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维格之歌》音乐作品分析
——选自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

2016-05-18 02:36崔雅君
北方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格里格启发

崔雅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索尔维格之歌》音乐作品分析
——选自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

崔雅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摘要】格里格是挪威著名的作曲家,同时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小品、管弦乐的戏剧配乐和声乐曲,在这些作品当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格里格是音乐小品的大师,他作曲的音乐小品委婉、细腻、清新,使人听起来神清气爽,无比动听。格里格有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传世,例如:钢琴小品《抒情曲》、大型体裁的音乐作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及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组曲》。本篇论文所要探索和研究的是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中的《索尔维格之歌》。论文从《索尔维格之歌》的乐曲内涵、艺术处理、在世界声乐作品中的价值,以及对声乐教学的作用和启发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优秀的作品之一,同样是浪漫主义末期优秀的声乐作品之一,它能够锻炼歌唱者的歌唱和表演技能,培养他们二度创作的能力,使听者聆听音乐的时候存在于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和语境的结论。格里格的作曲技术高超,作品的风格结合了挪威的民族风格音乐和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对演唱者和欣赏者都有文学方面和音乐方面的启发作用,能培养人们良好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格里格;内涵;艺术处理;价值;启发

一、格里格人物简介及其音乐风格

格里格是挪威著名的作曲家,同时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小品、管弦乐的戏剧配乐和声乐曲,在这些作品当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格里格是音乐小品的大师,他作曲的音乐小品委婉、细腻、清新,使人听起来神清气爽,无比动听。格里格有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传世,例如:钢琴小品《抒情曲》、大型体裁的音乐作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及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这些作品无论从作曲技法和音乐内涵上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在格里格创作的乐曲中,配器的丰富应用是格里格创作的音乐最大的优势之处。《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格里格唯一一首大型题材的音乐作品,这首钢琴协奏曲旋律流畅婉转,色彩感丰富,乐曲的动力感稍强,是一首十分优秀的钢琴协奏曲。这首《a小调钢琴协奏曲》在创作时收到了舒曼音乐作品风格的影响,旋律清新纯净,节奏委婉并且活泼,和弦的设置新颖独特,充分地体现出了格里格作曲技术的高潮和精湛。具体来讲,《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欢快悠扬并且具有北欧民族音乐的风情,属于中庸的快板,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画面的憧憬。第二乐章是慢板,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舒缓唯美,体现出了格里格沉静在美好未来蓝图中的优美语境。第三乐章是加强的及其中庸的快板,采用的是回旋奏鸣曲的曲式,委婉欢快,具有神秘和活泼的音乐风格特征,最后在热烈欢腾的音乐气氛中结束了整首乐曲。如果说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的音乐描写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以及期待中的美丽欢快的心情,那么第三乐章的描写就是在憧憬中看到了希望的快乐的心情的最好体现。

本篇论文所要探索和研究的是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组曲中的《索尔维格之歌》。《培尔.金特》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兼诗人易卜生创作的一部幻想诗剧,这部诗剧描写了培尔.金特放荡不羁、贴荡起伏的一生,想要让人们从戏剧中感受到对面生活不认真的悲惨结局,以及想让人们感悟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的哲学和真理,启发人们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良好认识,并且最终能够在真正的生活中得以实现。伟大的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这部著名的幻想诗剧创作了23段优美的音乐,然后将这23段音乐整理和修改,最终选出8首音乐重新配器,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也就是《培尔.金特》组曲。这部组曲的音乐风格优美动听,并且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使得观众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有了最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因为这部《培尔.金特》管弦乐组曲从头至尾充满了色彩鲜艳和瑰丽的旋律、伴奏和配器,特别是其中的《晨景》、《索尔维格之歌》、《阿拉伯舞曲》和《阿尼特拉舞曲》等几首乐曲,更是这部管弦乐组曲中的优秀音乐作品,充满了优美的音乐线条和异国风情的优美音色。

《索尔维格之歌》是戏剧里面索尔维格唱的一首歌曲,当培尔.金特暮年之后一贫如洗的回到家乡,踏着索尔维格的歌声找到了索尔维格,便在索尔维格优美的歌声之中进入了充满美好的天堂。这时,索尔维格唱的便是这首《索尔维格之歌》,这首歌曲是《培尔.金特》管弦乐组曲第二部分的最后一首歌,索尔维格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了对培尔.金特的思念之情。这首歌曲的起伏不大,悠扬稍缓慢,这样的音乐风格是索尔维格心声的最好的体现。

二、《索尔维格之歌》乐曲内涵分析。

《索尔维格之歌》的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二部曲式,有引子和尾声。曲式结构图如下:

