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对策浅析

2016-05-19 07:33王建龙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必要性高校

王建龙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对策浅析

王建龙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300110)

摘要: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业务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或现有系统规模小且各自独立。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在信息与数据应用方面共享程度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情况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研发的对策进行了思考,为该系统的进一步研发做相应的准备。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必要性;对策

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是决策的基础和前提,人事管理作为各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得到了各行业、各单位的重视。目前各企、事业单位都比较重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提高人事业务管理水平、促进人事业务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认识到了人事管理工作对促进人事管理科学化、人事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周边业务开展的重要意义,加强了人事管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探讨和完善。

一、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业务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必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在人事管理方面认知不足,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多数人认为人事管理信息化不是单位的核心工作业务,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业务管理模式。

(二)存在“轻软件重硬件”的情况

在少量已经开展了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高校中,存在着重视硬件投入、轻视业务支撑软件研发的现象。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脱离本校实情,带有一定的盲目攀比性。个别高校相关人员认为做好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硬件进行支撑,于是一味的购进先进设备,而对所使用的人事管理业务软件视而不见,这样只重视硬件和忽视软件的行为对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不仅起不到任何实际的作用,反而误导了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让职工对信息化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疑问。

(三)人事资源信息冗余现象突出

人事资源信息冗余主要指在高校人事信息的管理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信息,这样的冗余容易导致人事管理工作的紊乱。这是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导致信息冗余现象存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上级主管机构对数据的需求较为多样化,要求基层管理人员要随时统计提交相关数据。需求的复杂化,导致了数据冗余现象的出现。

2.人事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各自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加工,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造成了信息冗余。

3.人事、教学、科研等各部门基础数据相互独立,并对各自的人才库进行独立的维护,造成人事信息的重复建设,信息冗余度居高不下。

(四)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基于网络技术的B/S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是当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存在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来说,高校人事管理要达到实现信息化的目的,不但要健全高校相关资源的基础信息,更要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应用的系统化。目前,我国有很多现成的人事系统,网上也有免费版,因此,为了节省经费,很多学校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免费的人事管理软件进行对本校的人事资料管理。但是,由于网络免费版的软件大都是采用局域网的网络结构,而且一般都是单机版,这样的软件特征就造成了高校人事资源部门在对人事资源进行管理中无法信息化,不能有效地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效率低下。同时,由于高校并没有统一的人事管理方面的规范,各个学院、各个部门等都有差异,这样就导致了信息下达周期长等诸多问题。

(五)信息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

信息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是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存在问题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成功的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科学管理基础之上。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高校在实施人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缺乏一套与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大多数高校现在依然是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样就导致了工作中的人为性和随意性,不利于统一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相关部门“重建设轻维护”现象普遍存在。这种重视建设但是忽略了维护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人事信息系统的高水平运作,而仅仅是停留在原始水平。信息系统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维护和管理,不断挖掘其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六)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力度不足

多数高校人事管理依然停留在人员基本信息管理的层面,甚至有的高校在日常的人事资源管理中只是做到了对相关人事资料的收集,并不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和挖掘,这样也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事信息资源,很难实现人事数据对高校管理决策的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及近年来随着J2EE、.NET、web应用、B/S结构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日益成熟,开发出一种基于网络功能性强、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的符合本院校实际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二、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对策与方法

随着高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人事管理日益看重,人事管理信息化是目前很多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对策包括以下方面。

(一)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论证对策

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才管理工作都是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始展开的。从项目立项的角度来说,高校的人事管理都是从相关专家针对自己学校情况的预测、决策开始。大致了解情况之后,进一步拟定计划、组织实施、及时调控等流程,这些流程的贯彻和执行都是人事信息的管理。可以说,有效的专家论证和领导决策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要的环节。

(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研发对策

从信息化系统开发的角度出发,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应采取“双管齐下”的研发策略。所谓双管齐下是指:一方面,领导重视。单位一把手应对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在整个系统的前期论证、研发、上线、完善的全过程给予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一线业务人员应该重视。工作在人事管理一线的业务人员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担负着突出具体需求,并最终使用系统的工作。因此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和系统上线后的使用和测试阶段,都依赖于一线业务人员的准确工作。不仅应当准确的提出系统的需求,更需要后期提出准确的测试和改进意见。

(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模式与方法

从系统建设的流程上分析,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流程应采取基于UML(统一建模语言)的迭代开发模式。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应当被组织成为一系列短小的、固定开发周期的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即一个迭代。而每一次迭代都包括了定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等环节。迭代开发可以在需求被完整地确定之前启动,并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或业务逻辑的开发工作。再通过客户的反馈来细化需求,并开始新一轮的迭代。迭代式开发的优点主要包括:降低开发风险、得到早期用户的反馈、持续的测试和集成、更加适应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变更、提高了程序开发的复用性。

(四)系统建设的流程

系统每个业务模块的研发,都应当遵循“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系统集成——上线测试——需求更新”的研发流程,确保迭代开发模式的有效应用。

(五)系统建设的用户权限对策

针对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可以从用户权限功能划分出三种类型的用户需求:系统管理员、系统用户和其他教职工个人用户。不同的类型可以通过用例图来分别描述其执行者和系统的用例,在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执行者都参与了哪些用例的执行。

图1 系统的用户静态结构图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对意外及危险操作及时做出反应,同时可以为其他两个类型的用户分配权限以及对系统的各种基本信息如用户基本信息、教职工基本信息、部门基本信息、薪资基本信息、岗位基本信息等进行维护和操作。此外,如果系统的其他用户对系统做出任何失误的操作,都可以向系统管理员组申请,使其恢复初始状态。系统用户主要负责管理个人信息和教职工基本信息。

(六)系统建设的其他对策

系统除应当有各类权限的用户外,还应当从数据输入、输出的视角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支持。从管理对象的视角,用户应当可以方便的维护个人信息、提交相关数据和信息。从管理员视角,系统应当能够提供对各类系统用户的数据进行方便的增删改等维护,同时应当可以方便的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数据的统计报表;从决策层的视角,应当较为方便的提取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便为政策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三、结语

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日常人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在高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从人事管理的效率、准确率出发,还是从数据共享、数据加工与挖掘的角度出发,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新形势下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阮灵.基于WEB的普通高校院系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2]黄明,梁旭,冯瑞芳.毕业设计知指导及案例剖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郑阿奇,刘启芬,顾韵华.SQL Server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徐守祥.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衡冬梅.基于.NET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0).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Personnel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WANG Jian-long

(TianjinTransportationVocationalCollege,Tianjin300110)

Abstract:At present, mos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re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 stage of manual management, or the existing systems are small in size and independent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s low in every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especially on the share of information and data applications, existing a serious problem of information island. Considering these problems, I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personnel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ook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into consideration, making relevant prepara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rsonne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Necessit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3-0089-04

作者简介:王建龙(1977-),女,天津市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15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必要性高校
人事管理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