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应用与效益分析

2016-05-15 02:27李晓辉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思茅罗非鱼鱼苗

李晓辉

(思茅区农业局渔政管理站,云南普洱 665000)

思茅区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应用与效益分析

李晓辉

(思茅区农业局渔政管理站,云南普洱 665000)

文章立足思茅区渔业养殖的资源优势,以罗非鱼养殖为研究对象,就池塘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经验总结,重点探讨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与应用效益分析问题,旨在促进罗非鱼高产精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思茅区渔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思茅区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思茅区 罗非鱼 池塘养鱼 高产精养技术

罗非鱼(Tilapia)又名非洲鲫鱼,属鲈形目(Percifc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生长适温22~35℃,具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是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目前在我国广泛养殖,也是许多地方渔民及养殖场增收的重要养殖品种。常见的罗非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及海水养殖,其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是池塘养殖。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中下游,是普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其水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及四季温和的气候特点十分符合罗非鱼快速生长的条件需求,因而非常适合开展罗非鱼池塘养殖,也为高产精养技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 思茅区罗非鱼池塘养殖情况概述

思茅区渔业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气温较高,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降雨量1 524.4 mm,无霜期318 d,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水资源及四季温和的气候特点十分适合罗非鱼的发展养殖,是云南省渔业区化规划的温热鱼类养殖区,也是云南省内罗非鱼养殖水平较高的区域,渔业快速发展,池塘养殖面积从1998年的338.4 hm2逐步增加到2016年770 hm2,水产品总产量从1998年的1 930 t增加到2016年2.203万t。虽然全区养殖面积不断增大,但大部分养殖户习惯延用传统养殖方式,技术含量低,池塘单产不高,且随着近几年罗非鱼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养殖效益下滑,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损。为此,思茅区农业局渔政管理站以李福敏池塘养殖为重点,对目前思茅区具有代表性的精养模式进行了跟踪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2 思茅区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主要措施

2.1 精养池塘的选择与整理

(1)精养池塘的选择。罗非鱼高产精养技术养殖的池塘要选择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光照充足、背风向阳、注排方便、水电路3通的池塘,面积一般以0.33~1.33 hm2/口为宜,水深2~2.5 m,底泥不超过20 cm。

(2)精养池塘的清整。在开展池塘高产精养技术养殖前,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整。具体方法为:每年2月中旬,将池塘池水排干,暴晒24 d后,对不符合养鱼标准的池塘进行小改大、浅改深扩容清淤改造,使池底淤泥平均厚度保持在10 cm,同时完善沟渠、注排水系统,在入水口处放置细网,做到能排灌自如,变死水养鱼为活水养鱼。在放苗前第19 d,向池塘内注入新水,水深控制在53 cm,生石灰100~150 kg/667 m2兑水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杀死病源体。放苗前1周加入新水,并泼洒杀虫药1次,以杀死水中的鱼卵、虫(卵)及致病菌。同时,投入500 kg/667 m2发酵好的有机粪肥作为基肥培肥水质。

2.2 罗非鱼鱼苗的培育

思茅区传统池塘养殖通常不配备专门鱼种培育池,而精养模式下必须按1∶10的配套培育池,将鱼苗培育至30~50 g/尾,再转入成鱼池进行养殖。

(1)育苗池塘的选择。鱼苗培育池塘面积0.13~0.2 hm2为宜,光照充足,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背风向阳,水深能达到1.5 m左右,底泥不超过20 cm。

(2)培育池塘的清理。在鱼苗下塘前30 d左右排干池水,曝晒20 d左右,清理过多淤泥及周围杂草。放苗前15 d注入新水,入水口加滤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注水水深50~60 cm即可,用50~70 kg/667 m2生石灰或5~7 kg漂白粉泼洒消毒,放苗1周前泼洒1次杀虫药,杀死水中的鱼卵、虫(卵)及致病苗。

(3)鱼苗下塘。罗非鱼水花苗选择清水下塘培育,一般在晴天上午9∶00~11∶00时完成投放,投放时要求水温差不能超过2℃,在鱼塘的上风口处轻匀将鱼苗放入,投放量不超过10万尾/667 m2。

(4)罗非鱼苗培育。鱼苗投入后第3 d开始,应进行少量投喂,投喂主要以豆浆为主,加少量熟鸡蛋黄和青霉素以提高罗非鱼苗成活率。投喂5~7 d后以豆浆为主,15 d后开始投喂32%以上蛋白的精饲料。25~30 d后,适时分塘进行培育或分养。鱼苗前期每天投喂6~8次,后期4~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4%~6%。

表1 产量和成活率对照

表2 效益分析

2.3 合理放养与搭配

(1)放养时间。每年到3月下旬、4月上旬,当水温加升并稳定在20℃以上时,即为鱼种的理想投放时间。在池塘粪肥投入后的10 d前后,可以结合当天的天气情况选择鱼苗的具体投放时间,苗种投放应选择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天气进行投放,并选择那些前期已经在清水中培育出了品质好、体格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苗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消毒5~10 min。

(2)放养密度。根据水源、水深、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的高低而灵活掌握。该次采用的是:每667 m2放养规格为80~100 g/尾的罗非鱼2 200尾,占放养量92.8%;套养鳙鱼60尾、白鲢20尾、草鱼20尾、鲤(鲫)鱼50尾、肉食性鱼类20尾,占放养量7.2%,可保证出塘时个体重750 g以上的罗非鱼占出鱼总量的80%以上。

