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2016-05-14 23:33杨景洪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5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血常规

杨景洪

【摘要】 目的:评价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为之后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取65例作为甲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急性肺炎的患儿65例作为乙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丙组,比较三组的血常规、ESR、CRP水平。结果:甲组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R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甲组的WBC、N、CRP、ESR水平高于丙组,乙组的CRP、ESR水平明显高于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ESR、CRP三项指标对于诊断小儿急性肺炎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血常规; 血沉; C-反应蛋白; 小儿急性肺炎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blood routine,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reactive protein(CRP)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65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first group,65 children without acut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econd group at the same time.In addition,65 healthy children who were in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third group.The levels of blood routine,ESR,CRP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levels of WBC,N and CRP in the fir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econd group,the levels of WBC,N,CRP and ESR in the fir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ird group,the levels of CRP and ESR in the secon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ird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hree indicators of blood routine,ESR and CRP for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have obviou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Blood routin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C-reactive protein;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feng County,Yongfeng 331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5.011

小儿急性肺炎为儿科一种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能会发生,若不能彻底治疗,病情容易反复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1]。因此早期及时诊断病情,不仅有利于早期治疗,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临床效果至关重要[2]。血常规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目前最基础的一项检测指标,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逐渐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接受。血沉(ESR)也叫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则主要由五个多肽亚单位组成,其是人体遭受入侵或组织受损时在血浆内浓度急剧升高的一种急性期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将血常规、ESR、CRP等联合应用于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3]。本研究为评价血常规、ESR、CRP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采用血常规、ESR、CRP联合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取65例作为甲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14岁,平均(8.2±1.1)岁;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急性肺炎的患儿65例作为乙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3~12岁,平均(8.0±1.2)岁;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丙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3~13岁,平均(7.9±0.9)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听肺部有中细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症状;(3)经肺部X线片检查可见斑片状阴影;(4)年龄1~14岁;(5)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1)不符合小儿急性肺炎诊断标准;(2)合并有心、肝、肾疾病;(3)合并有造血系统疾病;(4)精神病患儿;(5)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5]。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常规、ESR、CRP,采集血样时,实施规范操作,先用医用酒精对患儿手指进行消毒处理,擦去第一滴末梢血,之后取20 μL末梢血,用于测定血常规,2 mL抗凝血用于测定ESR(采用魏式法),2 mL静脉血用于测定CRP,统计检测结果。

1.4 判定标准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范围(4.0~10.0)×109个/L,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约为正常范围的50%~70%,小儿ESR正常范围0~10 mm/h,CRP正常范围不大于10 mg/L[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5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WBC、N、CR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WBC、N、CRP、ESR水平均高于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CRP、ESR水平明显高于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肺炎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研究显示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一项主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对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性极大[6-7]。小儿急性肺炎为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幼儿肺炎疾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儿童成长发育[8]。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湿啰音,也有一些患儿不发热,但表现为咳嗽加重[9]。仅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抗生素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临床认为,早期明确诊断患儿疾病,可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临床常用的诊断肺部疾病的方法是依据胸部X线检查,不同病原菌肺炎X线表现不同,用于诊断肺炎价值显著。但因小儿细菌性肺炎病情特殊,再加上小儿体质的特殊性,小儿病情比较多变,若不能及时诊断,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十分必要[10-11]。

临床提出诊断小儿急性肺炎,不仅可采用胸片检查,还可利用免疫学、血液检查。血常规为临床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也是一项基础检测,被患者以及医生广泛接受。WBC计数为鉴别判断是否发生细菌性感染的常用指标,但因WBC受生理、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儿童的WBC水平多有显著差异,部分患儿WBC基数原本低,轻度升高仍在正常范围内,一部分细菌感染患儿WBC计数无明显变化,对于临床诊断并无价值[12-13]。CRP参与机体防御机制,一旦机体受损或出现炎症反应,CRP水平便会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处于肿瘤、炎症、感染、创伤等情况下,会明显上升。因此,可根据CRP水平高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而且CRP较WBC更为敏感,变化早于WBC出现,有疾病发生时,CRP水平便会迅速上升,一旦病情改善,便会迅速恢复正常[14]。CRP多存在于感染早期以及炎症反应患者血液中,相较于WBC,其稳定性更好,年龄、血色素等均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儿科感染诊断。ESR也是非特异性炎性指标,其主要是指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因密度较大而发生的下沉现象。临床上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作为红细胞沉降速度,即红细胞沉降率。ESR也是临床上检验各种炎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肺炎、活动性结核病、化脓性脑炎、肾炎、盆腔炎)、各种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炎等)等疾病的常用方式[15]。然而由于ESR的影响因素较多,故而通常不能单独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研究显示,通常情况下,正常人之间ESR速度无较大差异,相对于儿童而言,成年男性及妊娠妇女的血沉速度较快。然而,若患者伴有某些疾病或机体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等水平上升则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ESR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通常将其与血常规、CRP水平检测等联合使用。

本次研究中为探讨血常规、ESR、CRP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采用血常规、ESR、CRP联合方式对甲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甲组WBC、N、CRP水平均高于乙组,甲组WBC、N、ESR、CRP水平均高于丙组,乙组的ESR、CRP水平均高于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可根据上述数据变化诊断儿童急性肺炎。

综上所述,临床可通过检测血常规、ESR、CRP水平用于诊断小儿急性肺炎,其效果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指导后期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曼.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患者衣原体感染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8):69-70.

[2]王旭艳,冯媛.急性肺炎患儿肠道病毒感染状况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133-1135.

[3]王久胜.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对小儿急性肺炎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4-15.

[4]陈文恭,刘娇,姚建英,等.22例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治疗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4):614-617.

[5]胡忠溃,吴南海.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54-2355.

[6]王宁,刘瑞强,韩轶,等.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中肺低剂量区体积预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5.

[7]章海峻,陆春琴.痰液肺炎支原体DNA与血清MP-Ab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7):65-66.

[8]陈凤莲.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20-3621.

[9]刘绮婷,何凤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210-211.

[10]葛小丽,陈洪敏.几种炎性标记物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282.

[11]李晓静,宋培林.丹参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74-275.

[12]李忠梅,孙玉新,张艳霞.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急性肺炎50例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3-15.

[13]周伟杰,覃艳春.淀粉样蛋白A与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2738-2740.

[14]常宏,周海霞,吴金义,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和肽素、肌钙蛋白、BNP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9):1519-1520.

[15]李雪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4):224-225,229.

(收稿日期:2015-11-05) (本文编辑:王利)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血常规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科普小常识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