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赛竞赛制度改革的目标分析与保障路径

2016-05-24 14:47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外援联赛俱乐部

姚 健

CBA联赛竞赛制度改革的目标分析与保障路径

姚 健1,2

(1.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滨州256603;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体育产业新政策中打造一批高水平名牌赛事的战略部署,实现建成世界一流职业联赛的美好蓝图,以2014—2015赛季CBA联赛成立20周年这一独特发展阶段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CBA联赛竞赛制度改革的目标进行总结与提炼:主要包括竞赛的公正性、观赏性、均衡性、健康性、独特性5个方面,进而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保障路径:主要包括发动机制、依托基点、推进方式、动力支持、运行机制。

CBA联赛;竞赛特点;赛制改革;竞赛治理

从1995年诞生开始,2014—2015赛季的CBA联赛恰值弱冠,在品牌推广、服务球迷、竞技水平、俱乐部管理、文化再造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是参赛球队史上最多,外援整体水平历年最高,半决赛、决赛四支球队(北京、辽宁、青岛、广东)竞技实力最近的一个突破性赛季,也是老将王治郅退役、20年总得分王朱芳雨创造历史、中国篮坛希望之星周琦崛起、马布里城市英雄形象再造、北京队创建王朝、辽宁队常规赛17场不败、青岛队第一次闯入四强等一系列有纪念意义标志性事件的赛季,然而20年相对于世界二百多年职业体育的发展历史而言还过于短暂,在竞赛过程中仍表现出赛场暴力频现、裁判误判常发、电子设备滞后、外援主导比赛、球队实力不均、球员转会不畅等诸多问题。前人对CBA联赛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比赛技术指标分析、比赛场次变化、外籍球员引入与管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其中对CBA竞赛制度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CBA和NBA竞赛规则、比赛场次、队伍数量、比赛日期、球员转会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横向对比,但是近几年竞赛制度进行多次改革后针对球迷关注、媒体争议、俱乐部诉求的热点问题进行的最新研究较少;另外,在已有的研究中,缺乏新时期联赛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争论研究、竞赛制度改革目标研究以及目标实现的保障路径研究。因此以打造世界一流职业联赛为目标,对新时期竞赛中突出问题进行提炼,对竞赛制度改革目标进行辩证分析,提出未来竞赛制度改革的保障路径,对促进CBA联赛改革创新,引领我国职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CBA成立第20个赛季竞赛中的主要问题诊断

1.1 赛场暴力问题

本赛季CBA赛场冲突既有球员之间的冲突,也有教练、俱乐部经理与裁判员的冲突,虽然处罚条例不断修正和调整,但是多种赛场冲突依然频繁发生。减少和杜绝联赛暴力事必须多方协同努力:裁判要提高业务能力,球员要提高职业素养,教练要强化球员管理,俱乐部要完善球员发生赛场暴力情况时的相关合同处罚条款,篮协要规范处罚制度。

表1 2014—2015赛季主要赛场暴力事件

1.2 外援主导比赛问题

2014—2015赛季各项数据统计场均前20名几乎都被外援占据(表2)[1]。尤其是比赛最关键的第四节,在单外援的政策下,通过对总共13场的半决赛、决赛的技术统计发现:外援出手次数和得分都占到了全队60%以上,外援主导比赛的主要原因:1)CBA影响力扩大和俱乐部投入的增多,引入马布里、哈德森、布拉切、比斯利等大牌外援的可能性变大,而这些外援的专项体能素质、技术运用水平尤其是得分能力明显高于国内球员。2)各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滞后,造星能力不强,国内高水平球员太少。3)俱乐部加大投资后对教练的可选择性加大,吸引了邓华德、恺撒等更多外籍教练来CBA执教,每个赛季都有多支球队主教练因成绩表现不佳而被更换,因此教练员在时刻面临下岗危机的心理压力下对外援的依赖性加重,因此在外援使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长时间地把外援留在场上,尤其是关键球的处理上更不敢放手使用国内球员。

表2 2014—2015赛季技术统计场均指标前20名情况

1.3 裁判误判问题

1.4 队伍实力不均问题

通过从NBA中文数据库查阅近3个赛季的NBA常规赛胜率发现:总共30支球队中每季胜率在30%以下球队数量分别是3支(2012—2013)、3支(2013—2014)、4支(2014—2015)[2],在30支球队中仅占到10%左右(表3)。