并列单二部曲式

a 小调 9小节II: 8 + 8 4 + 8 2小节:II 7小节

(和声) t T t T D7 T t

(调性) a C a A A A a

《索尔维格之歌》的A乐段分析:首先分析9小节的乐曲的引子(第1小节至第9小节)。引子的旋律走向为极进,后几小节用属和弦引出乐曲的主要部分。引子的旋律动听,甚至有凌空的感觉,给后面歌曲的正文部分做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这首《索尔维格之歌》的主题为第10和第11小节,旋律极进,多用八分音符,优美动听,给人平稳舒畅的听觉感受。《索尔维格之歌》的A乐段(第10小节至第25小节)的a句的调性是C大调,乐曲的整体感觉明亮、色彩感强烈,结束在主和弦上。A乐段的旋律都为极进,跳度不大,给人一种平和温婉的感觉,突出了索尔维格温和恬静的性格,和对培尔金特温柔的爱情。钢琴伴奏采用了柱式和弦,和弦多用空拍,给人齐整、简洁、动力感强的感觉。和声多用正三和弦和正三和弦的转位,例如:C大调的一级和一级的六和弦;属和旋、属的六和弦,属的四六和弦。这些正三和弦的使用,使得音乐感情和色彩鲜艳明亮,动力感略强,表现出索尔维格正直、善良,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性格特征。A乐段的b乐句转回了a和声小调,乐曲整体色彩柔和,稍显暗淡,表达了索尔维格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最后的和声结束在主和弦上,使得整个A乐段成为了一个收拢性乐段。B乐句的旋律也是极进,起伏不大,像是在诉说一般委婉动听。钢琴伴奏同a乐句一样用柱式和弦,但空拍较少,较a乐句比较和弦织体更为丰满,更加突出丰富的烘托出了旋律当中所表现出的索尔维格对培尔金特的喜爱和思念。b乐句的和声同a乐句相比较,较为丰富,不仅用了a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还用了副三和弦,比如:第22小节的第一个和弦就是七级的三和弦。这样的作曲处理,丰富了乐曲的色彩表现,使乐曲增加了趣味性和动力感。A乐段的音响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舒缓和温和的,并且配有歌词,音乐和歌词的内容都表达了索尔维格对培尔金特的爱意和思念之情,体现出索尔维格重情义、温柔、善良的个性特征。

《索尔维格之歌》B乐段分析:B乐段(第26小节至第37小节)的调性由A乐段的a和声小调转到了它同主音大小调A大调,因为调性变为了大调,所以音乐的色彩更加明亮欢快了。B乐段的旋律是极进,同A乐段多用八分音符不同,B乐段加入了负点八分音符和大量的装饰音,增加了乐曲的动力感和色彩感,使乐曲较A乐段比较更加具有欢乐的感觉。听众在聆听的时候感受到乐曲由温柔的诉说到了欢乐的回忆和等待的阶段,有跳跃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B乐段由c乐句和d乐句组成,c乐句结束在A大调的主和弦上,d结束在A大调的属七和弦,整个乐段是一个开放性的乐段。B乐段的钢琴伴奏为柱式和弦,较A乐段相比较,音乐的时值较长,多用二分音符,使得伴奏听起来延绵不断,整齐划一,对高声部的主旋律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使本来稍显单调的主旋律显得浑厚和浓重,增强了乐曲的色彩,丰富了乐曲的动力元素。

《索尔维格之歌》的尾声分析:《索尔维格之歌》的尾声只有7小节,由第72小节至78小节组成。旋律稍跳进,结束在a和声小调的主和弦上,带给整首歌曲完整的感觉。在音乐旋律丰富的色彩中结束,给听者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三、《索尔维格之歌》的声乐艺术处理

气息是歌唱的灵魂,没有气息的支持就无法正确优美的歌唱,再动听的声音都会音乐气息的不到位而听起来没有舒展委婉的音响。在歌唱的时候我们的气息要气沉丹田,让气息饱满并且充满弹性,字、音与歌唱的气息要紧密的结合,不能单一地分开地练习。让我们用兰皮尔蒂在声乐方面的箴言形象地说明,气息、字与音在结合方面的具体感觉。例如:1、集中的 感觉像羽毛在头中的触摸。2、气息的支持像美餐后的满足感。3、良好吐字的感觉像“吹梳子”时嘴唇上的酥痒感。将以上的三点做好,相信在歌唱的时候能达到在没有梳理好气息、字与音 的时候达不到的良好效果。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气的时候要做到没有声音的吸气,口和鼻子要同时吸气,做到快而稳,保持喉部通道的畅通。

《索尔维格之歌》是一首舒缓和悠扬的歌曲,歌曲的音调偏高,并且有一个八度以上的音域,要求演唱者拥有良好的气息的支持,因为舒缓的音乐更需要气息保持的持久。譬如:第9小节至第17小节这一句的演唱。气息要饱满,气息的流动要灵活通常,软腭要轻轻地抬起,不能僵硬,否则会影响歌唱中气息和吐字的灵活性。高音时的演唱要注意体会“嗓音将一个高音拉向另一个高音的感觉”,高音是这首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唱好高音才可以灵活有力地驾驭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这首挪威民歌的歌词采用的是德语,德语同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但德语比英语要好拼读,没有连读或者联读的现象,重音通常在第一个音节和最后一个音节上,少数的重音在倒数的第二个音节上。德语语音中无论元音还是辅音,每一个音素都要发出来,特别是辅音,每一个音素都要求清晰可变的发出来。在歌唱之中这一特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歌唱阴雨旋律的一些影响,歌词可能发布清楚,这样就影响了歌曲演唱效果的完整性,所以一定要先读歌词,将每一个音节都读准确,以至于在歌唱的时候不会出错误或者让听众听不清楚歌词的含义。