2.4 喂养与管理

(1)饲料投喂。鱼种进入成鱼养殖池2 d便可开始投喂,利用声响驯食,即投饲前先敲击发出响声,利用声响建立鱼群摄食的条件反射信号。投喂时要使用自动投饵机,开始时少量投喂,经过几天适应期,使鱼群开始集群上水面抢食,形成摄食习性,鱼类逐渐集群抢食,再以正常需要量投喂。在高密度精养条件下,应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为主,使用罗非鱼膨化浮性饲料。进入成鱼养殖阶段,饲料蛋白以不低于28%为宜,注意根据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饲料的粒径,做到大小适口。罗非鱼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要尽可能地满足其对饲料的需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饵原则,每天开机投喂2次,9∶00~10∶00和15∶00~16∶00各1次。0.2 kg/尾以后投喂量为1.5%~2.5%为宜,具体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的食欲情况灵活调整。

(2)水质管理。罗非鱼养殖水质讲究“肥,活、嫩、爽”。饲养前期由于水质的营养不同,1周追施1次发酵好的有机粪肥,每次50 kg/667 m2,适当增施磷钾肥,每667 m2用5 kg磷肥+5 kg钾肥或少量有机熟肥化汁泼洒,中后期根据水色而定。这种前期增肥多在春季,经过增肥的水有利于养殖鱼类尽快恢复生长。之后随着水温上升和鱼体生长逐渐加水,尤其在进入夏季以后要及时注换新水,一般每15~20 d换底水1次,利用增氧机的搅水作用,每日中午开机2~3 h,使池水提前对流。注意不要在傍晚开机,以免造成全池缺氧。此外,由于鱼吃食差原因,换水时应遵循白天少换、后半夜多换、无风天多换、养殖后期多换的原则,以保证罗非鱼鱼塘的水质;入冬鱼塘还应进行杀虫、培肥水体、加深水位等工作。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塘检查,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摄食情况及水色、水质等,除适时开机增氧和加换池水外,还需保持池塘清洁和安静,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和污物,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密切注意水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每月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等药物全池泼洒1~2次,调节水质和消毒,及时捞出死亡鱼类。遇闷热天气或天气突变时,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以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池塘日记。

(4)鱼病防治。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采用生态、药物、免疫综合防治的方法,并遵循外用、内服相结合。每月先用0.15 g/m31%阿维菌素溶液、0.12 g/m340%辛硫磷溶液合剂等全池泼洒杀虫1次,后用1~1.5 g/m3的漂白粉或0.3 g/m3强氯精、二氧化氯或0.4~0.5 g/m3聚维酮碘等全池泼洒1次,定期对水体、食台进行消毒。

3 罗非鱼精养高产技术应用实例及效益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2016年,思茅区农业局渔政管理站选择南屏镇整碗村养殖户李福敏一口面积为2 hm2的池塘作为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养殖跟踪研究点。该池塘平均水深2.2 m,池底淤泥21 cm,光照充足,背风向阳,水源无污染,基础设施较好,配有叶轮式增氧机2台、水车式增氧机1台。于2016年4月3日投放罗非鱼苗6.6万尾,每667 m2均投放2 200尾,全部投喂云大漂料。

3.2 收获与经济效益分析

经6个多月饲养,截至2016年10月共计销售51 t,罗非鱼均重700 g/尾,平均单产1 700 kg/667 m2;共投喂饲料66.3 t,均价5 300元/t,饵料系数约1.3。总收入为51万元,扣除生产成本42.48万元(包括人工费1万元,捕捞费1.4万元,鱼药费0.21万元,饲料费35.1万元,水电费0.37万元,苗种费2.9万元,租金1.5万元等),实现总利润8.52万元,平均利润2 84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1.2,详见表1和表2。

3.3 分析与讨论

(1)试验证明,思茅区罗非鱼池塘高产精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但有效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单位面积的产量,更明显降低了水产品的养殖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加大利润空间,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在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相似的周边地区和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经验推广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2)随着该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把思茅区建设成为全省的罗非鱼基地县之一,向社会提供丰富安全的水产品,不但增加了渔(农)民收入,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明显有效的社会生态效益。

(3)该次精养模式跟踪研究过程中,仅小范围水霉病和细菌性烂鳃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如下。水霉病:主要由鱼体擦伤后水霉菌寄生导致发病,发病后用硫醚沙星200 ml/667 m2全池泼洒,5 d痊愈。细菌性烂鳃病:罗非鱼鳃瓣感染了粘细菌以后引起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治疗用健力康(5%的硫酸新霉素)100 g、鱼用维生素C 120 g、拌40 kg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5 d;用去腐生肌散200 g、鱼用维生素C 120 g、拌40 kg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 d;外用0.3 g/m3二氧化氯全塘泼洒。

综上所述,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重点把控好池塘选择与整理、鱼苗培育与投放、科学饲养与管理等多个环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思茅区池塘养鱼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意识,确保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为当地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更有力的帮助。同时,基于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所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地农业部门要加大对于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做好农民池塘养鱼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以期促进该养殖方式的推广。

[1] 刘焕亮.中国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3∶51~63

[2] 刘开凤.新吉富罗非鱼池塘精养高产技术.渔业致富指南,2015,16∶43~44

[3] 杨弘.罗非鱼高效养殖模式攻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4] 梁祥云.我国现代的水产养殖技术.古今农业,1993,2∶79~86

[5] 金霄,李灿,孙宗毅,等.罗非鱼常见细菌病及防治方法.渔业致富指南,2016,22∶47~50

[6] 李欣瑶,庞涛.罗非鱼秋苗投放量锐减,产业面临“瓶颈”期.当代水产,2016,11∶40~41

[7] 崔丽莉,缪祥军,李光华,等.昆明地区罗非鱼常温养殖试验.科学养鱼,2013,11∶22~23

猜你喜欢
思茅罗非鱼鱼苗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罗非鱼养殖模式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区长陈奇调研思茅区综合档案馆建设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