表3 2012—2015赛季NBA不同胜率区间的球队分布情况

2012—2013赛季前CBA也曾保持过类似的格局(胜率在30%以下球队数量分别是2支(2010—2011)、2支(2011—2012)、1支(2012—2013)赛季),然而2013—2014赛季扩军到18队后,增加到3支,2014—2015赛季扩军到20支以后增加到7支)(表4)。

表4 2010—2015赛季CBA常规赛不同排名球队胜率(%)

以2014—2015赛季CBA与NBA的胜率情况对比为例(表5):CBA胜率30%以下球队占到了所有球队的35%(而NBA只占13%);胜率40%~ 60%球队中NBA占43%,CBA只占到15%;胜率大于70%的球队NBA只占6%,而CBA多达35%。

表5 2014—2015赛季NBA与CBA常规赛不同胜率区间的球队分布情况对比

图1 2014—2015赛季NBA与CBA常规赛不同胜率区间的球队比率对比

通过图1的对比折线图可以清晰发现:NBA的竞赛实力总体格局属于“两头小中间大”(即胜率>70%和<30%的球队数量所占比例小),实力相近球队所占比例大,因此竞争更激烈;而CBA由于受扩军速度过快影响、高水平球员数量局限与分布的相对集中(根据中国篮协2015年3月公布的中国男篮备战2016年奥运会集训名单,广东队4人;辽宁队4人;北京队5人)、以及队员转会流动的不畅,球队竞技实力格局“两头大中间小”(即胜率>70%和<30%的球队数量所占比例大),强队与弱队分明。

造成这样原因主要有:1)队员流动性差,而各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能力有一定差距。2)缺乏平衡各队实力的规范选秀制度。现阶段CBA球队主要是从本俱乐部青年队中选拔自己培养的球员,相对比较封闭。而从2015年实行大学生倒摘牌制度之后虽然是种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营养补充、伤病恢复、医疗保证等与CBA有较大差距,短时间内仍很难像NBA那样起到均衡各队实力的效果。3)我国高水平球员偏少,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辽宁等球队。4)近几年从NBL新进入CBA球队实力总体而言仍有很大差距,即使个别球队通过三外援特殊政策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下一个赛季失去三外援资格后成绩下降明显。5)前几名球队多有超级外援,如北京马布里与莫里斯组合、辽宁哈德森、新疆布拉切等,而后几名球队一般外援能力偏弱,而八一队则没有外援。

1.5 赛程安排问题

教育部在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以培养职场环境下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建构英语课程,要求高职英语为专业服务,体现高职英语融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为一体的教学趋势。[1]而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应该借鉴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和引进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1)赛程偏短问题。2014—2015赛季CBA再升两支球队,扩军至20队,CBA变为38轮,但是篮协为国家队备战2015年亚锦赛而大幅缩短CBA赛期,连总决赛在内共142天,比2013—2014赛季还少了1天。在最近10年篮协多次为国家队备战缩短联赛赛程,如2006—2007、2007—2008赛季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取消南北分区赛,将以往的44轮赛事缩短为30轮;2009—2010赛季,为备战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整个赛程只有4个半月;为备战伦敦奥运会,2011—2012赛季比之前赛季提前了近一个月,但赛期依然只有4个半月。联赛是否应该为国家队长期备战让路实质上是对“联赛品牌”和“国家队成绩”关系的选择问题,是“联赛对国家队球员锻炼价值大小”的认识问题。在对专家的访谈中,普遍认为现阶段联赛赛程较短,总场次少,不能满足老球员恢复、年轻队员历练、球迷观赛、媒体报道、市场挖掘等需求;但是也有个别专家指出:长时间集训制度是在现阶段国情和CBA联赛竞技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条提高国家队大赛成绩的优选路径。随着2017年男篮世界杯预选赛制度的变化(取消赛会制改革为主客场分区双循环,而现有CBA赛程正好与预选赛11月、2月、3月的几个比赛时间点冲突)且与奥运会出现资格直接挂钩、国内球员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原有“长期集训”方式调整为在联赛比赛间期“短期集训、分段进行”的方式将成为必然。2)赛事重叠问题。现阶段高水平球队间竞技实力接近,而1/4决赛、半决赛都是同一时间进行,访谈中很多球迷抱怨在同一轮中只能选择观看一场比赛直播,姚明认为:作为职业联赛,其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是市场导向,多个比赛同一时间进行其实是减少了产品供给。

