起家,成绩很大;但是,产品的质量还不够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提高。他和善地笑着说:“同志们,我们不能光织一些孝子布呀!”

是啊!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一定要让边区的妇女、娃娃们穿上更漂亮的衣服!

5月22日,是大会开得最热闹的一天。记得那天下午2点多钟,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摆了30多桌酒席,欢宴全体代表。宴会之后,又在党校大礼堂开了一个晚会来招待我们。

招待会上,当全体职工向中央负责同志献旗时,想不到毛主席却从后台缓缓地走了出来,礼堂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毛主席等大家的掌声慢慢静下来后,才开始给我们讲话。

毛主席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指出:边区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接着,他又讲了边区工业的重要意义。他说:边区在五年前才真正开始有了一点工业。当时只有700个产业工人。1942年有了4000个,到了1944年就有了1.2万个工人。所以,边区工业的进步是很快的。它的数目虽小,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却非常远大。谁要不认识这个最有发展、最富有生产力、最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谁的头脑就是混沌无知。

毛主席还讲道,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使中国的民族独立得到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毛主席激动地说: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

毛主席讲到了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这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的最重要的东西。他谆谆告诫我们,要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学会经济工作,指示我们不要当空头革命家。

接着,毛主席又反复给我们讲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道理。最后,非常风趣地结束他的讲话:同志们,你们还要看战地服务团演出的精彩节目。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的讲话就到此为止吧!

礼堂里响起一遍又一遍热烈的掌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党的方针,“提高产量,改进质量,减低成本,为边区工业品自给自足而奋斗!”这是边区政府的指示,是党托付给我们的庄严使命。我们将坚决地贯彻执行。

延安的精神、南泥湾的传家宝、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愤图强的决心和意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如此。

(摘自《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有删减)

猜你喜欢
纺织厂织布机旅长
赞浦子·秋怀
快刀猴
又闻机杼声
改革开放初期,南平纺织厂女工在纺纱。
大校旅长退休回乡当农民
织布机
青裤瑶的织布机
纺织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应用
纺织厂空压管网的节能优化
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