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他扎罗汀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与分析

2016-05-16 10:21胡友红张爱华易庆阳唐先勇涂雪松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疗效

胡友红 张爱华 易庆阳 唐先勇 涂雪松

[摘要]目的: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疗效。方法:157例sK患者,随机分组为:安慰组:22例,外用1%维生素E乳膏,每日3次;治疗1组:45例,外用0.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治疗2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治疗3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同时外用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2、4周后复诊,观察皮损消退情况、色素减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组、治疗1组、治疗2组与治疗3组有效率分别为18.2%、64.4%、64.4%、91.1%。治疗1组、治疗2组与安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4,P=0.000;x2=15.52,P=0.000);治疗1组、治疗2组有效率均为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0.94)。治疗3组有效率为91.1%,与治疗1组、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11;x2=12.11,P=0.011)。结论:联合0.1%他扎罗汀乳膏与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SK疗效满意,治疗老年sK患者方便,优于其他方法。

[关键词]他扎罗汀;卡泊三醇;脂溢性角化病;维生素E;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3-0052-02

SK是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即基底细胞乳头瘤,皮损好发于头面部,也见于手背、躯干、上肢暴露部位,常多发,但是掌、跖一般不累及,临床表现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扁平丘疹或斑片,早期皮损表面光滑,随着病程延长皮损逐渐增大隆起,表面形成粗糙或疣状,可呈轻度乳头瘤样增生,此时形成特征性的油腻性鳞屑,病程缓慢,无自愈倾向。以往多采用冷冻、激光及化学剥脱等方法治疗,但存在有颜面等暴露部位遗留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或sK老年患者不愿频繁去医院就诊等不适。因此,笔者采用0.1%他扎罗汀软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SK,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脂溢性角化病诊断标准,收集笔者科室门诊176例sK患者,157例完成本实验观察。157患者,其中男92例,女65例,年龄28~79岁,平均为(54.6±11.8)岁,病程4~32年,平均(10.0±4.6)年,病变部位:颜面76例,手背和/或四肢41例,颈和/或躯干21例,混合以上2、3个部位的38例。皮损6~32个,平均(12.4±5.1)个,皮损直径0.2~3.5cm,平均(1_8-+0.7)cm。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安慰组:22例,外用笔者医院自制1%维生素E乳膏,每日3次;治疗1组:45例,外用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患处外涂药物1次;治疗2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早晚患处外涂药物各1次;治疗3组:0.005%卡泊三醇软膏,早、中午患处外涂药物各1次,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患处外涂药物1次。各组患者要求2、4周后复诊,记录皮损消退情况、色素减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部位、个数及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观察皮损消退以及皮损色素减退情况为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皮损消退≥90%,皮损色素基本与相连皮肤一致;显效:皮损消退50%~89%,皮损色素与相连皮肤可区别;有效:皮损消退30%~49%,皮损色素与相连皮肤区别明显。无效:皮损消退≤29%,皮损颜色无改变。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年龄、病程、个数及大小等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用t检验;皮损分布部位,性别以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形式来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结果见表1。0.1%他扎罗汀乳膏与0.005%卡泊三醇软膏有效率分别为64.4%,64.4%,安慰组有效率18.2%,两组与安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4,P0.000;x2=15.52,P-0.000);单用0.1%他扎罗汀乳膏组与0.005%卡泊三醇软膏组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64.4%、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0.94):0.1%他扎罗汀软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组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的疗效比较:联合外用药物有效率为91.1%,分别与单独其中一种药物外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11;x2=12.11,P=0.011)。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sK与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凋亡和细胞分化受阻有关。他扎罗汀为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其机制是通过激活维A酸受体(PAR)B/Y诱导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或上调他扎罗汀诱导基因(TIG)的表达,而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他扎罗汀用于银屑病的一线治疗,也有报道治疗sK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笔者单用0.01%他扎罗汀乳膏有效率为64.4%,与安慰组疗效(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4,P<0.05)。卡泊三醇是维生素D3衍生物,与细胞表面VD3受体(VDR)结合,调控细胞内DNA和角蛋白合成,可以抑制表皮基底细胞增殖,诱导其序贯性分化而形成正常的表皮结构,同时加速细胞凋亡,与维A酸类同时作为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对sK的治疗,目前报道较少。笔者们单用0.005%卡泊三醇软膏有效率64.4%,与单用0.1%他扎罗汀乳膏有效率64.4%LL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两者的有效率91.1%,优于单用其中一种(均P=0.011<0.05)。

SK多见于老年人群,相比冷冻、激光、化学剥脱等创伤性治疗方法,外用0.01%他扎罗汀软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疗效满意,且自行外擦药物便利,可以降低频繁外出医院就诊,尤其适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编辑/李阳利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