2 CBA联赛竞赛制度改革的目标分析

目标是制定决策的出发点,也是行动的导向,结合CBA联赛20多年以来竞赛制度改革的实际,从宏观上初步对竞赛制度内容改革对应的具体目标进行初步归类,归纳推理出竞赛的公正性、观赏性、均衡性、健康性、独特性CBA联赛5个方面(表6)。

表6 CBA竞赛制度改革内容对应的具体目标归类

1)竞赛的公正性是任何赛事能够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尤其是近几个赛季以来,各队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外援、组建教练团队和改进训练条件设施的情况下,一些场次特别是关系到季后赛名额或者季后赛最终排名的竞争更加激烈,比分差距更加接近,由于裁判员误判、主教练有权申请“录像回放”适用情况单一、赛后申诉制度不健全等多次出现过有失比赛公正的判罚问题,引起了参赛俱乐部的不满,因此一切竞赛制度的改革必须以此为前提。2)竞赛的观赏性,观赏性包括观赏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质”主要是指竞赛内容的精彩程度,如NBA因有当今世界最知名的詹姆斯、库里、杜兰特等球星,其观赏性就强,2016年全明星赛扣篮大赛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有扎克·拉文与阿龙·戈登等超级扣将,三分大赛有汤普森、哈登、库里和雷迪克等超级投手,CBA由于引入了马布里、比斯利等高水平外援,精彩程度提升;“量”主要是指竞赛的场次数量,联赛只有提供更多的比赛场次,才能为球迷带来更持久的欢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目标客户群,吸引更多企业的投资与赞助,为媒体获取更多的报道素材,提高观赏性也是联赛生存、发展以及和其他赛事竞争各类优质资源的着力点。3)竞赛的均衡性关系到联赛的观赏性和能否可持续发展,如球队间竞技实力差距、球队地区分布、新入球队和后几名球队的特殊外援政策等。4)竞赛的健康性则事关联赛的品牌形象问题,联赛竞赛是在众人参与的公共场合进行,是传递文明健康行为方式、弘扬先进篮球文化的重要载体,关系到外界对联赛相关参与者的美誉度评价、对广大篮球爱好者日常行为的引领、家长对子女参与篮球运动与观看赛事的支持程度,无论是球员、教练员、俱乐部工作人员、还是球迷在场上都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如教练员场上严格服从裁判判罚,球员展示球星的偶像作用、拒绝使用恶意伤人动作、抵制赛场暴力事件发生,球迷“文明、礼貌、大度、理智”观赛等。5)竞赛的独特性是CBA联赛在特有的国情下、现阶段联赛的整体竞技水平下所采取的独有竞赛制度,如联赛赛程与国家队备战集训,常规赛中、外MVP单独评选、体能测试等。

3 CBA联赛竞赛制度改革目标实现的保障路径

CBA联赛竞赛制度的改革必须在联赛整个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科学完善的前提下进行,统筹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建立联盟来实现竞赛自治,CBA竞赛制度改革目标实现的保障路径建构图(图2)如下:

图2 CBA竞赛制度改革目标实现的保障路径

3.1 发动机制:加速放权,完善联赛管理体制

建国以来中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就是中国政府主导制度改革,CBA联赛在今后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和引领方面必将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联赛如NBA、NFL、MLB、NHL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和成长时期,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支持和监督,这是CBA联赛能够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但在联赛成立20周年后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应加速放权,特别是要借鉴中国足协实体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具体做法,果断推进CBA联赛管办分离改革进程,加速CBA公司和职业联盟成立与建设,体育总局对中国篮协主要是要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篮协作为独立法人负责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规划、资源协调以及国家队和青少年事务,对CBA联赛监管负总责(包括依法经营、遵守规章、赛风赛纪、职业俱乐部的建设、准入审查、裁判工作及赛区工作规范、兴奋剂、赛场文明和安保等);未来成立的联赛公司拥有联赛商务权、赛事推广权、竞赛组织权,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选举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对涉及联赛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审议,最终形成政府支持、协会自律、联盟自治的新型中国特色的联赛管理体制(2016年4月,中国篮协在原有《CBA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分两步走”方案》的基础上,发布了《CBA职业联盟成立方案》,第一方案核心是成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第二个方案是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建立职业联盟;2016年9月,CBA公司成立筹备会上审议通过了CBA公司章程,推选出了两名篮协官员和五名俱乐部代表组成的董事会;10月,完成了以“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为正式名称的工商注册手续,标志着CBA联赛“管办分离”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3.2 依托基点:苦练内功,提升俱乐部能力建设

