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工厂”型物流实训基地建设

2016-05-14 03:43万顺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岗位

万顺江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贴近物流企业的实际,使培养的学生尽可能符合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是摆在所有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校从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入手,深化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培养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同。

一、建设实践

1.校企合作成立研发小组

我校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公司郑州南阳寨分公司和河南新家园建材家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由学校、企业有关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校企共同研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2.选定典型企业

选定中储发展股份公司郑州南阳寨分公司和河南新家园建材家居有限公司作为典型企业,将其业务运作中各个环节的物流业务、物流作业流程和岗位工作规范作为建设物流专业“教学工厂”实训基地的基本模板。

3.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对典型企业的业务类型、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进行深入调查,对其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进行了分析、归类、提炼,形成物流专业职业岗位标准、职业岗位成长过程体系标准、职业岗位成长环境标准。

4.营造企业文化环境

实训基地按照物流企业实境构建,重视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包括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标语、文明公约等内容,把这些内容布置陈列在实训基地的醒目部位,营造与物流企业相仿的文化氛围。

5.营造逼真教学环境

根据物流企业业务运作和业务流程,把“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收货理货区、托盘货架储存区、电子拣选区、包装加工区、自动化立库仓储区、自动分拣区、出库理货区和多媒体教学区,并且对专业教师进行了培训,完成 “教学工厂”的建设。

6.开发“理实一体”教材

坚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注重 “做中学,做中教”。我校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全日通物流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公司郑州南阳寨分公司等其他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编写出版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的《仓储与配送实务》《运输作业实务》《物流单证实务》《物流设备操作》规划教材和特色校本教材,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

7.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围绕模拟物流企业实际作业业务流程,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引领教学、“岗位情境教学”“岗位实训教学” 和案例教学等方法,把仓储与配送、物流单证实务、物流设备操作等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各个教学项目任务中,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做学合一,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如在仓储与配送、物流单证实务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往往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根据收集和获取企业的有关资料、信息,下达任务指令,以学生为主体(中心),采用小组的形式,围绕完成工作任务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以小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相关技能训练的目的。在物流设备操作的教学中,教师先示范技能操作,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练习,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通过学一学、试一试、看一看、做一做几个环节来实现,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8.改革了考核方式,建立了校企共同评价考核体系

由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实训内容的增加,传统的单一以期末卷面成绩为准的考核方式已经不适用,因此我们将物流专业的课程考核日常化、多样化、过程化、综合化,包括平时上课出勤、上课提问、作业情况,项目测试等。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项目结束学生都有一个考核成绩,学期末教师把所有教学项目成绩、技能比赛成绩、技能签定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我们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企业技能骨干或能工巧匠参与技能项目成绩考核评定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结合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

二、主要成效与成果

1.明显改善了专业教学课堂氛围和专业教学效果

在专业教学中一改过去“学科理论体系灌输+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引领教学、“岗位情境教学”“岗位实训教学” 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寓教于“实际工作”之中,不仅使学习内容更直观,易于吸收,而且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不进、学不会、厌学的情况。

2.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学和企业实际工作的脱节问题,提高了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

这种技能培养模式是把真实的企业、真实的工作和真实的工作岗位“搬进了学校”“搬进了课堂”,学生在“教学工厂”学习,能够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感觉企业真实的企业文化,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获得企业真实的职业体验,逐步形成职业能力,掌握专业技能,真正成为物流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3.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

“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和环境,为学生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共有16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物流技能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展现了河南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和技能水平,为河南省和学校赢得了荣誉,受到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报表彰。在2015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物流服务与管理类比赛中,经过理论和实操技能的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取得了两个项目4个一等奖(两个项目一等奖都是第一、二名)的优异成绩。

三、几点思考

1.“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必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无论是对典型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等内容的调研和分析,还是 “理实一体”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出版,都离不开物流企业有关人员的参与。因此,建设“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要以校企合作为前提条件。

2.“教学工厂”型中职物流实训基地需要高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关键。我校不断加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专业教师要到物流企业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并了解掌握物流企业典型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等;同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解决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的问题。

(责编 陈颖)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