在这一句的歌词中,个人认为要注意读准确在歌单词:第一,Der。“r”要读小舌颤音,而不读大舌颤音。第二,Fruhling。“u”要读短元音[y],不读长元音[y:]。读的时候双唇要呈圆形,放松不要过于用力挤读。第三,verwehn。这个单词中的“h”不发音。“n”要读浊辅音[n]。发音的时候最要微微的张开,舌面以及舌尖紧贴着上齿的牙龈,然后送气,让气息通过鼻腔震动声带发出声音。这一句歌词旋律委婉动听,因此在演唱时要唱得缓慢、抒情和柔美,用“弱”来演唱。演唱时的情绪要感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能将自己感动的音乐作品才能将听众感动。注意要将积极良好地情绪充分融入到歌曲的表达之中,将索尔维格善良多情的性格,以及坚定将强的人格魅力用歌唱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句的演唱旋律演唱时一方面要尊重原曲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是歌曲想表达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对歌唱作品进行有限制的加工,使演唱出来的作品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二度创作的原理。良好的二度创作也能给听众带来理性和感性两方面的优异的审美体验。

四、《索尔维格之歌》在世界声乐作品中的价值,以及在声乐教学中对提高歌唱能力的作用和启发

在世界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耳熟能详的有舒伯特、舒曼、古诺、莫扎特等。格里格的声乐作品风格清新柔美,和声和配器新颖独特,作品的风格主要来源于挪威的民间音乐曲调,但也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因此格里格的声乐作品和音乐小品在世界声乐作品中可以说独树一帜。格里格的声乐作品在世界声乐作品添加了新的源泉,他将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同世界风格的音乐语言结合得相当完美和巧妙。格里格的声乐作品更加增进了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丰富性和色彩感,使得浪漫主义后期的声乐作品呈现出较前期声乐作品更加婉转、细腻和柔美音乐风格特点。格里格的音乐作品在世界声乐作品中是一块瑰丽的珍宝。

声乐教学的曲目需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有特殊性,主要能锻炼学生的歌唱气息,其次锻炼他们在歌唱中的各方面技巧和难度。格里格的这首《索尔维格之歌》既能锻炼培养学生歌唱中气息灵活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歌唱高音时的灵活自如的演唱能力。因为,格里格的这首歌曲音调几乎都在高盛去,想要保持住并不容易,高音还要唱得轻松和准确,用这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来练习气息和高音再良好不过了。总结出来,就是格里格的这首《索尔维格之歌》能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时气息的能力和演唱高音,并且使音符演唱的连绵不断的能力。《索尔维格之歌》因为它动听的旋律和歌曲本身就存在的优异的作曲技巧,使得这首歌在教授学生和让学生聆听时,对学生能起到培养他们独自处理歌曲的能力,和完整、优美地演唱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欣赏音乐方面的乐

感,使他们在美好的音乐方面有着自己的感悟,进而培养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

五、结语

总之,格里格的音乐作品风格充满了挪威的民族音乐特点,他的作品之中有清纯委婉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有欢快、具有异域风格的旋律和节奏,充满了民间舞蹈的特征。格里格的音乐作品大多数以抒情为主,描写祖国的美丽河山,以及挪威人民的美好生活,歌颂和憧憬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挪威的风土人情和美好景色带给了格里格创作的源泉以及灵感,使他的作品同其他的音乐家相比更加拥有对家乡的赞美的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较其他的音乐家更加抒情动听委婉,例如我所喜爱的音乐作品《晨景》。格里格的创作技巧非常出众,他常用大小调交替和非和声音来创作音乐作品,增强了乐曲的色彩感和动力感,带给听众美好的聆听感受。

这首优美动听的艺术歌曲——《索尔维格之歌》,充满了挪威民族音乐曲调的风情,又结合了浪漫主义的作曲手法和音乐风格,乐曲在欣赏起来让听众觉得心旷神怡而且风格独特优美。演唱者在歌唱的时候也会从乐曲当中锻炼到气息和高音等歌唱的重要元素,优美的曲调还能培养演唱者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在二度创造的过程中更加符合歌曲的原意,更加将歌曲结合自己的感悟表达地天衣无缝,最后使听众在聆听时有身临其境的良好感觉和良好语境。

注释:

①弗.兰皮尔蒂等.《嗓音遗训》.[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4 月.第212页至213页.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

[2]詹士华、陈言放.《德语法语——语音歌唱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3]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 月.

[4]弗.兰皮尔蒂等.《嗓音遗训》.[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4 月.

[5]杨瑞.《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12 年8月.

[6]王次炤.《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7]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1)》.[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

[8]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月.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格里格启发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
群文活动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简谈咏叹调《啊!人们都叫我咪咪》的人物形象与艺术处理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