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国际范儿”

2016-05-25 00:37陈戈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9期
关键词:良渚公约众筹

□陈戈

文化村,“国际范儿”

□陈戈

在中国,村(社区)一级无疑是最小的细胞,如何让这些最小细胞的治理水平跟上全球治理的步伐,甚至是为全球治理提供一剂良方,杭州良渚文化村无疑代表着中国未来社区的治理样本。

9月5日下午,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墨西哥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8家G20杭州峰会中外媒体嘉宾到访了位于杭州余杭的良渚文化村,嘉宾团参观采访了良渚博物院、随园嘉树、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不仅实地了解五千年良渚文明的深厚底蕴,还体验了以良渚文化村为代表的中国未来社区生活。

而就在前些日子,良渚文化村迎来第二届村民日和《村民公约》五周年双庆,一时间,几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花车游行、方阵走秀、琳琅满目的集市、村展、名人讲座,还有压轴大戏“村晚”,好戏连番上演了几天。

这是一个特别的村子,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村,有山环水绕、竹影婆娑的自然风光,也有国际著名设计师设计的现代感十足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全国独一无二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每年3月,所有的村民还会全体出动,围聚起来过一个只属于全村人自己的节日。

良渚文化村,实则是杭州的一个高人气小区,这里的业主都习惯叫自己“村民”,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接地气名字的“村子”,却“活”出了“国际范”。

2011年的春天,有追求、有生活理想的村民自发制定推出了26条《村民公约》,这也是杭州大型社区第一份业主自律互助公约。带领记者参观社区时,万科工作人员指着铁板上锈红色的《村民公约》说:“为什么要用会生锈的铁板来镌刻公约?字迹每年都会模糊一点,迟早会被氧化锈蚀得认不出来,但我们希望,到了那一天,公约已经深植在人们心中,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村约无字,无字则隽永’就是这个意思!”

据悉,这份《村民公约》由村民自发提出、讨论、通过,集合了3653户村民的智慧,公约中列出了村民共同愿意遵守的行为规则,如“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首先教导自家孩子”“车进社区不鸣笛”等,勾勒出了村民共建、共享、共治的理想生活蓝图。

2011年,村里的志愿者团队成立,2012年村民学堂成立,2013年村民社团成立,2014年邻居年夜饭文化盛行,2015年创立村民日……良渚文化村的村民们不断推进着《村民公约》,并赋予它更深的内涵。

记者了解到,村里还成功举办了众筹圣诞夜、众筹市集、众筹年夜饭等几十个村民自发的众筹活动。有小到几十人的邻居聚会,也有上千人的大型活动。每一次众筹都会自发形成一个志愿者团队,不但帮助邻居们分享快乐,也让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聚集到一起。

5年时间,《村民公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村里长大的孩子们,现在都尊礼有序,见到邻居主动问好,跟周围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买东西自觉排队,不在地上乱丢垃圾等。小孩如此,生活在村里的成年人更是遵守公约里的一字一句,车进小区从不鸣笛,速度放慢礼让行人等。整个文化村营造出了尊重与礼序、互助与关爱、友好与温情的“好社区”氛围。

良渚文化村正在往社区自治、村民自治的方向过渡。把村子交给村民自己,让公约融入人们的生活细节。

猜你喜欢
良渚公约众筹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爱护图书,文明借阅
——图书借阅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吗?
众筹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中国式众筹升级记
众筹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