从2005—2006赛季开始,CBA全面取消升降级制度,实行准入制(CBA准入制就是中国篮协针对所有CBA球队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分为俱乐部制度以及管理、俱乐部运营、参赛保证金及加盟费、运动队建设及管理、俱乐部硬件设施等部分[3])。准入制实施以来,先后有东莞、广厦、天津、青岛、四川、江苏同曦与重庆翱龙共7支队伍通过评估进入CBA,各俱乐部内部治理能力、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梯队培养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篮协每年都会修订提高准入标准,但绝大多数俱乐部在管理模式、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后备人才挖掘、竞赛和训练场馆改造、三个服务提升、参与联赛改革决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各俱乐部务必需要把自身能力建设摆在当前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提升俱乐部管理的专业化、国际化和制度化水平,这是今后联赛制度改革和权利转换的依托点。CBA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俱乐部评估制度,加大对不达标俱乐部的监管与处罚力度,真正通过制度约束来达到“以法促建、以法促改、建改结合、重在提高”。

3.3 推进方式:循序渐进,以WCBA和NBL竞赛制度改革作为观测点

尽管在2016年4月的CBA俱乐部投资人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了“在管办分离分两步走方案框架下推进改革”的基本共识,但是任何事务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CBA联赛制度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篮协、国家队、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媒体、赞助商、球迷等多方利益(比如:中国篮协对内以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身份运行,在行政方面可以协调各方面关系,未来一旦真正去行政化后,篮协将变成一个纯社团组织,可能会出现篮协执行力下降问题),必须找到一条振动最小、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发展之路,可以先以WCBA、NBL的竞赛制度改革作为观测点进行修正和推进,如可借鉴WCBA增加场次和调整外援使用的竞赛制度改革:2015—2016赛季WCBA联赛开始推行预选赛、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和13~19名排位赛5个阶段的竞赛制度,总共增加了80余场比赛,预选赛期间规定“不允许引进外援和港澳台球员”,其他4个阶段允许“各队引进1名外援”。1)在增加场次方面,CBA在2016—2017赛季开始改革原有半决赛5场3胜为7场4胜,但是4支参加半决赛的队伍最多才增加4场比赛,CBA是否可以尝试借鉴WCBA分阶段的做法,如在常规赛和季后赛之间增加一个5场3胜制的交叉晋级附加赛,争夺最后1个或2个季后赛名额?如常规赛第7-10名(7-10、8-9)争夺最后2个名额或第8-11名(8-11、9-10)争夺最后1个名额:一方面增加了关键比赛的场次,让更多没有机会进入半决赛、总决赛的球队也有了“生死之战”的体验,对球员的锻炼价值提升;另一方面调动了更多中游球队的赢球积极性,也提高了比赛的关注度。2)外援政策方面,CBA联赛为了兼顾保证“国内球员的上场锻炼机会和大牌外援对联赛品牌关注度和观众上座率[4]”的推进作用,是否可以尝试借鉴WCBA不同阶段分类实施的做法?如可对常规赛和季后赛外援的上场节次做出不同的规定,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3.4 动力支持: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5]。CBA竞赛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如图3所示。对CBA联赛而言,竞赛制度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制约CBA联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既符合世界职业化发展趋势,又独具中国特色的CBA联赛。CBA发展20年以来从马布里、哈德森等高水平外援引进、教练团队国际化构成、全明星周末改革、季后赛赛制变迁、球迷数量增加、联赛招商扩展等取得的巨大成绩无不是积极实施改革开放的成果,未来竞赛质量提升仍需加大贯彻“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学的精”的方针,根据新时期联赛的发展规模、竞技水平、球星数量、教练层次、主要矛盾、独有亮点,进行相关竞赛制度的学习与交流。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真正学习并借鉴其他赛事尤其是NBA改革原因和实效,而不是仅仅学习简单的改革内容与形式。以NBA分区制为例,NBA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联盟,联盟内球队交手,同一个分组是4场,不同分组3到4场,跨联盟仅2场,当初分区并进行分组,主要是考虑了地缘因素(美国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分区使得球队长途飞行的距离缩短),甚至因这些地缘因素而产生的区域对抗心理,有利于保障上座率,另外还有如下好处:1)缩短赛程,如果每支队都打主客场双循环,要打相当长的时间,东西分区就使得东西区之间的球队只需要打主客单循环;2)六大分区的常规赛排名第一的球队能够保证进入季后赛而且排名前四,这样就能保证季后赛第一轮中的球队覆盖全美[6]。目前,媒体和专家有关CBA应该实行分区制的评论很多,主要观点认为:CBA实行分区制能增加比赛场次,既锻炼了队伍又增加了联赛的盈利能力,但是是否要实行分区制,需明晰NBA分区制的改革原因、存在问题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考虑和论证:如必须要考虑如何分区、每个区是否再分为几个小区、分区过程中怎样兼顾每个区之间实力均衡,分区后季后赛出现办法完全按照胜率还是每个分区内单独排名,季后赛每个分区有8个名额还是4个名额等一系列问题。

