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水的故事

2016-05-25 00:37朱琼瑜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9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新安江水患

□朱琼瑜

我们与水的故事

□朱琼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语出自《道德经》,老子说,似水之人品性最高,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世界文明皆由水而起,泱泱华夏,亦择水而居,可见,中国人骨子里是“崇水”的。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治水便由此开始。“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浙江人的共同使命。在推进“五水共治”的过程中,来自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助力功不可没。

瑞安以“中国汽摩配之都”闻名,而塘下镇占据全市汽摩配产业的半壁江山。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让人们尝到了富裕的甜头,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2013年,塘下境内的151条河流中,黑臭河、垃圾河多达50条。3年前,何建东等本土企业家创办中国首个镇级环保协会,带领数百家当地企业、数万名塘下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治水至今,塘下镇已经完成19条垃圾河和31条黑臭河整治“摘帽”,一度被污染的河水恢复清澈。

流动的水,也将治水的行动带往全国各地。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是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流域,首轮试点于2014年完成,所谓生态补偿,就是一种让生态环境保护者或受害者得到补偿的制度设计,以“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除了生态补偿机制,安徽省积极启动巢湖、淮河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污泥处置工程,加大长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目前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新安江保持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5年前,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和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启动总投资6亿美元的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专注于贫困地区小支流上的泵站、涵闸、桥梁等中小型工程建设,并通过河道疏浚和堤防加固来提高河道排涝防洪能力。这个项目自2011年开工建设至今,建成了“沱河集闸”,解决了多年水患,许多为避水患而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归,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回乡里,一次多省联动的治理为民众带走灾患的同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科技推广效益。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当我们读着历代文人留下的优美诗句,也常常想象诗中描写之景若真实存在,该是怎样一种美不胜收。

当这水天一色的妙境真的呈现眼前,回顾我们与水之间说不完的故事,更觉此情此境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新安江水患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新安江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浙江省数学高考考法剖析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新安江流域茶园农业面源污染研究