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2016-05-17 12:12陈卓芳蔡琼兰许光葵林雪英吴淑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心力衰竭

陈卓芳 蔡琼兰 许光葵 林雪英 吴淑蝶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94例CHF出院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47例。干预组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 对照组改良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总分分别为(25.4±7.2)、(25.2±7.1)、(25.6±7.2)分, 干预组分别为(25.8±7.3)、(20.9±5.9)、(16.1±4.3)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EHFSCB-9总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 干预组EHFSCB-9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可提高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 心力衰竭;自我护理;延续性护理;电话随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7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结果, 是一种全球性的危害公众健康、高花费的临床综合征[1]。CHF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长期预后, 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2-4]。本文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9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知情同意后进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 各47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7例, 年龄46~74岁, 平均年龄(60.21±7.81)岁;干预组男22例, 女25例, 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61.43±7.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护理, 包括出院后饮食和活动指导、定期复诊等。干预组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 共6个月。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

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心内科常规健康教育, 并在出院日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一对一会谈, 告知患者会收到从医院打出的电话及目的, 取得患者和(或)家属配合。随后根据患者电话随访辅导监测单的内容, 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干预, 主要目的是对患者实行院外延续性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①饮食指导: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及钠盐和液体摄入量的控制。②用药指导:药名、用药方法、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督促按时用药、加强服药依从性等。③症状管理识别与管理: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心率、尿量、体重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对病情恶化症状(气促、水肿及疲劳增加等)的识别和应对。④适度运动与休息:选择活动的方式、时间及程度等。⑤心理情绪管理: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

1. 3 评价方法 采用EHFSCB-9量表, 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 共60分, 采用Likert计分法, 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划分5个等级, 1、2、3、4、5表示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5个等级。得分越高, 表明CHF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越低。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条目得分及总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 干预组每天测量体重得分、体重增加时就诊得分、感觉疲乏时就诊得分、有规律的运动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6个月后, 干预组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尽管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但是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仍未得到理想控制, 从而导致其再住院率升高。国外报道, 慢性心衰患者3~6个月内再住院率高达27%~47%。

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收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 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 包括经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性随访与指导[4]。本研究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指导院外生活方式的改变、监督患者按有效剂量规律坚持服药、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心率、尿量、体重及症状体征的变化)、适度活动及休息的建议、提供心理疏导等。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HFSCB-9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较差。通过电话随访, 可以准确及时地评估出CHF患者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目的地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 从而改善其自护行为。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 干预组患者的EHFSCB-9总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 患者对液体管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这充分说明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于改善CHF患者的自护行为效果显著, 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帮助患者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 对出院后的CHF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 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使其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方案有望推广至更多医疗机构, 为出院CHF患者提供长期院外护理措施, 减缓CHF病程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Stewart S, MacIntyre K, Hole DJ, et al. More 'malignant' than cancer? Five-year survival following a first admission for heart failure. Eur J Heart Fail, 2001, 3(3):315-322.

[2]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69.

[3] 陈娟, 赵书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15(3):35.

[4] 张健, 邹长虹. 欧美心力衰竭指南更新亮点初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7):481-482.

[收稿日期:2015-11-2]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心力衰竭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