图3 CBA竞赛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

3.5 运行机制:联盟成立,提高竞赛自治水平

前篮协副主席李元伟指出:“CBA联赛受大环境影响仍是行政主管型,职业化改革还不彻底,现阶段应该是准职业联赛或者半职业联赛,或者是向真正的职业联赛过渡的联赛,国务院近期多次下发了关于体育产业改革的新政策,正是成立联盟的时候,逐渐摆脱那种行政的概念,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给联赛争取更大的利益。”[7]在中超卖出5年80亿的“天价”版权之后,各方普遍认为CBA联赛价值同样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加速职业化改革进程,推动CBA联盟成立,全面实现联赛自主运营(不仅包括商务开发和赛事推广权,也包括竞赛组织和裁判选派权),真正做到CBA联赛运行“由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协同治理”“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多处受限转向开放发展”。CBA成立职业联盟后竞赛治理体系建构如图4所示。CBA联赛自治能力提高是解决联赛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打造俱乐部投资人与篮协利益共赢体,推动联赛品牌价值实现更大飞跃的应然选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竞赛制度改革创新,促使竞赛独立、规范、高质运行的有效路径。

图4 CBA成立职业联盟后竞赛治理体系建构

4 结语

CBA成立20多年以来成绩巨大,但是制度建设仍滞后于联赛品牌提升需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竞赛制度改革,完善竞赛治理体系,是解决联赛深层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打造世界第二篮球职业联赛的必选之路,CBA联赛改革发展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关理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等为指导,敢于突破固有利益藩篱,敢于破旧推新,为篮球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世界篮球竞赛制度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1]CBA裁判问题引起轰动裁判主动练体能提高水平[EB/OL].[2014-02-24].http://www.chinanews.com/ty/2014/02-24/5872751.shtm l.

[2]数据NBA统计库[EB/OL].[2016-06-11].http://www.stat-nba.com/season/2016.html.

[3]朱红军.CBA联赛服务质量的实证分析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10):11-20.

[4]李成梁,崔鲁祥.CBA联赛13年发展过程中外援引进及对联赛发展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6):93-96.

[5]魏全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EB/OL].[2014-11-2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120/c40537-26061968.html.

[6]李国兴,张锡庆.CBA与NBA竞争力平衡机制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4):122-125.

[7]CBA20年五大焦点问题讨论[EB/OL].[2014-11-10].http://sports.ifeng.com/a/20141110/42436795_0.shtml.

责任编辑:刘红霞

Com petition System Reform Goal and Guarantee Path in the Future of CBA

YAO Jian1,2
(1.P.E.Department of 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 256603,Shandong,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In order to createa high-level brand competition strategy,which is a new policy of sports industry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and to realize the beautiful blueprint to build a world first-class league,by taking the major problems in 20 years(2014-2015)of CBA as the starting point,using the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video observ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reform targetwhich mainly includes five aspects:com petition fairness,appreciation,balance,health and uniqueness.At the last,the guarantee path of CBA competition system reform in the future wa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s the starting mechanism,relying on the basic point,promotion mode,power suppor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CBA;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competition system reform;com petitive governance

G80-053

A

1004-0560(2016)06-0022-07

2016-07-22;

2016-11-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创新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10ATY004)。

姚 健(1983—),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篮球竞赛与管理。

猜你喜欢
外援联赛俱乐部
大牌外援难混CBA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新政”下外籍球员的效应分析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外援政策考验各国联赛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