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群众主心骨

2016-05-16 20:58文炜
中国扶贫 2016年9期
关键词:光荣第一书记村民

文炜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是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小村落,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的穷村,而今天的贺田村却以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双强百佳”村名扬天下。说到今昔巨变,贺田村村民们一定会提到劳光荣的名字。

劳光荣,贺田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第一书记”培训班上,劳光荣为大家分享了贺田村的发展经历,本刊记者就如何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对他进行了采访。

《中国扶贫》:劳书记,从1993年至今,您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而且每次是高票当选。您带领村民埋头苦干,实现了整村脱贫,是一位经验丰富,成绩卓著的老基层。人人都说当下农村基层工作难干,而您却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好办法,请您介绍一下您那些接地气、效果好的工作方法吧。

劳光荣:我觉得做好群众工作特别要善于立规矩,好规矩能带出好风气。比如以前我们村乱砍竹木现象十分严重,我当村支书后,召集全体党员商量对策,制定了村里第一个村规民约:盗伐山林者自掏腰包给全村放12场电影,并给1200多个村民每人分一斤馒头。过了十来天,又有人偷砍了一根毛竹。我先找当事人协商解决,可对方死活不认账,而且态度蛮横。第一次处理不好,以后制度就是一纸空文。我较起了真,最终迫使对方放了12场电影、给村民每人分了一斤馒头。大家一看,劳光荣来真的呀!以后,村里又陆续发生了4次盗伐事件,每次我们都按照村规民约处罚,靠着电影加馒头,我们硬是刹住了盗伐风。

再比如,现在村里老人越来越多,我们村里出资建起了老年服务中心,主要接纳孤寡老人。一些年轻人抢着甩“包袱”,申请让自家老人住老年服务中心。我和村两委干部一合计,定下规矩:凡是把老人送来,老人过世后,名下的房屋、田地、山产等全归村集体所有。自从有了这条规定,除一位确实无依无靠的老人住进服务中心,所有申请都撤回去了。

我们的“第一书记”要想做好农村基层工作,一定要融入农民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

《中国扶贫》:您一手打造的“贺田模式”最吸引人的就是您主张争取不花钱办成事。我们的“第一书记”到了贫困村,什么地儿都需要钱,可是又没有那么多钱,往往一筹莫展。您的这个经验就显得特别珍贵。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您的方法和经验吧。

劳光荣:我觉得,治村如治家,我们贺田村基础差,底子薄,想办点事情不容易。我就从最小的事做起,从清理每天都产生的垃圾做起。我对村两委说,“咱们村就像一件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我们尽量把它打理干净些,让它看起来舒舒服服的”。于是,我们村两委带头扫垃圾捡垃圾。我们召开全村妇女动员大会,发动全村妇女齐上阵,开展卫生整治,进而实施垃圾分类,定期对农户进行卫生检查评比。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说怪话,说我“吃饱了撑的”,讽刺我是“垃圾书记”。可是,随着村容村貌越来越干净整洁,来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慢慢认可了我的做法。

有位省报记者到我们村走了一圈,问我“贺田村这么干净,每年要花多少保洁费啊?”我跟他说我们村穷,这保洁费每年也就两千元不到。他吃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最后,这位记者说:“别人是花钱买干净,你们是干净卖钱花啊!”我想这就是花小钱办大事,争取不花钱也要办成事。

所以我觉得,新农村建设要投入,但不一定非得花大钱。村里美丽乡村建设搞绿化,买苗木是一大笔开销,我们没钱,我就发动村民上山挖苗木移栽,节省投入达40多万元。村里的灯光球场建设需要石料填方,我就带着大家到附近公路隧道建设工地拉废石料,一下就节省了2万多元。作为一个穷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租用农房建起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还引导村民开办了5家农家乐,改造了58个游客床位,搞起了乡村休闲旅游,去年来学习参观旅游的人数达3.5万多人。因为我们的农家乐实行“四统一”管理模式,不但农户得到收益,村集体经济也逐渐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探索转型民宿旅游,目前已选出七家农户做民宿接待,让农民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成为旅店宾馆,帮助村民拓宽收入来源。我们村还计划打造兰花村,发动全村家家户户种兰花,打造多个兰花苑,形成一户一园,一园一景。这些都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为农民增收。“第一书记”只要肯多动脑筋,一定也能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路子。

《中国扶贫》:有不少“第一书记”反应,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吃得苦,还要受得住气,一些年轻气盛的“第一书记”表示,不怕吃苦,就怕受气。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劳光荣:和基层群众打交道,一定要有“容人”的肚量和“吃亏”的觉悟。我觉得当干部就是要问心无愧,只要一心帮村民办事,为村里办事,不管是否得罪人,也要硬下去,都想刀切豆腐两面光,当老好人,公道不了,更干不好工作。这些年,为了办好村里的事我没少挨骂。但是大多数老百姓都是讲道理的,干部挨骂不可怕,只要我们真正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办事,终归会得到认可。我们“第一书记”是党派去的,是去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像当年的革命先辈学习,他们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发动群众,走入田间地头,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我们吃点苦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扶贫》: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处事不公,致使村民不信任,工作难以开展。在这方面,您对“第一书记”们有什么建议吗?

劳光荣:做好群众工作要秉持公心,唯有公心才能聚拢民心。我们村委会办公室荣誉牌多得都摆不下了,但说实话,我最看重的还是老百姓对我们村两委干部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民心所向才是最大政绩。

“百姓、百姓,百样心”,当村干部就要能把“百样心”拧成“一股绳”。村里有一个我多年的好朋友,他因患病申请低保,可还够不上低保条件,被我驳了回去。他认为我不够朋友,要与我绝交。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专门就“低保户该给谁”的问题进行“一事一议”,结果他还是没被选上,这下他无话可说了。一碗水在谁手上都端不平,最好的办法是摆在桌面上。这样村民才会信服。

这几年,我们村里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捐钱捐物,出人出力,一点不吝啬。这都源自我们村两委办事公道,口碑好。他们相信干部、信任班子。所以呀,“第一书记”要让村民支持你,你首先要有一颗公平的心。

《中国扶贫》:自从有“第一书记”这个机制以来,一直有一种杂音,个别人认为“第一书记”就是到基层镀金,是走过场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劳光荣:谁要是抱着“镀金”的目的去农村,他绝对干不好工作。中国农村的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困难重重,只有那些政治信仰坚定的人才能把根扎下去,心中有信仰干事才有韧劲。回顾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我之所以能坚持在基层工作,并且做出了一点成绩,就是因为我有信仰,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的信念就是为老百姓办事。

乡亲们都说“劳光荣是铁打的”!事实上,我也有精力、体力难以支撑的时候。今天,村民们慢慢富起来了,而我家却越来越穷了。我当村支书一年,各种补贴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元左右,而我早年开运输车,一年至少可以赚十来万元。为了给妻子看病,先后花了六七十万,家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我儿子早早辍学去外地打工。有人笑我是傻瓜,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是一名村支书,就要为党在最基层站好岗、放好哨。

我们的“第一书记”也一样,为了党的事业要吃得起苦,碰得了辣,还要忍得住酸溜溜的怪话,才能尝到甜。最后,我想向各位“第一书记”发起倡议:认真踏实地为村民做好每一件事,让村民们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村民们从心里说出共产党好、政府好、共产党万岁!

猜你喜欢
光荣第一书记村民
我的第一书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光荣升旗手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永远的光荣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